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万里路后再重读经典——获取的智慧会更多,走得会更远


行万里路后再重读经典——获取的智慧会更多,走得会更远

妹妹读书更漂亮

有人说,少年时读书如隙中窥月云,青年时读书如抬头望月,中年时读书如庭中赏月,老年时读书如台上玩月,说的是皆以阅历的深浅为所得深浅的感受。

如今人已到中年,经历了一些风霜,走过了大江南北万里路,再重读经典时,已品咂得更深,也不局限于经典之中的文字,更多的是从经典中品咂人生和生活了。

此时再读金庸的小说,不再看黄蓉的刁蛮和聪明,竟然发现了她的美和妖艳,注意到了不同的人看黄蓉不同的感受和色彩。比如在欧阳克看来,黄蓉是秋波流转,娇腮欲晕,虽年龄尚稚,实是生平所未见的绝色。这说明,人到中年后再看人更从立体感和全面上来把握。

此时再读《大学》,对于大学之道的“道”有了更深的体会,这个道说了三点:明德、新民、止于至善,通俗一点理解的话,人生的大道要以德为基础,要勤于修身和自律,不做对不起良心的事情。此时再读《论语》,对于“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有了更深的体会和觉察,

在人生的穷途之中,看见了更多小人的丑恶嘴脸。此时再读《玄奘西行记》,看见了玄奘世俗的聪明,也明白世外高人的世俗情怀和睿智。再读《鸿门宴》,看的是酒桌文化,看到了情商的杀伤力和人情世故。

在读《世界通史》已经不再猎奇,而是仔细地做笔记画杠杠,想探究穆斯林强大和失败的根源,探究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如何崛起和衰落,更想探究中国的命运和历史如何做出的选择。

前一段时间我又看了一遍《霍乱时期的爱情》,这一本书我年轻时读过。那是荷尔蒙刚刚来临的新鲜年代,关注更多的是性是爱是纠缠。如今,历经沧桑再重读的时候,发现的是人性,是过滤掉荷尔蒙后的爱情,是掺杂复杂情怀的至死不渝,更是一种不可能的一份人生理想情怀而已!

人到中年后重读经典已非少年懵懂时,爱已远去,心更澄净,在经典之中获得的更是人生的智慧。如果说一个人聪明而不读书,这种聪明只是小聪明或是霸权的小聪明,只有读书、读经典之书的人,才能让人生更丰满更成功更滋润,如巴菲特、芒格、比尔盖茨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