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AI!網龍華漁教育CTO陳宏對話谷歌大腦主任科學家

未來五年,人工智能將迎來何種趨勢與轉變?4月26日,網龍華漁教育CTO陳宏、Google大腦主任科學家Lukasz Kaiser做客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GMIC)圓桌論壇,就AI的發展走向展開了深度對話。本屆GMIC大會首度移師互聯網線上召開,大會以“2020冪次生長”為主題,致力於探尋下一個10年的科技浪潮。來自全球視野的專家學者、商業領袖、創新精英匯聚“雲上”,共同探討科學、科技領域的最新洞見,論道產業發展新趨勢。

AI技術將促成可規模化的個性化教育

“最好的教育是個性化的教育,利用AI技術,可以協助老師給不同學生做很多定製化、適應性的學習計劃。”陳宏認為,AI是解決教育公平與教育效率兩大問題的核心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科技手段,AI通過自主提供給適合每位學生的獨立幫助,在現實中與學生產生實時互動,使學習過程更加人性、高效、易於量化,是可規模化的個性化教育。

預見AI!網龍華漁教育CTO陳宏對話谷歌大腦主任科學家

網龍華漁教育CTO陳宏(右上)對話谷歌大腦主任科學家Lukasz Kaiser


陳宏說,網龍致力於將AI等前沿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以網龍旗下子公司馳聲為例,馳聲研發了語音相關算法,併為口語教育提供服務,同時也在推進中高考英語口語考試的自動評分功能。在段落朗讀和口頭作文的性能驗證結果中,馳聲的一致性和相關係數都優於老師的平均水平,目前已累計服務超十萬考生。

預見AI!網龍華漁教育CTO陳宏對話谷歌大腦主任科學家

網龍華漁教育CTO陳宏介紹網龍的AI佈局,圖為網龍總部大樓“企業號”


“同時,我們也在積極探索在傳統應用場景上搭建AI能力。”陳宏說,網龍旗下子公司Edmodo是一個面向教育場景的社交平臺。“Edmodo在過去10多年內積累了大量教學資源,我們對其中的公開數據進行了分析,發現有部分資源被重複地創造和使用,這說明這些資源是老師們的共同訴求。”為此,網龍構建了全新的場景,加入推薦系統的輔助,將優質資源智能推薦給師生。疫情期間,Edmodo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薦為遠程學習平臺之一。

“人們相信AI能夠代替傳統電腦的工作。我所做的事是建立一個複雜的模型,比如(AI)能夠寫一本書。我們可以用這些複雜的模型進行生產,像谷歌的一些應用,另一種是使這些模型貼近大眾,讓更多人感受和接觸到AI。”作為谷歌大腦主任科學家,Lukasz Kaiser表示,他相信AI會帶來好的影響,所有的行業都將是AI的應用領域。

針對AI侵犯公眾隱私權、搶奪人類工作等擔憂,Lukasz Kaiser表示,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隱私的重要性,也有越來越多的公司在加強隱私監管,這會讓人們使用AI工具時越來越有安全感。他認為AI行業也增加了許多就業機會,AI技術使工作能更好地進行,但AI還沒有到替代人類的一步。陳宏表示,應該辯證地看待個人隱私和技術發展的關係,技術的發展也能更好地保護個人隱私。陳宏同樣認為,每個新技術的誕生,會消滅一批舊的行業,但也會創造更加龐大的新行業,不必為AI搶奪人類工作過度擔憂。

未來五年AI將帶來哪些可能的改變?

近幾年,全球範圍內湧現了很多AI新公司,不少公司在短短几年內一躍成為獨角獸企業,但人們對AI的態度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AI是未來商業最大的紅利和增長點;也有人認為,最近幾年AI的發展並沒有達到預期,AI行業存在大量泡沫。

針對這些爭議,陳宏認為,AI在它應有的發展路徑上順利地往前邁進。AI在學術領域發展迅速,有很多研究成果誕生。但需要承認的是,期待和現實是有差距的。比如Alpha GO的成功讓人們過度神話AI,AI成為熱點技術和金融投資的一個大戰場。部分媒體誇大的宣傳,投機分子的病毒營銷,使非行業相關人員對其期望過高,衍生出了許多不切實際的期待。

未來五年,AI將帶來哪些可能的改變?陳宏說,AI還在上升階段,還有很多可落地的方向,由於各種原因,還未全面鋪展開來,他對未來的技術發展與應用發展的繁榮持樂觀態度。“我相信未來五年AI將會帶來巨大的影響,特別是解決教育公平與效率問題,AI將幫助世界變得更好。”

“AI的深度學習正在快速發展,但是很多高校並沒有系統的AI教學體系,很多公司也並沒有充分理解和應用AI。”Lukasz Kaiser認為,深度學習將成為支持未來世界運轉的技術中心,會有更多軟件來支持大眾學習和理解AI。“我相信再過幾年,AI將會成為很多技術的底層,成為很多技術的中心。很多人目前低估了AI的影響力,但是時間會給到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