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是元和间的文坛领袖,主张以文载道,且开创了奇险一派的诗风

本文乃作者独家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世因称韩昌黎。中唐文学家。韩愈三岁而孤,随兄韩会播迁岭南。兄卒,归葬河阳,由嫂抚育。七岁读书,十三岁能文,受学独孤及、梁肃,以究前古之兴亡、当世之得失自任。贞元八年(792)登进士第后,三试博学鸿辞不入选,四年后才被宣武节度使任命为观察推官。贞元十八年(802),授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因上疏言关中灾情,得罪权要,贬阳山令。

韩愈是元和间的文坛领袖,主张以文载道,且开创了奇险一派的诗风

韩愈

元和初任江陵府法曹参军,国子监博士,历官河南令、职方员外郎、比部郎中、中书舍人、太子右庶子等。后随裴度平淮西之乱,以功授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819),因上表谏宪宗迎佛骨忤旨,贬潮州刺史,改袁州。十五年,入为国子祭酒。穆宗时,历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卒,谥文。世因又称韩吏部、韩文公。韩愈为元和间的文坛领袖,文学上主张以文载道,文道合一,大力提倡古文,与柳宗元共同发起古文运动,世称“韩柳”。在诗歌方面,他继承《诗经》的“怨”、“刺”传统和屈原的“发愤以抒情”,主张“不平则鸣”(《送孟东野序》),称“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荆潭唱和诗序》),与孟郊一起,开创了奇险一派的诗风。叶燮论其诗地位和影响说:“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宋之苏、梅、欧、苏、王、黄,皆愈为之发端”(《原诗》)。

韩愈是元和间的文坛领袖,主张以文载道,且开创了奇险一派的诗风

韩愈早年颇为自负,所谓“事业窥皋稷,文章蔑曹谢”(《县斋有怀》),然而他的大半生又一直是“身命多厄穷”(《赠族侄》),这种巨大落差,在他的心灵深处造成极大的创痛,并常常激化为某种矫激、亢愤的情志。这一点,是他雄桀恣肆诗风的根本成因。韩愈的诗,多取用阴狞险怪的意象,且想象极为奇特,如写酷寒,“凶飚搅宇宙,铓刃甚割砭。日月虽云尊,不能活乌蟾。羲和送日出,怯频窥觇。炎帝持祝融,呵嘘不相炎”(《苦寒》),寒飚施虐,连日神、火神都胆战心惊、难以自保;写火山爆发,更是“天跳地踔颠乾坤”,不仅“山狂谷狠相吐吞,风怒不休何轩轩”,而且“神焦鬼烂无逃门,三光驰隳不复暾”(《陆浑火山》);

韩愈是元和间的文坛领袖,主张以文载道,且开创了奇险一派的诗风

写积雪,从来是晶莹洁白的形象,在他的笔下却是“鲸鲵陆死骨,玉石火炎灰”,“日轮埋欲侧,坤轴压将颓”,在一片死寂中,尚有一种无形的吞噬力其他如湫龙的阴奸,训狐的凶狡,南地江岭的险山恶水、氛祲瘴疠蛇虺鬼魅,所有这些常人难以入诗的形象,都汇聚到他的诗中,被用来展示他对这个充满险恶、冷酷、厄运之现实世界的内心体验他的诗中,又常常显示出一种刚大奇崛、乖张冲荡的力量感,有人形容为“山立霆碎”(《蔡伯衲诗评》)。

韩愈是元和间的文坛领袖,主张以文载道,且开创了奇险一派的诗风

如写洞庭波涛,“轩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巍峨拔嵩华,腾踔较健壮”(《岳阳楼别窦司直》)“拔”、“较”二字极富气势和力度;又如“仰见突兀撑青空(《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之“撑”,“洪涛春天禹穴幽”(《刘生》)之“春”,皆相当传神地体现了他那种“精神兀傲”(方东树《昭昧詹言》)的内涵。其他如《陆浑火山》想象火神与水神交战,《贞女峡》写江峡湍流是“雷风战斗鱼龙逃”、“悬流轰轰射水府”、《雉带箭》写将军与野雉的角逐,《记梦》写自己与鬼神争义,《题炭谷湫祠堂》写欲手刃蛟龙的斗志,都让人强烈感受到一种力与力的格斗,司空图在《题柳柳州集后》评价韩愈的诗“驱驾气势,若掀雷挟电,撑抉于天地之间,物状奇怪,不得不鼓舞而徇其呼吸也”,显然是针对于此而言的。

韩愈是元和间的文坛领袖,主张以文载道,且开创了奇险一派的诗风

作为一个杰出而极富个性的古文家,韩愈还以文法入诗,在诗中常常采用大赋的铺陈手法,如《南山诗》,在后半段一连用了五十一个“或”、“或如”、“又如”的句式肆意排比,以状南山之灵幻神异,又续用“延延”等十四个叠字句加强气势,确如朱彝尊所说的“铺张宏丽”(《韩昌黎集》两色批点本)。此外,他又把散文议论的特点,散文的章法、句式以至虚词的运用都移植到诗歌创作中来,形成其“偏胜独至”的诗歌作法,如《荐士》、《调张籍》《山石》《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石鼓歌》等,皆可谓这方面的代表作。这种“以文为诗”的特点,一方面当然加强了其诗纵横恣肆、硬语盘空的艺术特色,但另一方面则易使其诗流于奥涩、板滞,失败处便成为沈括所说的“押韵之文”。

韩愈是元和间的文坛领袖,主张以文载道,且开创了奇险一派的诗风

当然,韩愈的诗也有自然流畅、平易明白的,尤其是元和六年(811)秋奉调返京后,随着官越做越大,应酬越来越多,他的诗歌风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那种圆熟小巧的近体诗越来越占主导地位,代表作如作于长庆三年(823)吏部任上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写得清新自然而富有机趣,多少体现了他“艰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的追求。但这不是韩诗的主要特色与成就。

韩愈是元和间的文坛领袖,主张以文载道,且开创了奇险一派的诗风

《旧唐书》本传及《新唐书·艺文志》载韩愈有集四十卷,为其门人李汉所编。今存以宋魏仲举所辑《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外集》十卷较善,诗注单行者有清顾嗣立《昌黎先生诗集注》方世举《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今人钱仲联有《韩昌黎诗系年集释》。据李汉序,韩愈尚有《顺宗实录》五卷,今存;《注论语》十卷,已佚。

欢迎屏幕下方留言,我是“小仙女哈哈哈”,喜欢记得点赞关注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