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人不靠谱,王朝麻烦就大了

1

一国之君病了,病得还很严重,甚至昏迷不醒。底下的人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君王还没有确定继承人,他要是就此潇洒地走掉,这权力真空该如何填补?更不要说周围还有一堆强邻,个个摩拳擦掌虎视眈眈。

所幸宋仁宗还是醒来了,不过从此以后他的健康就大不如前,毕竟是奔五的人了。二十多岁的时候亲政不久西夏来犯,血气方刚的他也想御驾亲征,就像爹地宋真宗一样。

继承人不靠谱,王朝麻烦就大了

结果却被臣下一口拦了回来:当时真宗皇帝御驾亲征时虽然没有子嗣,却是把亲侄子赵允让养在宫中充当备胎的。如今陛下您半个子嗣也没有,一旦御驾亲征战场上有个三长两短,大宋的将来找谁负责?

仁宗没话说。作为宋真宗唯一活下来的独生子,他知道轻重厉害。宋真宗赵恒前后封了三任皇后,高级别妃嫔也达到两位数,却一直养不活自己的继承人。他的前五个儿子,除了老二赵玄佑活到了十岁,其余统统连名字都还没取就夭折了。直到四十二岁,才终于迎来了最后一个也是唯一存活的儿子赵受益,如今的宋仁宗赵祯。

何况宋仁宗现在已经四十七岁了,开始进入中老年阶段了。在他能再生个接班人出来的概率上,举国上下都表示充分怀疑。

2

宋仁宗不是没有吸取过老爸经验的。在御驾亲征夭折之后,他也效仿爹地,召了皇族子弟进宫作为备胎。既然赵玄让曾经当过自己的备胎,那就还是让他的子嗣当新一任的备胎算了——反正他有一堆儿子。1036年,宋仁宗选中了赵玄让的第十三个儿子作为自己潜在的继承人,一纸诏书把年方四岁的小朋友赵宗实召进了宫中居住。

在生儿子这一点上,宋仁宗委实没有半点天赋。虽然后宫妃嫔一堆,而且谁能生下儿子将来就能母凭子贵,但看上去偏偏大家都不努力。仁宗已经告别处男十余年了,就是生不出一个儿子。

继承人不靠谱,王朝麻烦就大了

但付出总有回报,播种总有成效。就在赵宗实入宫后不久,27岁的宋仁宗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儿子赵昉——可惜出生当日就夭折。一些人哭得悲痛欲绝,一些人暗自松了一口气。

两年后,宋仁宗又迎来了老二赵昕。这次活得久一些,一岁半才夭折。

不抛弃不放弃。又过了两年,宋仁宗迎来了第三个儿子赵曦。赵曦依然追寻哥哥赵昕的步伐,到了一岁半又夭折了。

从此宋仁宗就再也没有能听见男婴降生的喜讯,而他生女儿的运气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前后生下十三名公主,但能活到成年的只有四个,超过三分之二的姑娘在史书上都只用一个词就能概况:早亡。

而且生了儿子之后,宋仁宗就把八岁的赵宗实小朋友放出宫去了——万万没想到,生儿子难,养儿子更难。

3

宋仁宗好容易从昏迷中醒过来,一堆大臣们觉得继承人的问题不能再拖了。大臣们说陛下你忘了不要紧,我们有义务提醒你:七年前就有刁民冒充你临幸下级宫女流落宫外的后代,又想空手套白狼来一出狸猫换太子,所幸调查清楚之后斩首示众了事。但陛下呀陛下,你看见当时一个健康继承人出现时,带给举国上下的惊喜了吧?

仁宗假装没看见,仁宗准备继续拖。病刚刚一好,知谏院言官范镇就一连上了十九道诏书,统统只说一件事:建储——重要的话说三遍哪够,必须十九遍。仁宗被他说烦了,调他去御史台工作,范镇拒不上岗回家躺着较劲,一挺就是一百多天。

即将退休走下工作岗位的开封府尹包拯,到仁宗面前又像复读机一样把范镇的论点重复又重复。仁宗火了,问包拯“光说立,那你想立谁(卿欲立谁)?”包拯一点不怵:“陛下你这样问,是怀疑我老包咯?我年过七旬,没有儿子,根本谈不上新君即位后的利益。之所以强调又强调,还不是为了宗庙社稷着想?”仁宗没话说,但还是继续拖。

最终解决问题的,还是熟读史书的司马光。他知道要想说服仁宗,光讲道理不行,还要会摆事实;光晓之以理不行,还要动之以情。于是他挑了一个天朗气清、仁宗心情也风和日丽的时候,跟他讲了讲唐朝的故事:说陛下你看就在不远的两百多年前,十八岁的唐文宗李昂也是十几岁就即位,也是几十年不立太子。结果他一死,权力就落到了太监们的手里,从此随意决定谁谁做皇帝——唐朝从此也就一蹶不振奔向终点了。现在帝国没有继承人,这一幕也要在我大宋上演么?

仁宗终于被打动,于是再度把目光投向了当年的备胎赵宗实——他有许多优点,比如已经生了三个儿子,帝国再也不必担心后继无人。经过一番折腾,宋仁宗五十二岁这一年,赵宗实被正式立为太子并改名赵曙,就是宋英宗。

继承人不靠谱,王朝麻烦就大了

一年后宋仁宗病逝,开封军民“罢市同悲、数日不绝”,连乞丐和小孩儿都买了纸钱到皇宫门口焚烧痛哭。作为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宋仁宗在位的四十二年里至少做成了一件事:让国民为他发自肺腑地、真心真意哭一场。

4

继承人虽然有了,但身心健康问题依然与大宋天子如影随形。宋英宗赵曙即位后,在仁宗大殓的葬礼上呼号狂走、来回乱窜,不得已被宰相韩琦叫几个太监扭送回宫。对外的官方解释是:新君孝顺至极,想念先皇悲痛过度,以致行为失常……失常得以致于必须仁宗的皇后曹太后垂帘听政,等病似乎好了再归政。

这样的失常,委实没有一点长命百岁相。赵曙即位时已经年过三旬,当了不到四年皇帝就一病不起——死了不要紧,反正有儿子。躺在病床上的赵曙奄奄一息,好不容易才挣扎着写下了“立大王为皇太子,颖王顼”。

三十五岁的宋英宗赵曙就此谢幕,皇位上换成了他的长子、年轻的宋神宗赵顼。神宗一心求治,重用王安石变法,又把作诗文讽喻的苏轼贬去黄州。但他也不注意呵护身体,只比他的父亲多活了两年,三十七岁时就去世。

继承人不靠谱,王朝麻烦就大了

只是神宗生儿子的能力,比仁宗英宗都强不少。虽然十四个儿子里只有六个活到了成年,但选继承人接班是没啥问题的——就是年纪小了一点。神宗弥留时看着年龄最大的儿子、八岁的赵煦,就算心头涌过一万遍“主少母壮,国将焉往”之类的话,也只能一闭眼一蹬腿由他去。

赵煦接班时实在太年幼,所以实际执政的是英宗的皇后、高太皇太后。高太后起用司马光尽废王安石新法,让赵煦相当不满,十六岁时高太后挂掉他才如释重负。但即便在皇位上呆了十五年,赵煦病逝时也还是一个二十三岁的青年人。

继承人不靠谱,王朝麻烦就大了

由于死得太早,二十二岁时生的儿子又两个月就夭折,赵煦注定后继无人。所幸还有同胞兄弟,于是掌权的向太后挑中了端王赵佶接班,就是宋徽宗。

作为中国历史上一等一的艺术家,赵佶自然是一派文艺天子的风采。汴梁一百二十尺的护城河边有一道外城墙,是太祖赵匡胤建的,蜿蜒曲折、凹凸不平、处处不规则,跟平整漂亮完全不沾边。一百多年来看不上眼的人大有人在,但统统都忍了。到了艺术家宋徽宗这里没法忍,爱美的君王眼中容不下这等粗劣丑陋的工程。于是他雷厉风行地拆掉了老城墙,重新砌起一圈整齐美观的矩形城墙。

二十年后女真人来了用石炮轻轻一轰,新城墙就争先恐后地垮。老艺术家这才明白:祖宗留下的城墙丑归丑,不规则设计在军事防御时,却能缓冲猛烈的攻击力。

明白过来也已经太迟了,宋徽宗火速甩锅、让长子赵桓当继承人即位——但是也迟了,父子一起被俘虏去北国,坐井观天等死。最终顺利实现赵家王朝腰斩大业的,竟是有超过三十个儿子可供选择继位的、中国所有皇帝中的子女数量冠军宋徽宗。

继承人不靠谱,王朝麻烦就大了

所以继承人少,王朝垮得早;继承人坏,王朝垮得快;继承人车载斗量而不谙朝纲,王朝照样垮得精光——这倒是当时苦口婆心劝宋仁宗建储的一群大宋忠臣们,九泉之下再打死也想不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