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惧怕“某件事物”是为什么?了解刺激泛化,帮孩子克服恐惧

文丨熊娃控(文章原创,版权本人所有,欢迎妈妈们转发分享)

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对于外界的认知都是由模糊到清晰不断发展过来的。在他们刚出生的时候,对于外界的了解大都是通过他们的观察而来的,所以在认知上和现实当中也会出现一定的误区,误区相伴而生的便是恐惧。

有很多的孩子都会有这个特点,在面对某一件具有相同特征的失误的时候会产生恐惧心理。其实很有可能是因为孩子条件反射。如果能够了解刺激泛化的话,是可以帮助孩子克服这方面的恐惧的。

孩子惧怕“某件事物”是为什么?了解刺激泛化,帮孩子克服恐惧


在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著名的实验,这个实验的对象是一个九个月大的婴儿这孩子,刚出生没多久的时候,就让他们尝试着去接触一些未知的东西,比如他们之前所没有见过的动物小白鼠蛇或者是火焰。可以发现因为在刚开始对于这一些事物它并不会产生任何的恐惧心理,反而只会有非常浓厚的兴趣。

紧接着将婴儿和这些他们之前所没有接触过的东西放在同一个空间之内,刚开始婴儿对于小白鼠并没有抵触的情绪。但是华生却将小白鼠和铁棒的敲击声结合在一起,当婴儿听到这个声音之后就会开始哇哇大哭,之后连带着也不敢去触碰小白鼠。最后发现,孩子对于小白鼠的状态从之前的兴趣已经转化成为了排斥。

约翰华生的这样一个实验,向外界所传达的一个信息便是人的情绪是可以通过长期的实验之后做出的条件反射。

孩子惧怕“某件事物”是为什么?了解刺激泛化,帮孩子克服恐惧


那么,孩子的恐惧原因什么?


1、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


孩子对于事物的恐惧其实和他所成长的家庭环境也是有着一定关系的,想必很多的家长都会犯过这样的一个错误,为了能够让孩子乖巧安静地睡着,所以在睡前都会去恐吓孩子,说如果你再不睡的话就会有怪兽把你吃掉。

这样的一些恐怖故事虽然可以起到暂时的让孩子听话的目的,但是与此同时也很有可能会让孩子的心理受到影响。


孩子惧怕“某件事物”是为什么?了解刺激泛化,帮孩子克服恐惧


2、 条件反射


这也是生物学上的一个概念,华山所做的实验当中所利用的便是条件反射的作用,如果孩子经常在同样的一个环境当中被同样的物件所刺激的话,会进入他们的潜意识,很多时候他们所做出来的一些举动甚至还没有经过他们的大脑,反应就已经完成了。


3、环境突然发生变化


人类对于某一个场景的记忆,一般来说会以画面的方式来呈现。而当时周边所有的东西也很可能会对孩子产生刺激。

比如,一个孩子小时候父母离婚发生争吵的时候,如果经常的去摔家里的东西,或者是在他们最后一天要分开的时候,孩子在做某一件事情,那么就会发现孩子对于这个东西也会给他灌上父母离婚的标签,从而产生一种恐惧心理。


孩子惧怕“某件事物”是为什么?了解刺激泛化,帮孩子克服恐惧


那么长期恐惧对孩子有什么伤害?


1、 让孩子心里受到影响


孩子如果长期对一件事我感到非常恐惧的话,这样的一种恐惧心理也会慢慢的去侵蚀孩子心理。比如孩子因为年少的时候父母离婚,父母婚姻的不幸福给他们造成阴影的话,等到他们长大会比同龄人更加的害怕结婚。这其实就是因为长期恐惧对于孩子的心理所造成的一种影响。


2、 会让孩子变得懦弱


在孩子成长过程当中,挫折和困难是必不可少的。如何去面对这一些挫折和困难,也是一个人是否能够成功最重要的一种标准。孩子如果长期处于一种恐惧的状态之下,他们会变得懦弱自卑,不敢尝试。那么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挫折的时候,也会自然而然的选择退缩。

恐惧是每一个人身上都会有的一种情绪,尤其是在面对比自己强大面对未知的事物的时候,都会产生恐惧的心理。


孩子惧怕“某件事物”是为什么?了解刺激泛化,帮孩子克服恐惧


那么想要帮孩子克服恐惧,父母该怎么做?


1、 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


家长和孩子所站的角度不同,家长的知识经验不同,这样和孩子想法也会有很大的差距,家长不要总是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是要把自己和孩子放在同等的高度。当孩子向父母倾诉自己的恐惧的时候,不要不以为然的敷衍孩子,而是要引导孩子去认识恐惧。


孩子惧怕“某件事物”是为什么?了解刺激泛化,帮孩子克服恐惧


2、 了解恐惧事物本身


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会产生一种恐惧心理,都源自于认知不清晰,所以家长不妨带着孩子去认识他们所恐惧的事物,让他们拓宽眼界,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这种恐惧也会慢慢的削弱。


3、 学会和孩子共情


想必有很多的孩子都会有的一种恐惧,就是怕黑,晚上不敢一个人睡觉。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情绪,家长也不要总是觉得这是孩子不懂事,而是要学会用共情的方式去缓解孩子的恐惧感。

孩子如果怕黑不敢一个人睡的话,那么家长可以学会在孩子睡前给孩子讲睡前故事的方式去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惧怕“某件事物”是为什么?了解刺激泛化,帮孩子克服恐惧


育儿难题找熊娃控,家庭教育从小抓,孩子健康身体棒,我是@熊娃控,帮你解决育儿大难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