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樓市隱現的粉絲危機 寫在項目“人設崩塌”之前

  吃瓜群眾就像是充滿獵奇心理的“貓”,總能通過各種手段追尋到“吃瓜”信息的源頭。雖說好奇害死貓,但卻仍舊阻擋不了它好奇的心。


  近段時間,從微博熱搜到公眾號推文,凡是網絡覆蓋的站點都能看到一茬接一茬的“吃瓜”信息席捲而來。如今,事件還在持續發酵,讓原本不知道這個“瓜”該從何吃起的群眾終於理清了頭緒,坐等最終結局。


蘭州樓市隱現的粉絲危機 寫在項目“人設崩塌”之前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對於娛樂明星而言,無論是最新爆料還是黑歷史被挖,由於顛覆了原本留給大家健康積極的印象,因此都可以統稱為“人設崩塌”。一時間,吃瓜網友紛紛支招洗白方案,再加上人們健忘的特質,所以說洗白之路並非遙遙無期。


  事實上,不僅是聚光燈照耀下的明星為了要突出鮮明的特色會設定各種各樣的角色,甚至連普通人也都有著特定的人設,父母面前的乖孩子、朋友身邊的知心人等等,或許都是自我設定並長此扮演的角色,而當類似於打架鬥毆、喝酒蹦迪以及生活作風混亂等不為人知的一面遭到曝光後,之前所營造的乖巧形象也會頃刻崩塌。


  也許,各行各業呈現在大眾眼前的面貌都是經過“人物設定”後營造出的效果,我們是否可以大膽的假設,房地產市場中也存在著類似“人設”的設定。正是因為“人設”,蘭州房地產行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才總是提心吊膽,稍有差池就會受到各界的抨擊,“人設”頻頻遭受考驗。


蘭州樓市隱現的粉絲危機 寫在項目“人設崩塌”之前

圖片來源於網絡


  辯證的來看,目前蘭州房地產市場上的項目存在著多種情形,一種是在開發初期就贏得了不錯的口碑,開發的項目遍佈各區卻沒有形成自己獨特的標籤;另一種則可能與剛剛提到的截然相反,項目數量雖然不多但卻特色鮮明,令人印象深刻;與此同時,也不否認有兩者兼備的開發商存在。


  其實,提起蘭州的各個區域都能找到幾個TOP級別的房地產項目,例如天慶雁灘項目、鴻運潤園、安寧庭院等都是早期蘭州房地產市場中的代表項目,流傳至今還時常被人拿出來與其他項目相比較。前幾年,我們還聽說了一批任憑蘭州房地產市場上新項目氾濫,也都要等待仁恆開發新項目的“仁恆粉”。


  早些年,當有項目在蘭州房地產市場上別出心裁的蓋起豪華售樓部時,或許就能收穫不少的“粉絲”。如今,不少項目在開發初期也都會打上“品質高端、價格親民、中式風格、西式建築”等一系列標籤來為自己樹立人設,但隨著優勝劣汰,樓市競爭加劇,市場兩極分化愈演愈烈,想要不費吹灰之力就圈粉變得越來越難。


  在房地產這個巨大的娛樂圈中,開發商總是會花費大量的精力用於營銷宣傳,卻不會花心思維護自己的“粉絲”,長此以往,不掉粉都該是件值得慶幸的事情。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而苦心經營的人設很多時候都會被忽略的細節打敗。明星能夠帶來的流量一部分取決於粉絲的數量,同樣,隨著購房者越來越理性,開發商需要拿出誠意,在品質、價格、產品等方面做一番競爭,否則,沒有過硬的品質與良好的口碑,購房者也斷不會輕易出手。


  現如今,娛樂行業中的“小鮮肉”層出不窮,明星們開始紛紛設立“學霸”、“吃貨”等標籤用於吸引更多的粉絲,然而,業務能力跟不上也終將成為行業發展的犧牲品。


  切換至房地產行業,開發商在房地產市場調研和分析的基礎上,有目的性、有選擇性、有針對性地選定目標市場,確定消費群體,明確項目檔次,設計建設標準就是為了吸引更多的購房者。但在弱肉強食的市場趨勢下,銷售數量已經不再成為購房者置業時參考的有力依據,取而代之的是對建築質量、戶型優勢、物業服務等品質方面的至高追求。


  開發商一旦入了品質的“坑”,就無異於扛起了“品質人設”的大旗,但凡與之存在偏差就都會被納入到“人設崩塌”的範疇。


蘭州樓市隱現的粉絲危機 寫在項目“人設崩塌”之前

圖片來源於網絡


  大多數情況下,房地產項目的“人設”總是在收房之後才逐漸顯現出崩塌的趨勢。此時,有了實際的參照物作比較,之前開發商所做的承諾也就有了參照的依據。根據身邊購房者的經驗來看,引發不滿的因素除了項目建設的質量問題之外,更多的是耗盡了購房者的時間與期待,滿心歡喜的等待最後換來的卻是心灰意冷,原來這才是真實的你。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人設越是完美,就越容易產生問題,房地產項目也是如此。前期的包裝與獨特的定位讓一些項目從一開始就變得與眾不同,然而蘭州房地產市場上從來就不缺乏“偶像”,只是缺少有眾多粉絲擁護的項目。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再回過頭看,能夠代表蘭州房地產市場的項目也還是原來的那幾個。


  社會的多元化導致沒有獨特且鮮明個性的事物的受追捧程度會降低,因而為了可以吸引更多的目光,前些年,蘭州房地產市場上出現了很多西式風格的項目,的確吸引了大批的購房者。如今,為了緊跟時代潮流,蘭州房地產項目紛紛打起了“價格親民”、“品質過硬”的人設,可無論人設怎麼變,不注重細節最終都會陷入崩塌的邊緣。


  不難發現,接二連三的明星人設崩塌大多都毀於細節,學霸不知知網,吃貨油鹽不進,脫粉也就成了自然規律,甚至還會因此“粉轉黑”。而對開發商來說,面對購房者對房地產項目人設的質疑,能夠洗白的唯一方式就是注重細節,建造出與其“人設”相符的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