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的營銷生態(一):新零售營銷中心的搭建

營銷中心搭建是新零售營銷系統的基礎,本文作者結合案例,從營銷中心的概念出發,介紹了新零售營銷中心搭建需要考慮的六個方面,與大家分享。

新零售的營銷生態(一):新零售營銷中心的搭建

背景

說到營銷,許多小夥伴會說營銷系統,就是管理券和促銷活動的系統。其實不然,營銷是個生態。如果說用戶是照亮企業的恆星,那營銷便是其周圍的行星,緊緊圍繞著用戶,造打動人心的氛圍、創造銷售的契機。新零售的場景營銷,基於數字化商品、交易、服務建立的融合數據,打通電商端、門店端等數據,在不同場景下提供契合該場景鏈路工具支持。

這其中涉及到多層次的配合:

新零售的營銷生態(一):新零售營銷中心的搭建

那麼現在,先來說說營銷中心。

一、新零售的營銷中心,長什麼樣子?

新零售的“新”,在於以用戶需求為中心對業態的數字化整合。要做新零售的營銷中心,首先需要考慮所處企業產品線的營銷特徵。

對東家而言,業態涉及電商、零售店、餐飲店,每一業態的特徵也各有不同:

1. 促銷方式不同

(1)促銷方式

案例:麵包店裡,最常見的8點檔—8點以後買四免一。此處的“一”是免掉最低價。而對於線上線上,玩法一般是買N件贈XX。

故而在做營銷中心時,先要分析線上與線下分別適用哪些營銷活動(不要急,後面有)

(2)促銷疊加形式

案例: 去餐飲店吃飯,有20元單品優惠和50元整單優惠(都是無門檻券),請問點了200塊的餐,需要付多少錢?

答案是不知道,因為不曉得這家店的疊加規則是什麼?在線下門店中,營銷形式的疊加一般分為三種:全部互斥型、黑白名單型、平行優惠型和層級疊加型。

1)全部互斥:顧名思義,不管建了多少優惠,每單隻能用一個優惠,用哪個點單員說了算(因為你看不到POS)

2)黑白名單型:可以創建多種優惠,每一種優惠設置時,均設置黑名單優惠,在白名單的促銷可以疊加。此時可能看官想到一點:這麼多優惠,我怎麼知道誰是誰。不用擔心,線下店中的優惠,不似平臺和電商,優惠簡捷量少,所以還是能分清的。

3)平行優惠型:平行優惠在電商平臺中用的比較多,如某寶某東,優惠策略的疊加均已是平行計算的形式。此類疊加形式,最好的便是方便計算,能夠更清晰的管控折扣。

4)層級疊加型:目前許多自營電商平臺在用,優惠分為商品專區訂單級,每一層級進階可疊加,同級內視情況而定。

(3)營銷計算形式

做電商的小夥伴會說了,這有什麼好說的,設置好的營銷規則,當然是自用套用最優組合,以用戶利益為中心。是的,電商是這樣,但是線下場景並不是。目前POS上的結賬,有自動套用型,但之前更多是人工點選式(為什麼?我也不曉得,又不是我做的,但我知道這是被稱為“新”零售的原因:擁抱互聯網,用線上的理念讓線下更智能)

(4)營銷權限的管控

線上的權限集中在營銷後臺配置中,對用戶端沒有權限的概念(除非是不同類別的用戶)。然而,在線下,營銷的使用者是門店店員,媒介是POS,故而對於不同的店員來說,其權限是不同的。案例:在某家有點規模的店吃飯,吃出了蒼蠅,要求免單,服務員會告訴您:我去找下經理。為什麼呢?因為只有經理才有免單的權利,店員只能操作一般折扣。

2. 操作媒介及交互形式

將手機離開視線一米且單手操作,會發現原本使用順暢的APP會變得難以駕馭,這就是媒介帶來的操作差異。另一方面,POS的屏幕質量遠不如手機,流暢度打折扣。以上兩者都造成了促銷形式在不同端的設計差異:在線下,更適合採用大區塊、自動化、強提示的操作模式。

比如滿贈活動,在APP端,由用戶自助選擇,僅留入口即可;而在POS端,採用自動的形式則更提升效率:加入某品,若存在滿贈且滿足條件,則自動跳出選取贈品的彈窗(若是單一贈品,則直接出現在點餐欄)。

所以,新零售的本質,重構人貨場,提升人效/坪效,其中一環便是跨界經驗的融合。

新零售的營銷生態(一):新零售營銷中心的搭建

APP端與POS端的滿贈界面

3. 線下獨有的臨時性與靈活性

線上的促銷,一般是有計劃、有安排的售前運營+售後服務;而在線下,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進行商品導購與銷售的關鍵。所以線下的營銷,貨在眼前,可以靈活的根據貨品狀態/品相進行臨時性促銷。

最常見的例子,晚上某用戶到店購買某蔬菜,結賬的時候發現略有包裝損壞,這時店員會說:您那走吧,給您優惠5毛錢。所以此時,難道要先去創建一個商品促銷,再去結賬?NO。後面還有八百個用戶在排隊。

所以提供臨時性/偶然性促銷形式,便是線下的一大特色。

二、新零售的營銷中心搭建,要考慮哪些方面呢?

1. 營銷引擎的範疇

對電商而言,營銷的實現一般是這樣的:

而對與某些品牌的POS而言,是這樣的:

是的,有些POS的優惠規則寫在了POS機上。為什麼呢?這樣的好處是,即使出現斷電,依然能夠使用POS進行收銀。但同時,這樣也造成了一定的弊端:模式太重、維護困難、效能變差。

如果營銷中心同時支持線上(APP&小程序)、線下(POS機),是左邊的還是右邊的。

新零售的營銷生態(一):新零售營銷中心的搭建

兩種架構

答案是右側方案:由營銷中心統一輸出營銷規則和引擎計算,前端僅作呈現(為什麼要這樣?有疑問的小夥伴可以找我私聊)

2. 新零售的營銷中心,需要哪些營銷策略

營銷策略的制定,主要兩個方面:符合品牌調性的定位;從場景出發反推策略。

(1)符合品牌調性的定位

營銷是觸達到用戶最常見的吸精手段,所以營銷策略的制定要支撐品牌宣傳的需要。比如像東家這樣的公司,以質服人,每一份產品均有背後的故事和個性。所以在營銷策略中,品質遞增、組合銷售的形態能夠有效的傳遞品牌訊息。

比如迷迭香,西餐中普遍能見的香料,然大眾卻不知如何烹飪。將迷迭香配上牛排作為組合商品,並排上一份食譜,是不是更能觸動人心。

(2)從場景出發反推策略

做促銷是為了激發用戶的價值貢獻,不同策略能夠迎合不同場景。總結來看,場景目的主要有單品推介、促進活躍、拉動動效、提升客單價以及清庫存幾類。從以下幾類再分析分別需要什麼策略支撐:

新零售的營銷生態(一):新零售營銷中心的搭建

營銷策略

3. 營銷策略建的疊加規則

曾經在第二Part討論過疊加規則的設定類型。在選擇疊加規則時,總原則是:1,好理解好計算;2,符合運營習慣;3,折扣把控清晰(不展開,有需要私聊)。奉上乾貨時序圖:

新零售的營銷生態(一):新零售營銷中心的搭建

層級疊加

新零售的營銷生態(一):新零售營銷中心的搭建

優惠疊加的時序圖

4. 優惠券選中邏輯

優惠券的選中邏輯,建議根據平臺用戶的偏好設計。如東家,品質高單價也美麗,且綜合分析用戶的客單價、配送門檻,可以得知平臺用戶對包郵券的渴望程度重大,且優先使用包郵券,並不直接降低RMV,對毛利的影響相對較小。

而先用單品、專區還是訂單,可以從用戶的購物偏好中分析。一般而言,適用範圍越廣的券,能促成復購的概率越大,所以建議單品>專區>訂單。

新零售的營銷生態(一):新零售營銷中心的搭建

優惠券使用邏輯

5. 價格分攤

價格分攤影響到財務入賬、售後服務、財務/管理報表。一般採用將優惠金額平分至參與優惠的商品身上,退款時也按比例退還的形式。有些小夥伴會問到尾差,行業做法是放在最後一個商品身上。

寫在最後,對於營銷中心的設計,私認為最重要的是計算規則清晰、策略用途明瞭,能夠讓內部運營有所用、會使用、用得好;讓外部消費者能夠看得清、算的明。

6. 風險控制

此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麼該如何防禦專業羊毛黨?

常見的物理風控信息如賬號信息、設備信息、網絡信息,然措施一直有,攻城者更天賦異稟。所以物理風控+邏輯風控,是降低風險的雙全法。

(1)事前防控

1)審批機制

如前所述,每一項營銷活動的啟動,均經過運營者測算與思慮。一切影響到金額的措施,必須經過審批。

2)權限機制

高折扣度的措施,把控權限,僅高級別運營者可以操縱。此機制不能杜絕漏洞,卻能避免因業務不熟練造成的任務疏漏。

3)縝密的系統流程管控

對IT支持來講,需要從系統流程的角度,識別業務流程中的風險點。比如新客禮包,由於拉新的場景不同、操縱拉新的部門不同(不同的IT團隊支持),每個場景、每個部門券包內容不同,容易造成用戶重複領取,但無法使用的情況。雖未曾造成損失,但用戶體驗差,易造成流失。這就要求PM需要縱向全面的考慮把控,是產品能力的一環。

4)關鍵節點警示或卡控

有人說,沒有一個營銷系統是能夠讓人算清楚金額的。是的,在營銷活動中,設置的維度很多:地區維度、人群維度、時間維度… …既然算不清楚,如何把控整體額度——IT幫助測算。

以東家為例:商品優惠不能疊加,專區優惠允許疊加,訂單優惠允許疊加,優惠券優惠不能疊加。那麼在設置專區、訂單優惠時,通過地區、人群、已可疊加優惠,測算出該規則中每個折扣區間用戶的比例及最低折扣,並提示於運營者,運營者根據警示信息決定是否繼續設置。

而對於優惠券而言,時間跨度大,難以通過以上形式把控,那麼只需要控制疊加此優惠券時總體額度低於公司可接受範圍,即可

(2)事後監控

1)價格監控

2)銷量監控

分品類設置最低折扣接受線和銷量接受線,及時予以監控。

3)應急措施

能夠在問題發生後,緊急叫停優惠措施、優惠券,減少更大的刺激。此處需要營銷中心和內容中心的配合。

本文由 @彼時初見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