廁紙危機 | COSTCO與消費大時代

國內的疫情已經穩定了較長一段時間,大家的關注目光逐漸從境內轉向了海外。與國內不同,海外一個的有趣現象是,無論從香港地區,到日韓、歐美,甚至澳大利亞,疫情所到之處,群眾的第一反應都是:去超市搶購廁紙。社交媒體上,#toilet paper crisis(廁紙危機)成為了疫情期間的熱搜詞條。為什麼是廁紙?這次,我們就從廁紙危機、Costco說起,一起聊聊消費大時代。


01 為什麼搶購廁紙?心理恐懼,還是供給衝擊


最早看到關於搶購廁紙的新聞,還是從香港地區開始的。由於毗鄰大陸,香港地區很多日常生活用品的供給都是來源於大陸。疫情伊始,搶購廁紙的風潮,正是出於當地對供給中斷的恐懼。回顧了一下互聯網上關於當初香港地區搶購廁紙的新聞報道,始作俑者正是社交網絡上那些被廣泛傳播的謠言:受疫情影響,中國內地工廠停工,將會導致廁紙供應不足。正是這些引起了港人的搶購。隨後,類似的事件也隨著疫情的蔓延,在日本、新加坡等地重演。然而,最終事實證明,無論是香港地區,還是新加坡,廁紙並不短缺;而日本政府則專門出來闢謠表示,日本的廁紙基本由本國生產製造。

畢竟都是東亞的鄰居,在中國疫情蔓延的時候,對供應端一種想當然的擔心,會使得人們認為自己在面對潛在風險之時總該做點什麼。囤積廁紙,作為一個經濟好省的方式,經由社交媒體一番傳播與放大,便被複制的一發不可收拾。這種現象無獨有偶,早年咱們也曾有過"囤鹽"的經歷,再比如《生活大爆炸》裡謝耳朵建議佩妮囤積衛生巾的橋段,都有幾分相似之處。專家們說,

這是一種叫做"零風險偏見"的現象。在這種事件中,人們更願意嘗試完全消除一種可能僅存在於表面的風險,而不是做一些能使總風險降低更多的事情。

廁紙危機 | COSTCO與消費大時代

本以為廁紙危機就這樣告一段落了,然而並沒有。隨著疫情在英國、美國,甚至是澳洲進入爆發期,隨之而來的廁紙危機也在這些地區的新聞中登上頭條。儘管各地政府再三呼籲,強調本國、本地廁紙產能充足,無需搶購,但事實就是,各家超市的確出現了廁紙缺貨的情況,一些知名連鎖零售商也實施了廁紙限購,店外等待購買廁紙的隊伍排起了長龍。也許是生物囤積的特徵,也許是社會歷史的記憶影響,當身邊人都去囤積一個本來不太可能出現短缺的商品時,這個商品還真的就出現短缺了,雖然只是短期的。這一點倒是與索羅斯提出的市場"反身性原理"有幾分相似。當然,等過一陣回頭再去看,廁紙的走道已經擺的滿滿當當。關於廁紙危機在社會心理學方面的解釋,澎湃有做過一個視頻,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花幾分鐘去瞅兩眼,這裡就不再展開。

除去上面提到的心理層面解析,一則從歐美零售供應鏈角度出發的分析,吸引了筆者的關注。原文是來自名叫Will Oremus的文章,他的理論首先說:這些國家的人在疫情期間確實需要購買更多的廁紙。從下面這張已經在社交網絡中廣泛流傳的圖中可以看出,廁紙危機最嚴重的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從數據上看也都是用紙大戶。此外,倒也不是說因為疫情大家就會上更多大號,而是因為隔離與遠程辦公,大家預期會在家裡上更多的大號。作者強調,"把供應商場的廁紙拿去賣給家庭",顯然不是解決方案,這是完全不同的供應鏈體系。美帝那邊的標準商用廁紙,產品形態與平時家用的截然不同,出廠時就是巨大的一包,不可能在超市上架銷售。這麼看來,也並不無道理。

廁紙危機 | COSTCO與消費大時代

歐美零售行業的供應鏈,經過這麼多年消費主義的洗禮,已經被優化的十分高效。廁紙,本來就是一個體積大用量大且價格便宜的商品,同時因為需求相對穩定,從上游造紙廠,到包裝運輸集散,最後到零售門店,大部分環節都是在高效的滿負荷穩定運轉之中。這次碰上疫情這麼一個突發事件,以往高度優化的供應鏈體系反倒喪失了靈活性,甚至變得有些脆弱

如果為了突發事件去調整生產、包裝、物流以及供應鏈的各個環節,那麼從時間上則響應沒有那麼迅速,而從經濟角度廁紙這個商品利潤率又不高,何況疫情過後還要改回去,對商家來說完全不划算,那麼短期內的供應緊缺也就不是沒有道理了。近期,疫情蔓延到地廣人稀的加拿大,連強調以客戶為中心的Costco也不得不宣佈廁紙限購,且為防止囤貨現象出臺退貨新規,買了廁紙不能退。


02 痴迷廁紙的Costco與其極致的零售哲學


上面提到了廁紙與美國零售巨頭Costco,要了解Costco,除了要品嚐其常年售賣的4.99美元超低價烤雞外,一定要知道的是,它的頭牌產品,不是別的,正是廁紙。Costco比任何零售商都更關心廁紙。CNBC曾報道稱:Costco會專門僱用技術人員測試廁紙的厚度、強度和柔軟度,並會派遣商品經理去廁紙供應工廠實地考察,檢查從紙質到溼度水平,再到生產用水質量的一切環節。這是為什麼呢?透過將廁紙打造成頭號商品,我們看到的是Costco對供應鏈的極致追求,以及它所引領的零售哲學

廁紙危機 | COSTCO與消費大時代

Costco(中文名叫"好市多"或"開市客"),1983年在美國華盛頓州成立。公司以會員制的倉儲綜合大賣場為經營業態,以為其會員用戶提供低價高品質的精選商品著稱。截至2019財年,公司共有782家門店遍佈於全球11個國家,付費會員總數接近1億人。2019財年公司營業收入達到779.46億美金,營業利潤達到47.65億美金。根據2019年德勤《全球零售業力量》報告,Costco已經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零售商。2019年8月27日,中國大陸地區首家Costco在上海閔行開門迎客,亦引起不小的話題與關注。

Costco的成功有什麼獨家秘訣嗎?其實,無論是倉儲式賣場,還是會員制模式,包括批發式改造商品供應鏈,追求產品性價比,在零售業都早已不鮮見,而Costco的優秀之處是將這些做到了極致,在用戶心中建立了品牌口碑,在行業樹立了護城河。如果我們想要簡潔的分析一下Costco成功的商業模式,那就是:一方面,通過優化零售供應鏈體系,追求高質低價的精選商品,在用戶尤其是目標客群中建立信任與口碑;另一方面,通過打造會員運營及服務體系,增加會員的含金量。而與之對應的,在財務方面就呈現出:一方面,在商品端,追求持續穩定的低利潤水平,以保證突出的商品性價比;另一方面,通過高會員續費及高附加值的會員服務攫取多元化利潤。——

Costco淨利潤率長期維持在1%-2%,而會員費是其淨利潤的主要來源

廁紙危機 | COSTCO與消費大時代

可見,不同於一般零售商以銷貨差價為盈利手段,對於Costco來說,商品銷售及賣場附加服務是聚攏用戶的手段,會員費是主要盈利來源。根據興業證券研究所的報告,Costco的管理層曾經表示,其主力客戶為年收入8萬美金的家庭(當時是2000年,大約相當於現在11萬美元年收入),受過良好的教育、擁有房產和至少兩輛汽車(所以Costco也為客戶提供包括加油等在內的全方位汽車服務,服)。發展初期,Costco的客戶以小商販主居多,他們會採購經營用品,同時購買自用商品。

在商品方面,Costco的管理層也多次表示,採購沒有速成之道,都是隨著經驗的積累,經歷市場的檢驗,最終選出好的商品,形成優化的供應體系。有人會說,零售巨頭沃爾瑪也不錯啊,他們的山姆店即Sam's Club不也是這樣嘛?那我們來看一組興業研究所整理的對比數據:

首先,是精選的SKU。Costco的SKU數長期保持在3800至4000之間,遠低於沃爾瑪購物廣場10萬個SKU的數量級,同樣也低於Sam's Club 4000至6000的SKU數。

其次,便是高額穩定的單品銷售。Costco單店每SKU的年均銷售額超過4萬美金,而相比之下Sam's Club則不到2萬美金。大家應該明白,超高的單品銷售對於生產製造商是具備極大誘惑力的,這意味著穩定的生產出貨安排,以及更高的返利。

廁紙危機 | COSTCO與消費大時代

正是由於Costco這樣的規模化精品供應鏈模型,使其對供應商擁有更高的話語權,一方面對於常規商品,公司可以要求商家獨家供應;另一方面,對於高端品牌商品,Costco憑藉初期較高的返點,以及之後逐漸建立的品牌聲譽,有利於與品牌商建立長期採購關係。

除此之外,Costco對供應鏈的改造,還體現在定製化的商品包裝,以最大化減少中間環節,降低物流成本上。Costco是如今提倡的F2C模式之集中體現,基於對其單品銷售額的信心,對供應商較高的話語權,公司能夠要求製造商以方便直接運輸、上架並銷售的特殊要求來定製化包裝商品,其商品從製造商出貨到門店展示通常不到24小時,中間環節幾乎無人工參與。因此,即便是Costco的員工,也是在收銀臺結賬的時候才第一次接觸到商品。

以上是核心的幾點,Costco值得稱讚的點當然還有很多,比如:門店的選址與目標客群的匹配,讓公司資本支出佔收入比長期低於沃爾瑪;逐步從精選品類之中培育自有品牌,提升利潤水平;低於同行的營銷費用投入,以及優於同行的員工待遇與福利。Costco門店一般只為會員售賣兩種精選的廁紙,正是對這些零售行業細節的經營與追求,成就了Costco。難怪股神巴菲特與他的老搭檔查理芒格,一而再再而三的不吝溢美之詞,稱其為"神蹟的商業體",芒格甚至開玩笑說"想把Costco帶進棺材"。


03 消費主義的大時代,誰是我們的Costco?


當然,Costco的崛起與其所處的時代大背景也息息相關。這一時期的美國有兩個關鍵詞:"消費主義"與"嬰兒潮"

嬰兒潮(baby boom)這個詞首次出現,是指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4664"現象,即1946年至1964年這18年間,出生人口高達7590多萬人。美國的"嬰兒潮"一代曾被譽為世界上最幸福的一代人:生下來,他們是父母寵愛的甜心;長大後,他們順利進入大學,輕鬆找到工作,有能力擁有自己的大別墅、大排量汽車和上市公司股票,有機會去世界各處遊歷。他們也成為美國一代中堅力量,比如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就是這代人的突出代表。

廁紙危機 | COSTCO與消費大時代

美國嬰兒潮一代一直以來都被打上"消費主義"的標籤。1980年至1990年,正好是美國經濟繁榮發展的時期,這一代人當時正值青壯年。由於工作容易找、股市一直是牛市,對前景的看好使得他們的消費信心十足,熱衷於貸款和提前消費。商家們瞄準了這代人即時行樂的消費心理,大力製造各種商品,以滿足他們的需要;而銀行也推波助瀾,為其貸款大開方便之門。Costco正是在此背景之下成長起來的商家之一,其目標會員客戶,則是這一代嬰兒潮之中成長起來的中產階級。

近期,討論"消費主義"的文章很多,似是因為我國也正處在經濟向內需型消費轉型的路口。可以看到我國最近一批嬰兒潮人群,正處在30-34歲,即立業、成家的階段,大多已經通過信貸揹負房產與汽車兩大開支,而合理的商品消費支出,追求產品的性價比,將成為主流。在神州大地上,電子商務無疑是當今零售行業的大玩家,那麼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誰又能夠成為我們的Costco呢?

廁紙危機 | COSTCO與消費大時代

阿里巴巴,無疑已經通過其無以倫比的戰略能力,超強的組織執行力,以淘寶網為中心,建立起了自己的電商王朝。淘寶,以海量產品為基礎,通過搜索來鏈接其商品與用戶,即便後來有了天貓,重啟聚划算,起步的基因決定了阿里的電商戰略的核心是以流量為導向。也正是由於此,京東在資本的助力之下深耕物流,通過提升商流物流效率提升用戶體驗,最終對天貓形成了戰略的制衡。有賴於這些年電子商務對物流快遞行業的格局重塑,電商新貴拼多多,以低於同行的流量營銷費用,低價白牌商品(甚至是起步時被吐槽的山寨貨),加之用戶補貼策略迅速崛起,形成三足鼎立之勢。正是拼多多的快速崛起迫使阿里重啟並投入聚划算,以形成戰略制衡。當然,京東和拼多多的背後少不了騰訊

及資本的助力。

經營哲學決定了企業的發展方向,而執行能力決定了它最終能走多遠。如果非要拿中美零售和電商做個比較,從基因上看,筆者認為阿里巴巴更像是亞馬遜,京東則更像是沃爾瑪,而拼多多則走出了一點Costco的樣子。因為從理念上,拼多多更關注用戶行為畫像,並以此來改造供應鏈,精選SKU,為用戶匹配商品。有趣的是,拼多多最初向上遊供應鏈改造的商品正是抽紙,硬是將超市平均單包價格2元左右的抽紙降到了1元以下。對用戶來說,它不是最韌最軟的那款,不過很多人在用的時候,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樣將很厚的紙巾拆成更薄的幾片了。也許,這就叫做更懂用戶需求吧。


可嘆的是,2017年8月,Costco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傑弗裡·布羅特曼(Jeffrey Brotman)不幸去世,似乎給嬰兒潮之後的美國消費大時代畫上一個句號,也給業界留下一個令人敬仰的商業標杆。

總之,商業模式容易複製,但創業者能夠不忘初心,將堅持幾十年的經營理念與哲學,貫徹在每一處經營細節之中的能力與定力,卻是最難能可貴,也是最難學到的。至於誰能在這個時代走的更遠,只有交給時間,我們拭目以待。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