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不能印黃金”——黃金投資產品的本質

小邦財商原創

全美第二大銀行的美國銀行預期黃金可以達到3000美元一盎司,而紐約金(Comex GCM20)2020年6月的黃金期貨報價才不過1745.70一盎司。

“美聯儲不能印黃金”——黃金投資產品的本質

你會否倒吸一口冷氣,覺得機不可失呢?

可是,為什麼美銀會這麼大膽預測?

總的來說,就是一句話——“美聯儲不能印黃金。”(The Fed Can’t Print Gold.)

這句話貌似蠻有道理的。

自從美聯儲三月開始出臺了無限量量化寬鬆政策以刺激美國經濟,市場對美元的信心震盪下滑,貨幣水分多了,趨利避害的心態自然會去尋找替代品。

於是,黃金也很自然的被盯上了,因此一路狂飆。

以美元賬戶黃金為例,3月16日最低跌至1490美元一盎司,但僅僅35天之後的4月20日已經收復所有失地,站上1713美元一盎司。

“美聯儲不能印黃金”——黃金投資產品的本質

雖然美銀自帶光環,它發出的預期應該專業吧... 但還是有明白人。

一位網友留言:美聯儲可以通過無限印刷的紙黃金基金來印黃金啊。

這可是真的戳中要害了,美銀和這位網友的觀點是基於完全不同的黃金概念:美銀的意思是貨幣可以無限量寬鬆,但黃金的數量是有限的。

美銀的預期的謬誤就在於”基於實物黃金“。

這就有必要正確理解普通投資者平日裡接觸到的黃金投資其實是什麼。

個人憑證式黃金

《黃金——買不買、怎麼買?》的討論裡,淺淺的談了普通投資者可以通過人民幣賬戶黃金和美元賬戶黃金投資。

其實人民幣賬戶黃金和紙黃金可以視為叫法不一樣的同一類投資,本質都是個人憑證式黃金,屬於理財產品中的貴金屬交易。

也就是說,投資者拿著紙黃金是不可能直接換成實物黃金的。

投資者實際上是在賬面上買賣"虛擬"黃金,通過套利賺取差價(可參考《黃金——淺談賬戶貴金屬交易方式》),不發生實物黃金的提取和交割。

人民幣賬戶黃金指的是以人民幣標價的黃金,紙黃金則也是將國際金價換算過來的人民幣黃金價格。

人民幣賬戶黃金(紙黃金)和國際黃金的換算方法是:

人民幣賬戶黃金=國際黃金/31.1035(單位)×當前美元對人民幣匯率。

紙黃金是如何定價的?

紙黃金行情一般由國際黃金價格決定,而國際黃金價格是經過全球投資者博弈而得來的價格,最終再轉換為人民幣黃金。

這裡插播幾句關於佈雷頓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及其瓦解。

1944年7月,佈雷頓森林體系其中一個關鍵是“金本位”——以美元和黃金為基礎的金匯兌本位制。

因為二戰導致國際貨幣體系分裂成幾個相互競爭的貨幣集團,各國貨幣競相貶值,而戰後3/4的黃金儲備均在美國本土。

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和黃金儲備,美國推動的佈雷頓森林體系的“金本位”,其實質是建立一種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基本內容包括美元與黃金掛鉤、國際貨幣基金會員國的貨幣與美元保持固定匯率(實行固定匯率制度)。(具體細節可以在網上查到。)

可是短短27年後的1971年,佈雷頓森林體系就崩潰了,被當時的尼克松政府宣告結束。為什麼這樣短命?

很多原因,但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實物黃金的儲備量根本無法滿足不斷膨脹的貨幣量。

顯淺的邏輯就是:當美元不斷髮鈔,而黃金儲備量根本無法和發鈔票量同步增長,就可能出現骨牌效應:

一、美元應該大幅貶值,因為黃金儲備量恆定。

二、世界各國持有美元,但眼瞅著美元大幅貶值,於是提出兌換黃金,希望持有實物黃金以確保資產不貶值。

所以,佈雷頓森林體系必須廢除,美元無需錨定黃金,可以不斷髮鈔,同時沒有義務兌換成黃金。

回到紙黃金的定價,這就解釋了所謂”全球投資者博弈“,即便有所謂黃金產量等數據,影響金價的根本推動力是投資者的預期。

說的再淺薄一點,投資紙黃金本質上和炒股沒有區別,甚至就是”數字遊戲“。

如果能理解紙黃金,那應該可以舉一反三,投資者平日裡能接觸的黃金基金,黃金ETF等等理財憑證無異於股票。

有人可以抬槓說去黃金交易所買實物黃金,或者在金店買金條。

黃金交易所是機構投資者的市場,即便真的買了實物黃金,確定要交割和自己保存?

買金條可以,但如果出發點是套利,必須考慮如何賣出,更需要確保在沒賣出前,自己有能力妥善保存金條。

說了這麼多,回頭看看網友說美聯儲可以印黃金,確實有道理,呵呵。

“美聯儲不能印黃金”——黃金投資產品的本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