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最難忘的面是什麼面?

華農小二


每個地方都有很多特色麵食,山西面食全國聞名,無人不曉無人不知,山西面食歷史悠久,據說山西面食至少有200多類,就每個山西人而言,每個家庭都會做出十多種的麵食,而且每一樣都不會重複,可見山西人對面食的研究真是不容忽視,堪稱一絕。



刀削麵、貓耳朵、扯麵、撥魚兒、拉麵等等是山西面食的代表,重慶小面也非常不錯,作為四川人我重點說說四川特色麵食,成都擔擔麵、宜賓燃面、自貢鋪蓋面、內江牛肉麵,資中兔兒面,非常有特色。今天給大家分享資中兔兒面臊子製作方法,希望你們喜歡。


主輔料:

農家散養兔兒一隻約1500克、生薑、大蒜、香料包(八角、桂皮、三奈、香葉)鹽、味精、雞精、豆瓣醬、幹辣椒、花椒

製作流程:兔兒斬成丁備用,炒鍋下熟菜油下入兔丁下姜蒜、香料、炒至兔肉酥香下幹辣椒節、花椒、豆瓣醬炒香炒出紅油下82年自來水調味(鹽、雞精味精)小火煮一個小時左右至湯濃味鮮香,即可出鍋。


廚子老顧


很高興回答你的提問

我沒有出過遠門,對全國各地的面聞所未聞,何敢品頭論足。但題主的好意難卻,只能班門弄斧了。據我所知,全國之面看西北,西北之面看陝西。(個人看法懇請賜教)所以引領西北的陝西面足以讓國人感到自豪。作為一個農村人,要說情有獨鍾的話,我還是頃向於家鄉的純手工“雀qiao舌面"。現在吃過農村雀舌面的人可能不多了,雀舌面已頻臨失傳的地步。其一,現在的年輕人根本沒有耐心為了一頓面飯而花費大半天時間;其二,現在賣的機器加工雀舌面,根本就不能和手擀雀舌面相提並論。

我吃過的雀舌面還是奶奶做的。因為那是大集體年代,媽媽每天要幹集體農活,根本沒有時間幹這細活。奶奶年齡大了只能在家裡做飯,那時農家白麵很少,相對說莜麥面,豆麵比較多,因為當時城市裡人還不知道吃雜糧面對身體有多大好處。我記得奶奶每天起床很早,每天首先要把莜麥面先用水泡在面盆子裡後,再幹其它家務活兒。當時沒有磨面機,全靠人力石磨磨面。老石磨磨岀的莜麥面很粗,不用水先泡的話,連揉搓都不容易,別說擀麵了。用現在的時間來說,就是九點左右奶奶就開始擀麵,先在泡好的莜麥面裡倒些豆麵,累人的揉搓就開始了,一直揉到面有了筋度就用擀麵杖。擀麵也是一個細活兒,慢慢上擀,慢慢松卷,反反覆夏。奶奶擀的豆麵皮只有兩張百元面紗重疊的厚度。最後就是切面,切面也有技術姓。首先把擀開的大面皮對摺幾次,再一手壓住面,一手拿菜刀均勻地切。奶奶的刀工很好,切好的麵皮還真和雀舌頭大小丶形狀丶薄厚下分上下。然後切上細細的洋芋條條,飯熟後再加上早己用蔥花,清油燒好的漿水。開吃時和上韭菜鹹菜,味道真是鮮美極了!


甘肅老王66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