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戰疫”彰顯“硬核”力量

航天“科技戰疫”彰顯“硬核”力量

中國網訊 1月23日,武漢封城,內外交通封鎖,切斷新冠病毒傳播路徑,1100萬武漢人民從“春節”就地轉入“戰疫”節奏。8358所8室副主任、黨支部書記楊賀正看著新聞密切關注疫情發展之時,微信工作群收到一條所長蘇建忠發的消息:“我們能不能快速研發紅外測溫儀?作為航天企業我們有這個技術實力,更要有這個責任擔當!”蘇建忠敏銳地意識到測溫儀將成為疫情防控的重要物資。看到這條消息,楊賀心裡被疫情籠罩的陰霾突然散去, “我們也可以做一些事情了!”。8358所八室從事相關紅外成像技術攻關多年,在軍品諸多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對於紅外測溫儀的研製生產楊賀充滿了信心。微信群熱火朝天,分析紅外成像技術上是否可行,產品能否實現精度,“討論的結果是我們能夠做,也必須做。”大年二十九楊賀便開始忙活起來。經過兩天準備,大年初二,楊賀便作為紅外測溫項目團隊負責人召集組織評估方案。他們對整個項目進行再次評估,技術風險點、性能指標、可靠性一一論證以後,團隊說幹就幹。“在保證可靠性的條件下,越快越好!”非常時期,團隊迅速達成共識。

航天“科技戰疫”彰顯“硬核”力量

大年初四,智能紅外測溫儀團隊的研發人員已經上崗開展工作。“說不害怕也是不可能,當時疫情變化很快,但是比起害怕更想把產品做出來,這個更迫切。”楊賀回憶道。那天早上不到八點,楊賀早早來到辦公室清點物資給辦公室仔細消毒。年輕的軟件設計師趙越也出現在辦公室,這讓楊賀心裡不是滋味。趙越此時本應該在家照顧剛出生的孩子和正在坐月子的妻子,但是他選擇儘快投入戰鬥,與時間賽跑。從測溫硬件設備到軟件算法編程,團隊不分白天黑夜,僅用十天時間完成數次系統迭代,完成從研發到投入市場使用的全過程,目前產品已經陸續安裝在政府、學校、企事業單位等重點防控場所。這個冬天很漫長,楊賀從除夕到現在一天都沒有休息,但他認為這是最有意義也最難忘的一個冬天。

面源黑體火線突擊

航天“科技戰疫”彰顯“硬核”力量

年初以來,303所經營計劃處副處長魏建強也異常繁忙,他的電話長時間和熱線電話一般。“您好,因面源黑體定標測試設備緊缺,防疫應急生產的大批測溫儀無法滿足需求,您這邊不知道能否提供幫助。”面源黑體作為確保測溫儀精度的零件,作用便如刻度線之於尺子。大年初四那天,303所領導班子召開視頻工作動員會,吹響了防疫用黑體研製生產的衝鋒號。303所空天中心副主任楊旺林主動請纓,和主任王加朋一道共同動員,一支“紅外黑體應急生產抗疫突擊隊”火速成立,楊旺林在動員的時候並沒有說太多,說得最多的一句是:“總有人要上,衝吧!”

航天“科技戰疫”彰顯“硬核”力量

在抗擊疫情和春節假期的特殊背景下,面源黑體原材料緊張,部分工序配套也跟不上,儘管已預料到研製生產會面臨這些難點,但真正實施起來卻發現每一步都很棘手。原材料緊張,負責協調的青年員工曹清政在單身公寓隔離期間打近百個電話協調材料和生產進度,“我們第一時間找來全國現有的百分之六十的原材料”楊旺林介紹說。為解決某零部件裝配的精度問題,工藝工程師張林軍常常在深夜組織團隊召開視頻討論會,絕不放過每一個細節;軟件工程師李世偉連續奮戰在產品研發第一線,無一日缺席。楊旺林說:“我們每天生產的產品放在會議室落不下腳,一個晚上過去可能就搬空了,當時需求量確實很大。”隨著疫情形勢發展,面源黑體需求量與日俱增,303所舉全所之力投入到面源黑體的生產保障協調當中,在13“勇士”的帶動下,突擊隊迅速“擴編”成百人團。

航天“科技戰疫”彰顯“硬核”力量

截至目前,303所已裝配完成6000餘套,交付用戶5000臺套,服務全國客戶30餘家,部分產品出口到海外。“過去一年生產幾十、幾百件黑體,現在短短一兩個月生產了幾千件”航天科工集團董事長高紅衛在企業家高端對話中特意談到這個團隊。一週時間內完成黑體研發設計和樣機試製,建成一條部件驗收、裝配調試、計量標定等環節的流水化生產線,從初期日產不足15臺提高到日產270臺,這是名副其實的飛航速度。

兵貴神速遠征奏凱

飛航人的日與夜,還有一群人是在大漠戈壁上度過的。出發那天是三月末,凌晨六點型號試驗隊員們便乘坐大巴駛向戈壁,受疫情影響,這是試驗隊員韋翰鵬第一次坐大巴去試驗基地。“每一排座位就坐一個人,帶著口罩大家都比較沉默。”早晚溫差大的初春,出發之前試驗隊還為大家準備了毛毯防寒。

航天“科技戰疫”彰顯“硬核”力量

這是一場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試驗,成功與否和各項參數決定了這個關鍵產品後續主方案確定,試驗行程安排也很緊湊,人員大量精簡的情況下每個人承擔的工作相較之前也更多。韋翰鵬作為總裝廠的工藝員,在現場的時候他負責做好產品的檢查、測試等任務,回到房間裡他著手準備第二天的工作。這次出差細心的他帶著產品之前的記錄和照片,在任務之餘他進行最終的產品狀態確認。“和以前試驗流程一樣,但是沒法面對面交流,每個人都是在自己房間裡吃飯,開會也嚴格控制人數。”在戈壁大漠中韋翰鵬沒時間感受孤獨,反而更加專注在任務上,疫情讓整個試驗隊體會到了“日常”和“非常”,一種是“日常”的平淡和可貴,一種是“非常”的淡定和不易。

航天“科技戰疫”彰顯“硬核”力量

試驗前一天的動員會上,型號副總師在會上簡要地說了注意事項:“如果產品最後成功了,是因為所有人把產品當成了自己的孩子,我每次在現場看到工人師傅們現場操作,就像畫家畫畫一樣專注和嫻熟,彷彿在做一件藝術品,自己也信心百倍,我相信最後一定有一個好結果。”這段話是總師的肺腑之言,韋翰鵬也記憶深刻。這幾位工人師傅中年齡最小的劉海東是1996年出生,春節剛過,在疫情暴發初期他便主動請戰回到工作崗位。在試驗基地,工人師傅們連續作戰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完成總裝測試,在他們眼中堅守崗位也是一種“戰疫”。

航天“科技戰疫”彰顯“硬核”力量

戈壁的夜晚滿天星斗,凌晨三點半,韋翰鵬便早早來到現場做最後的準備。通電檢查、測試,所有流程走完天已經通亮。發射現場快速清場以後很快便進入試驗階段,當產品從發射架衝出去那一刻,韋翰鵬的緊張和期待也到達了頂點,隨著對講機裡聲音不斷傳來,和總師預想的一樣,飛行試驗取得圓滿成功,現場瞬間掌聲雷動,鼓掌的時候,韋翰鵬才感受到自己的手心也出汗了。

試驗結束後,隊員們火速回京,“返程的大巴開得更快,到休息站大家都很默契不下車,回程比去程更累。”星夜兼程,只盼歸途。按照北京市疫情防控規定,試驗隊回來從第二天算起需要隔離十四天,為了更快投入工作,這支隊伍決定天還未亮便出發,趕在當天凌晨十二點前回來,這樣就能更早進行隔離更快投入新的戰鬥。

韋翰鵬的日記裡有這樣一段話:“這次試驗對夢想有了更深的體會。”人生的夢想,一定是為親人、為他人、為社會能做多大貢獻的夢想,這不是大話,因為人不是為自己活著,夢想裡一定裝著事業或者千千萬萬的“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