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國重器九鼎的歷史溯源

鼎是我國古代古人用於烹煮肉食,舉行祭祀,宴會時使用的一種器具。在最初,鼎並非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青銅器鑄造,而是用黏土陶燒製的,在科技水平逐漸得到發展之後,冶煉銅的技術不斷得到提高,銅鼎逐漸的取代了陶鼎。

鼎是我國最為古老的青銅器之一,一般分為了三足圓鼎或四足方鼎,由於銅在古代是極其珍貴的金屬,在很長一段時期,甚至一度以銅代金,所以普通人是使用不起鼎的。只有貴族階級才可以使用鼎,也因此鼎的製作工藝非常的精細。

傳國重器九鼎的歷史溯源

青銅鼎

從某方面來說,中國古代權力,階級觀念的產生就和鼎有密切的關係。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九鼎制度,在古代的典籍中就記載有鼎的使用制度,天子才可以使用九鼎、諸侯為七鼎、卿大夫可以使用五鼎、士階級只能使用三鼎或一鼎。

什麼是九鼎,九鼎蘊含的意義

鼎也有很多重要的文物,如後母戊鼎,王子午鼎,大克鼎等等,而要說最為著名的,必定當屬我們華夏的至尊神器九鼎了。相傳舜帝禪位大禹之後,大禹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威,扶持起自己的兒子啟,征討四方不服號令的部落,最後將天下劃分為九州,分別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每州設有一個州牧。在《史記·封禪書》中記載,大禹命各州州牧進獻青銅,鑄造出了九鼎,這也是古代典籍中,關於九鼎出處的最早記載。

傳國重器九鼎的歷史溯源

大禹將天下分為九州,這也中國古稱“九州”的來源

大禹鑄造出九鼎之後,每個鼎代表著一州,他派遣自己手下的工匠們,將九州的名山大川,或是珍奇異寶,繪製下來雕刻在九鼎之上。這樣做有一個作用,象徵著整個天下都是夏王的,而這之後夏朝統治者也將九鼎作為了夏朝的傳國重器傳承下來。鼎也是祭祀的禮器,九鼎上刻有九州的名山大川,也有趨吉避凶,祈佑上天保護江山社稷,天下萬民的寓意。在後世,天子祭祀天地,祖先之時,行九鼎大禮,也象徵著擁有九鼎之人,才擁有統治國家的政治權力。

那麼九鼎有多大呢?在《戰國策·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中記載,要移動九鼎中的一鼎,需要九萬人,那麼要移動九鼎就需要八十一萬人。顯然這個記載是不實且非常誇張的,但是大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九鼎應該是非常巨大的,考慮到當時的冶煉技術,在參考離大禹較近的商朝鑄造的後母戊鼎,後母戊鼎重量832.84公斤,即便九鼎的規格更高,但是重量也不會高出後母戊鼎太多,應該在一噸左右。

傳國重器九鼎的歷史溯源

後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時期祭祀用的禮器,也是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

九鼎的傳承和失落

九鼎被安置在夏朝的都城,在今天的河南禹州一帶,九鼎作為夏朝的傳國重器,傳承了四百多年,一直到了夏朝末年的時候,由於夏桀荒淫無道,殘酷暴虐,商湯起兵討伐夏桀,夏朝被推翻了,商湯建立了商朝,同時將九鼎遷移到了商朝的都城,也就是後來的殷墟,大概位置在今天的河南省安陽市一帶,商人也和夏朝一樣將九鼎作為自己王朝的傳國重器,又這樣傳承了五百多年,到了帝辛統治時期,周人逐漸興起了,周武王討伐了帝辛,商朝滅亡,周朝建立

周武王找到了九鼎,在一番公開展示之後,周武王下令將九鼎搬回周朝的都城,在周成王繼位之後,周公旦攝政,按照周武王遺願修建了都城洛邑,並在城中修建了一座宮殿,將九鼎安放於此,之後的數百年裡,九鼎都沒有再移動過,每逢重要的節日,周天子必定親自舉行祭禮。

傳國重器九鼎的歷史溯源

洛邑古城

但在西周滅亡之後,進入了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日漸式微,地方諸侯的勢力不斷壯大。一些勢力強大的諸侯開始躍躍欲試,想要挑戰周天子的權威。在周定王統治時期,楚莊王出兵征討戎人時,部隊經過了周天子的都城洛邑,楚莊王將部隊駐紮在洛水之畔,這讓周定王非常緊張,就派大臣王孫前去慰勞楚軍,楚莊王見到王孫後,不懷好意的問他:“九鼎有多大啊?重量如何?”王孫也立刻明白了楚莊王的用意,正色回答道:“能坐擁天下在於德行的高低,而不在於九鼎的大小,輕重,周天子的德行雖然日漸式微,但是天命未變,九鼎的輕重不問也罷!”楚莊王聽後也只能悻悻而歸。

同樣覬覦九鼎的還有戰國時期的秦國,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討伐韓國,攻佔了韓國的宜陽。秦武王又順道進入了洛陽,周天子周赧王無奈之下接見了秦武王,秦武王提議想要去參觀九鼎,秦國疆域按九州劃分是在雍州,就在秦武王觀賞九鼎之時,看到了雍州之鼎“龍文赤鼎”,他便對看守說道:“這是秦鼎,我要將它帶回秦國,看守知道秦武王是無理取鬧,說道:“自從九鼎被安放在這裡後,數百年來就未曾再移動過,每個鼎均有千斤之重,沒有任何人能移動鼎的。”

傳國重器九鼎的歷史溯源

秦武王舉鼎

秦武王天生勇猛,根本沒把看守的話當回事,上前就開始舉鼎,秦武王果然是力大無窮,真把“龍文赤鼎”舉了起來,就在他舉起鼎的時候,手上打滑“龍文赤鼎”脫手摔在地上,秦武王脛骨斷裂,當晚就病逝了。在《史記》中記載,秦昭襄王即位後在公元前256年,秦國攻破洛邑,周赧王被殺後,秦昭襄王將九鼎收入帶回了秦國。

而關於傳國重器九鼎的記載,到了這裡也就基本上結束了,雖然也有說法九鼎在秦朝滅亡後就此失落了,但是在秦朝時期的典籍中,幾乎就沒有再記載到九鼎,關於九鼎的下落,在《漢書》和《史記》中均有記載,東周末年九鼎沉沒在了泗水城之下。在秦始皇滅六國,登基稱帝之後,曾四度出巡就來到過泗水,安排手下打撈九鼎,但是最後卻無功而返,九鼎就此失落了。

傳國重器九鼎的歷史溯源

九鼎在周秦交際之時已經失落了

九鼎失落後,後世再鑄“九鼎”,卻難保社稷穩定

九鼎始終是我華夏的傳國神器,所以在後世的皇帝中,就有人為了炫耀自己的文治武功,想要模仿大禹重鑄九鼎,這位皇帝就是女皇武則天,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女性在古代的地位並不高,在古代一個女人統治天下,面臨的挑戰是非常大的,武則天為了鞏固自己統治地位,就想要重新恢復九鼎,或者通過封禪,祭天等方式,來穩固自己的統治。

武則天曾派人去尋找九鼎,但是最終都徒勞無果,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武則天想到了重鑄九鼎,在公元697年九鼎再次被鑄成了。新鑄的九鼎仍然是仿造史書中記載的九鼎鑄造的,而在武則天統治時期,武周的國都是在神都洛陽,而在古代洛陽屬於豫州,也因此在《資治通鑑》中記載豫州鼎是新九鼎中最大的。

傳國重器九鼎的歷史溯源

女皇武則天登基之後,為了穩固統治,再次重鑄九鼎

新鑄的九鼎耗費了56萬斤銅,也將各州的名山大川繪製在了鼎上,極盡奢華,武則天為了搬運新的九鼎,動用了衛兵11萬人才將九鼎搬運至通天宮中。但是大唐在安史之亂之後,國運逐漸衰落,唐朝滅亡後,進入五代十國的政權割據時期,武則天鑄造的九鼎也就不知所終了。

在歷史上,除了武則天鑄造過九鼎之外,還有一位皇帝也曾鑄造過九鼎,他就是宋朝的宋徽宗趙佶,不過宋徽宗鑄造的九鼎可不是為了渲染王權正統,粉飾太平。宋徽宗信奉道教,一心想要得道成仙,在身邊的方士鼓動下,兩次鑄造九鼎,他還十分荒誕的相信了自己是上帝之子長生大帝君,結果把國家搞得烏煙瘴氣。沒過幾年,金兵南下,宋徽宗也被俘虜到了金國,北宋就此滅亡,宋徽宗兩次鑄造出的九鼎,不但沒有庇佑自己成仙得道,反而成了北宋的亡國之鼎,這十八個鼎也成了金人的戰利品,被帶走,至今下落不明。

傳國重器九鼎的歷史溯源

宋徽宗也曾兩度鑄造九鼎,但是北宋沒過多久就滅亡了

結語

九鼎是國之重器,在其中體現了中國古代青銅工藝的發達。同時包含著王權正統的傳承意義,九鼎作為禮器,又有趨吉避凶,庇佑國土穩定的意義。雖然九鼎現在已經失落了,十分的可惜,但是也許在今後的某一天中,九鼎或許又會因為國家的再度復興,重新現世也未可知。

我是玄坤,一個熱愛並不斷學習歷史文化的求學者,每天一點分享,期待著朋友們的關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學習,感謝各位閱讀,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