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為什麼女人樂於分享感受,男人卻享受沉默


心理學:為什麼女人樂於分享感受,男人卻享受沉默

“雞鴨多的地方糞多,女人多的地方話多。”請女同胞們手下留情,這是錢鍾書他老人家說的。

為什麼男人可以記住他喜歡的、討厭的球隊每個球員的名字,卻永遠記不住你的生日?

根據統計:女人一天平均可以說兩萬到三萬個字,而男人一天只能說4千個字左右。於是男人下班回到家,悲劇就發生了……

心理學:為什麼女人樂於分享感受,男人卻享受沉默

對於因為妻子的嘮叨而產生的家庭矛盾,我們都見怪不怪了。而許多家庭,都會有一個下班襪子亂丟,坐在沙發上石化,面無表情,握著遙控器抽搐式換臺的老爸。

心理學:為什麼女人樂於分享感受,男人卻享受沉默

其實這都是因為男女大腦結構的差異造成的。而這個差異又從何而來呢?

事情還得從幾萬年前說起,話說我們的老祖宗(猿人?),男人以打獵為主,而女人則是主內,照顧小孩兒,偶爾去山洞附近的林子裡摘摘果子,挖挖野菜。等著男人們扛著豬,揹著鹿,拖著羊回家。可是這和話多話少有什麼關係呢?聽我細細道來。

心理學:為什麼女人樂於分享感受,男人卻享受沉默

男人們是天生的獵人,他們在追逐獵物的過程中,精神高度集中,眼神充滿著執著堅定的光芒。能用手勢交流的,就不會多說一個字。如果追逐獵物的畫面變成:

“嘿!看那隻鹿的大腿,真肥!”

“嗯!沒錯,腰也好圓呢!”

“鹿肉要用桃木烤才香。”

“我覺著用松木烤更入味兒……”

“咦?鹿呢?”

……

如果男人話多,就會嚇跑獵物,就會沒飯吃,就不會有今天的我們了。

心理學:為什麼女人樂於分享感受,男人卻享受沉默

反觀女人們的日常畫面:

“這果子看起來真漂亮。”

“是呢,我家寶寶可喜歡吃了,吃了對消化好。”

“怪不得你家寶寶壯實……”

巴拉巴拉……

女人們話多卻不會嚇跑“果子和野菜”。

心理學:為什麼女人樂於分享感受,男人卻享受沉默

男人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才會說話,男人說話是為了解決問題,是需要理由的或者命令的。比如“為什麼要……”,“因為……”。

女人說話不需要理由。

在長期的演化中,男人的空間感,力量及冷血程度得到了發展,這也是如今他們仍舊喜歡足球籃球等空間運動,對方向感掌控極強的原因。女人們找小範圍的東西十分有優勢,總是能一眼找到鑰匙放在哪,就像摘果子一樣容易。

心理學:為什麼女人樂於分享感受,男人卻享受沉默

講了這麼多,是不是找到了男女差異的緣由,有些特性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這是物種演化的結果。我們都不完美,經常不在一個“頻道”上,但是我們又各司其職,努力做著自己分內的事情。正因為我們的“不一樣”,才讓這個世界更充滿了有趣。

心理學:為什麼女人樂於分享感受,男人卻享受沉默

你喜歡足球,我喜歡購物,都是各自的自由。

你喜歡說話,我享受沉默,都是我們的個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