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鵬丨談一談初創企業的管理(收藏版)

按語:創建1萬家智知集商業演講俱樂部,培養1萬名智師,是智鵬十年人生戰略的B點,我們一起去實現。

智鵬丨談一談初創企業的管理(收藏版)

1998年的時候,馬雲曾經創業開過一個禮品店,請人打理,結果發現節假日的營業額,連日常的營業額都達不到,最後發現居然是收銀員私自拿走了幾百塊錢,然後再偽造銷售額。這個經歷讓馬雲認為任何一家小企業、小公司,哪怕再小都應該建立完善的制度。

01、初創企業的制度越簡單實用越好。

小公司最開始是不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的,在這個點上,我認為馬雲是錯誤的。小公司的目的是要活下去,初創公司什麼都不成熟,產品不成熟,團隊不成熟,人員需要磨合,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制度?怎樣完善制度?從何處借鑑制度?借鑑什麼樣的公司制度,都難以確定。小公司小企業不是不要制度,而是需要適合小公司的制度,我覺得初創公司的管理制度只需要一個獎懲制度。

一支高效團隊的建立,一定不是靠複雜的制度打造出來的。全世界績效最高的團隊叫軍隊。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一支高效卓越的團隊,打造這樣一支團隊的的秘密就是“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解放軍就是靠堅持“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完成了這支團隊的打造,變成了一支守紀律、聽指揮、作戰一流的團隊。

初創企業的管理就是建立有效實用的制度,類似“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這樣的簡單明瞭,易記易懂的獎懲制度就可以了,但是必須遵循一個原則:獎勵貴在信用,處罰必須執行。

02、初創企業的管理層級越扁越平越好。

小公司不要學大公司像三星、谷歌、蘋果,都是一種層級管理,初創企業最需要的是扁平化的管理。創業初期老闆要能與團隊所有夥伴直接進行溝通,以減少官僚作風和溝通的成本。所以初創企業的管理叫:沒有層級。但又不是人治,卻能做到管理充分,直接到位。

智鵬丨談一談初創企業的管理(收藏版)

一些互聯網行業的大型公司大企業像小米,都會想方設法把大團隊分割成小團隊,打亂層級,減少層級。那初創企業就更不要自找麻煩,建立所謂完善的制度,給自己的管理發展設置重重障礙。

初創公司的優勢就是你的靈活性,就是你的創造力和創造性。所以創業初期的管理,就是為了共同目標,讓大家適應角色的多元化,每一個人都清楚地明確自己就是企業的主人翁,你是客服,又是採購,又是產品經理,無形中你自己在多崗位學到了更多的能力。所以員工要明白在初創企業,實際每個人的綜合能力最能夠得以鍛鍊和提升。

03、初創企業的管理叫老闆的自我成長

初創企業的管理誤區就在於,老闆想做大,老是希望請到所謂的高手。一些培訓機構不分清紅皂白,講企業架構就好像沒有複雜的架構企業就做不大,不請總經理的企業就做不起來,董事長只需要定戰略就可以了。但企業本身架構就因行業不同而不同,因產品品類不同而不同。特別是初創企業與成熟公司更是在企業架構的設置上有天壤之別。初創企業如果老闆不披掛上陣就完蛋了。

老闆都想當戰略家,企業真的用上高級職業經理人就能幹好嗎?事實上曾經做過職業經理人的李開復們,他們最清楚職業經理的劣根性,就是他的打工思維。並且一些非常優秀的職業經理人,他們的身價是你根本無法承擔的,比如像打工皇帝唐駿。一些職業經理人出於短期業績壓力,而無視企業長期的戰略,比如聯想曾經請到大名鼎鼎的阿梅里奧出任CEO,他居然可以無視移動互聯網時代來臨,而把聯想的手機業務賣了。最後聯想又用雙倍的價格又買回了自己的手機業務,踏上了移動互聯網的末班車。

所以真正的管理,是我們老闆或者創業者自我的成長。你的自我成長會培養出一群優秀的職業經理人,並且他們由於在你的公司裡面,給到他們足夠的待遇和股權期權,一開始把它們作為創業合作伙伴,那麼這種管理的持續性和穩定性,才是成功的。是我們自我的發展和成長,創造了企業的未來。

簡單的講當年的十八羅漢中像彭蕾,她現在掌管螞蟻金服,請問當年她具備掌管螞蟻金服這麼一個龐然大物的能力嗎?沒有,都是阿里巴巴自我培育自我成長而起來了!其實,當你有了做事業的想法,當你想把一件事情做成做大,你在這個過程中自然就會培養無數的人。之所以企業會培養出高級管理人才,就是因為老闆能不斷實現自我的超越。所以老闆自我的成長既是其個人也是企業的頭等大事。

04、初創企業老闆要懂一點管理哲學

那你就能理解阿里巴巴的馬雲為什麼一直隨身帶著一本《道德經》,每天不停地參悟裡面的管理哲學問題。所以阿里巴巴的馬雲是自我成長的典範,不是他一直具備這樣領導能力和管理能力,我們看到的是阿里巴巴發展的過往中也曾經歷好多的問題,馬雲也好多次的決策失誤,差點讓阿里巴巴死掉。要成為一個優秀的管理者,你必須經歷創業過程中的九死一生,而那些領袖級的企業家,他們都叫百死千難。老闆沒有這樣的經歷,就無法懂得真正的管理哲學。

初創企業需要的是管理科學,用科學的手段對日常工作進行考核監督就是管理科學,就是對所做之事的管理。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就需要管理哲學來支撐,就是企業為什麼而做的問題。管理科學是對管理哲學的落實就是一個企業的執行力,管理科學只有上升到管理哲學也就是企業願景、使命的層面才有生命力。

當然不同的企業,不同的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的管理要求其實是千差萬別的,也不是從一而終。很多時候小公司小團隊,也就是說在只有幾十人的時候實行家庭式的管理,扁平化的管理會非常好,但是有一些大的企業,如果實行扁平化的管理,可能就會散掉,所以不一而足。即便是實行扁平化管理的大公司,他們也是對團隊絕對的掌控,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管理機制。

智鵬丨談一談初創企業的管理(收藏版)


05、初創企業最好的管理是家庭式的管理

曾經熱播的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的周瑩,其實她就是一種家庭式的管理,因為骨子裡中國人是崇尚親情,渴望親情的,中國人的基因裡面有一個家族式的濃濃的血親感覺,在家庭裡面大家才能感覺到真正的溫暖,才會效忠於家庭。

初創企業要找到這種感覺,你的成功其實就在於很好地管理了家庭,讓家庭中的每一個人為家庭而努力,為家族而努力!家庭式的管理就是家長——老闆的親切感和對每個人的關心。

小團隊的管理靠感情,是在中國人的傳統管理基因裡就有的。當年巨人大廈轟然倒地的時候,史玉柱之所以能夠有四大金剛不離不棄,就在於他對這些員工的那種手足情兄弟情。

已經度過了廚房老鼠危機的海底撈,董事長張勇是深深懂得了家庭親情對員工的激勵和凝聚。所以海底撈是發自內心地對員工的好,員工於是都記在心上,因為人心都是肉長的,你對別人好,別人就會對你好。只有你把員工當家人,員工才會把企業當家,把企業當家,才會把心思放在顧客身上。

堅持對員工好也是要學習的,就是像海底撈這樣去一以貫之地對員工好,對顧客好,就是兩個好。最重要的是你能堅持一天,你能堅持一個月,問題是你堅持十年試試看。所以十年戰略看人生,十年會創造無數的奇蹟。任何初創企業管理,你都需要做到一個好的理念,一個好的思想,一個好的做法,堅持十年。海底撈學不會的原因在於別人已經堅持十幾年了,你只堅持一年,怎麼可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06、初創企業一定要有一個老大。

最後,初創業企業的管理,一定要分出一個老大,創業企業的老大比團隊更為重要。如果這個企業的股權平均分配,那也要分出一個老大。當然平均分配股權的創始企業,死亡概率又大了很多,至少大於90%。任何企業必須有一個承擔最後責任的人,這個就是老大。這樣說,你可能就明白了,最後拍板定案的那位是最重要的人。企業死都死在決策失誤上,特別是方向性的錯誤都是致命的。

對關鍵人才要非常的慷慨,只有老大的胸懷、格局足夠大才能給到最好的人才最好的待遇。有的人他不一定是天生的創業者,他卻是個天生的輔助者,比如那些掌握技術的人,他並不具備把企業做大的能力,但他能給到企業發展的關鍵技術、關鍵能力,也就決定了這個企業的關鍵人才是老大們關注的焦點。

所有創業企業的CEO都是親力親為的,創業者本身不可能讓一個職業經理人幫你承擔起一個企業CEO的職責,因為如果他是這樣的人才,他就已經自己創業去了。所以別指望別人做事,你只定所謂戰略,然後看著別人做,你必須身先士卒,以身作則。初創企業老闆永遠記住“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最後要送給大家的一句話是:在去中心化的時代,管理漸次消失,只有對人性認知下的機制。好的機制都建立在洞悉人性的貪婪與恐懼、人性的美好與醜陋、人性的光輝與黑暗、人性的好奇與無趣的基礎上。

深度瞭解智知集商學院及線下俱樂部的合作模式請私信智鵬老師。

↓↓加入智鵬創業智慧圈子,每日分享乾貨

圈子封面

智鵬創業智慧

圈主:智知集商學院院長

270成員

進入圈子

智鵬|《入口戰略》的學習感悟與分享(五)

智鵬丨智知集沙龍引流及新分配製度解讀(修訂收藏版)

智鵬|《入口戰略》的學習感悟與分享(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