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萬鵬:校長要加強和諧校園建設的文化構建

劉萬鵬:校長要加強和諧校園建設的文化構建

有一次,我從南京學習回來,在大門口和門衛等人看見香獐樹上有幾個鳥窩,窩裡的鳥雀正在靜靜的孵小鳥,那份愛太執著、專注了,當時一股暖流湧進我的心口,我覺得作為一名校長,我太幸福了。我們學校有兩千多師生員工,每天都從大門口來來往往,沒有一個人去驚動這群鳥雀,這群鳥雀也沒有因為這麼多人而搬家,說明這群鳥雀和我們相處是那麼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是今天和諧社會的主題。這麼和諧的一幅畫,太難得了,於是我叫門衛必須呵護好這個鳥窩,也要求全體教職工共同呵護這個美麗的主題。否則人與自然的不和諧會影響人的不和諧,人的不和諧就會影響集體的不和諧,這不僅是我不想看到的,也是全體師生員工不想看到的結果。可第二天下午,我一到學校,門衛就向我報告,鳥窩我被一些不知可否的學生搗掉了,大鳥絕望的飛走了,小鳥悲慘的摔死了。聽了他的彙報,我一陣茫然,甚至感到一種不祥的預感,人與自然的和諧環境被一群玩劣兒破壞了,其實他們破壞的不僅僅是鳥窩,而是一幅美麗的畫面,更是對生命的殘殺。這件事情引起了我的思考,和諧校園的建設確實很重要。


人常說,家和萬事興,家不和被鄰欺,人不和被人欺,國家不和,必將國將不國。一個人就象一顆種子,在什麼樣的環境中生長,就會成長為什麼樣的材料,我們面對的是那麼多的學生,要想使他們健康發展,只有在和諧發展的校園裡才能孕育出來。那麼如何加強和諧校園建設,必須構建一個師生共同價值追求的和諧文化,讓校園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土,教師成功的搖籃。


首先,優美的校園環境文化是和諧的根本。學生跨進校園所看到的一切,所接觸的一切,處處是俯拾不完的美麗,身心自會有言說不盡的愉悅,思想也會無止境地翱翔。我曾經工作過的校園也不大,工作以來,我對學校就充滿了夢想,每天都在打造、實現我的夢想,構建一個師生共同價值追求的文化。圍繞這個夢想,結合大家的意見,對校園進行了規劃,從大門建設到宿舍改造,從院內佈置到圍牆打造,從會議室裝備到實驗樓調整,從中心路拓寬到花池綠化,從水泥路面鋪設到櫥窗安裝,從教室內外的粉刷到走廊文化的設計,等等。每一個設計都構成了一道獨特的校園風景線。使校園內有令人沉醉的綠意,不僅能給人以美的陶冶,也能給人以智慧的啟迪,以及由此感受到的無窮的希望和力量。當然,校園環境不僅包括自然環境,還應當包括師生創造的人文環境。一幀幀醒目的優秀教師和學生作品、一篇篇精心挑選的論文和佳作都可以融入校園環境的建設。尤其當校園環境浸透著每個師生的汗水,凝聚了每個師生的智慧,就更能激發每顆心靈的自豪感和對學校的熱愛之情。“景美則心曠,心曠則神怡,神怡則智清,智清則學佳。”一個淨化了的環境,會使人的心靈美化,並激起一種奮發向上的自尊自愛的意識。所以,一個和諧的校園首先應該擁有優美和諧的環境文化。


其次,和諧的校園應該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主要是處理好教師和學生、領導和教師、學校和社會的關係,社會對學校的潛意識的關注是學校社區關係的溫床。學校要想贏得地方政府和幹群的認可以及上級領導的讚許,一句簡單的話:學校辦學質量要高,老百姓認可,口碑才會更好,這就是我們工作的信心得以順利開展的基礎。教師對學生無私的愛是師生關係融洽的前提,有人說:“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發展。”教師只有真誠地愛著學生,真切地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才能贏得學生的尊敬和愛戴,學生才能在和諧的校園裡健康成長。“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所以教師自身應該做一個和諧發展的人。身為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彼此用心營造一種充滿真情與關愛的氛圍,當一個學生遇到困難時,大家都能伸出援助之手,給幼小的心靈以溫暖的慰籍,給平凡的日子以真切的感動…… 領導對職工無私的關心是學校人際關係的保障。身為領導,應引導教師彼此用心構建一種充滿和諧與真誠的氛圍,當一個老師遇到挫折時,大家都能用自己的行為去引領,讓迷茫的心找到歸屬。

學校和諧校園的建立,不僅要從一些玩劣兒童教育抓起,還要從教師的思想教育抓起,我們常用“德行”來評價一個人的好與壞,可見人們對真、善、美的高度認識。在長期的工作生活中,我時刻用德性要求自己,一是“恭”,即禮貌而得體,時時處處“恭敬待人”,把尊重別人、尊重同志、尊重學生及其家長的態度,真正落實在自己的舉手投足、一言一行之中。二是“和”,對人“和氣”,對生“和藹”,常以親切、慈祥的形象出現在別人尤其是學生面前,面露學者笑容,身現長者風範。三是“誠”,不講謊言,不出狂語,不作遁詞,以一顆真誠的心處事接物。四是“讓”,甘為人梯、樂做綠葉。五是“清”,清清白白做人,清清爽爽做人。以上所講的“恭、和、誠、讓、清”,主要是從形式上加以理解,更深層次的師德,其實就是教師對學生無私而博大的“愛心”。愛是一種信任、一種尊重、一種鞭策、一種激情,愛更是一種能觸及靈魂、動人心魄的教育過程。溫家寶總理說:“沒有對孩子的愛,就沒有教育。可以說,老師是蠟燭,在孩子們心裡點燃希望,並且照亮他們的一生。”植根於愛是處理好師生關係的關鍵所在,教師必須真心誠意地去關愛每一個學生,在學習上、生活上都要科學引導、熱情幫助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受到孩子愛戴的合格教師、優秀教師。所以要培養良好的師德,就要學會“愛”,“愛”同樣是需要學習的,因此我們在這方面要多組織教師學習,更重要的是組織一些活動加以實施,通過學習讓愛心傳遞,讓親情延伸。

再次,和諧的校園還應有意蘊厚實的校園文化。沒有豐富的校園文化,學生的精神世界就是空虛的,毫無生氣的。教師的生活是無味的,毫無激情的。學生不是流水線上的產品,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教師不是生產教育產品的工具,而是學生道德的引領者。新課程標準提倡多元化評價,我們就應該看到每個學生的長處,讓學生的個性如春天的枝葉一樣無拘無束地伸展。我們應該看到每個教師的優點,讓教師的個性如香樟樹的嫩葉一樣得以張揚。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下,我們處處為師生創造展現個性和特長的舞臺。熱愛運動的能在“體育節”上一展矯健的身姿,喜歡書畫的能在“特長展示月”中盡情揮毫潑墨,擅長文學的能在校刊裡贏得陣陣掌聲……和諧的校園文化是一種巨大的無聲的力量,是最優秀的隱性課程。它如“潤物細無聲”的春雨,能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進入師生的心靈深處併產生深遠影響。一個真正的校園文化就是這樣形成的,無為而制,讓不文明變成文明,讓不規範變成規範,讓不自覺變為成自覺,讓要求變成潛意識,這就是學校校園的文化力量。

作者:劉萬鵬,1990年8月參加工作,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在校長崗位上已經工作20個年頭,期間擔任了9年總校長,現任江蘇省淮安區欽工鎮中小學總校總校長。

來源:作者原創授權分享,版權歸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