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文人都喜歡田園生活?

中國自古以來,歷朝歷代的文人墨客,在他們的詩詞作品中,都或多或少的表達了對於山水田園生活的嚮往。

為什麼古代文人都喜歡田園生活?

早在《論語》當中,孔子問及各個弟子的志向,一名叫做點的弟子答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其大意是,(曾皙)說:"暮春時節(天氣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經穿著了。(我和)五六個成年人,六七個童僕,到沂河裡洗澡,在舞雩臺上吹吹風,唱著歌走回家。"孔子長嘆一聲說:"我贊同曾皙的想法呀!"

這名弟子的回答,已經有了一些田園生活的雛形,而且得到了孔子的讚許。

為什麼古代文人都喜歡田園生活?

晉陶淵明厭倦了官場生活,辭官回家,寫出了《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記》以及其他著名的田園詩篇。這些詩文,把他對田園生活的讚美表達的淋漓盡致。而他那不願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也流傳為千古佳話。

為什麼古代文人都喜歡田園生活?

與陶淵明齊名的詩人還有南北朝時的謝靈運。他在《石壁精舍還湖中作》一詩中寫道:

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暉。

清暉能娛人,遊子憺忘歸。

出穀日尚早,入舟陽已微。

林壑斂暝色,雲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趨南徑,愉悅偃東扉。

慮澹物自輕,意愜理無違。

寄言攝生客,試用此道推。

為什麼古代文人都喜歡田園生活?

從二人以後,田園生活便成了歷代文人筆下的理想生活,山水田園詩也成了一個特殊的流派。

到了唐朝,受到陶、謝二人的影響,一時間湧現出了孟浩然、李白、王維等等一大批山水田園詩的佳作。

為什麼古代文人都喜歡田園生活?為什麼古代文人都喜歡田園生活?
為什麼古代文人都喜歡田園生活?

到了宋朝,同樣有許多關於山水田園的詩詞流傳於世。

如蘇軾的《江城子》: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為什麼古代文人都喜歡田園生活?

而到了明清時代的小說和筆記中,也時常透露出對於田園生活的嚮往。古典名著《西遊記》中,作者在第九回曾用大量的詩篇,以漁樵問答的形式,描述出了一種令人豔羨的山水田園生活。

“李定道:‘你的水秀不如我的山青。也有個《蝶戀花》詞為證,詞曰:

雲林一段松花滿,默聽鶯啼,巧舌如調管。紅瘦綠肥春正暖,倏然夏至光陰轉。 又值秋來容易換,黃花香,堪供玩。迅嚴冬如指拈,逍遙四季無人管。’

漁翁道:‘你山青不如我水秀受用些好物,有一《鷓鴣天》為證:

仙鄉雲水足生涯,擺櫓橫舟便是家。

活剖鮮鱗烹綠鱉,旋蒸紫蟹煮紅蝦。

青蘆筍,水荇芽,菱角雞頭更可誇。

嬌藕老蓮芹葉嫩,慈菇茭白鳥英花。’

為什麼古代文人都喜歡田園生活?

可見,歷朝歷代的文人雅士對於田園生活都是有幾分嚮往的,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孔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莊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也許從這兩位先哲的話中,我們便可以找到答案。熱愛山水,大概是仁者和智者的天性。

田園生活,意味著遠離官場的爭名奪利,爾虞我詐。意味著自給自足,與世無爭,男耕女織,漁樵自樂,悠然自得。這種生活,正是歷朝歷代仁者和智者們嚮往的理想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