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不可多得的军事政治双优元帅——罗荣桓

1963年12月16日晚,毛主席在中南海颐年堂准备听取聂荣臻元帅关于十年科学计划的工作报告,当时会场冠盖云集,会前毛主席庄重地站起来,表情严肃地用沉痛的声音宣布:“就在今天下午,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 军事家,我军优秀的政治工作者,我们敬爱的罗荣桓同志因病逝世了,在这里,我提议,为罗荣桓同志默哀三分钟,以表达我们的怀念。”立刻,与会者全体起立,全场静默,肃然无声。

默哀毕,毛主席对刘少奇、 周恩来、朱德等人说道:“罗荣桓同志是1902年生的,他这个同志,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对敌人狠,对同志亲,从不背后议论人,有话讲在当面,原则性、纪律性很强。当年,在山东的时候,我说一个罗荣桓去了活了一盘棋。东北战役的时候,他主张打锦州,和中央保持了一致。这是一个好同志啊,永远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啊!”又叮嘱军委秘书长罗瑞卿:“请你转告林月琴同志(罗荣桓夫人),就说罗荣桓同志逝世,我很难过,请她注意身体,继承罗荣桓同志的遗志。”罗瑞卿把主席的话用笔记了下来,于当晚就传达给了林月琴。

我军不可多得的军事政治双优元帅——罗荣桓


在罗荣桓的追悼会上,毛主席向这位从秋收起义就开始跟随他的亲密战友、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思想战线奠基人的元帅深深的鞠了三个躬。

在共和国十大元帅中,有六位在毛主席之前去世,而毛主席亲自参加追悼会的,只有罗荣桓和陈毅两位。据秘书回忆,毛主席对罗荣桓的逝世非常难过,为此他专为罗荣桓赋诗一首,沉痛悼念,诗的最后一句为“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该诗到1978年9月9日才首次公开,发表在《 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上。当时没有发表的原因是由于毛主席不同意,说:“这只是我个人对罗荣桓同志寄托的战友的哀思,不要当作以往的作品看待,而且,我一向不主张个人感情萦怀的,拿出去不好。”还向林月琴解释说:“月琴同志,荣桓同志的逝世使我很难过,诗稿写的很草率,不过,代表了对战友的一片感情而已,荣桓同志一生不说假话,值得我们学习啊!”

长期以来,关于罗荣桓的逸闻趣事并不多,除了由于病逝得早,留下的资料较少以外,最主要的是毛主席评价的“他是个老实人”,敢于坚持原则,勤勤恳恳工作,其他问题基本不参与,因而,没有在一般民众中留下深刻印象。

我军不可多得的军事政治双优元帅——罗荣桓


罗荣桓生于1902年11月,十大元帅中只有林彪比他年轻。罗荣桓从1919年起先后在长沙协均中学和青岛大学读书,曾参加反对军阀和帝国主义的爱国活动。1927年4月到武昌中山大学读书,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参加了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三湾改编时任特务连党代表,负责警卫扩大会议工作,随毛主席进入井冈山,成为毛主席最信任的干部。

据说书生气十足的罗帅枪法不咋地,50米开外的目标基本上脱靶,但在军事谋略上,确实有着不同寻常之处。如在执行毛主席的军事思想,开创山东抗日根据地中,针对日军对根据地的“扫荡”和“蚕食”,提出“敌人打过来,我们就打过去”的“翻边战术”,扭转了根据地的被动局面,成为反扫荡的典型战法。毛主席曾两次和别人谈到罗荣桓,说:“凡是我倒霉的时候,罗荣桓都是跟我一起倒霉的。”

1937年5月,时任军委后方政治部主任、35岁的罗荣桓在延安与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的红军女干部林月琴结婚,罗荣桓此前征求毛主席的意见,毛主席:“好啊,没有家庭就不是一个完全的革命者,我一定要喝这杯喜酒!”

我军不可多得的军事政治双优元帅——罗荣桓


后来,毛主席与林月琴有过一次谈话,详细谈及了罗荣桓的为人,说罗荣桓为人老实,原则性强。在谈到井冈山时期,罗荣桓任连党代表一事,毛主席说:“为什么让荣桓当党代表呢?就是因为老实。”并强调罗荣桓虽然老实,可又很善于总结经验,并且对是非、对正确和错误鉴别得特别分明。在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斗争中,罗荣桓表现了坚定的原则性,并且遭遇到了撤职,蒙受冤屈,可他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仍旧老老实实地为党工作,做政治工作就需要这样的干部。

实际上在1929年12月召开的古田会议上,毛主席就说:“罗荣桓是个人才,对这个同志我们发现晚了”。 林彪任红4军军长后,与历任党代表都搞不好关系。毛主席觉得,这个政委非罗荣桓莫属。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决定异常英明,林彪这个人一向很傲,连毛主席都顶撞,没把朱老总放在眼里,唯独对罗荣桓心悦诚服。罗荣桓从调任红4军政委,到平津战役结束,两人在长达十年的合作共事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关系非常铁,绝不逊于“刘邓”。罗荣桓去世后,林彪非常悲痛,为故友写下一生唯一的一副挽联:“六亿人意气风发,日月重光,万里长征,方期任重道远;数十年风雨同舟,肝胆相照,一朝永诀,痛失挚友知心”还题词:“良师益友”以评价。

其实,罗荣桓除了卓越的政治工作,军事上也样出色,其独当一面的能力更是令人叹服,他领导创建的山东抗日根据地,发展到拥有27万正规部队,占了中国共产党军队的三分之一,山东也成为共产党全面控制了战略要点的省份和最强大的军事集团。山东整风运动,只整风不整人,罗荣说:“我们的干部,敌人早就给我们审查好了。”保护了所有的干部。

我军不可多得的军事政治双优元帅——罗荣桓


抗战胜利后,罗荣桓根据中央“率轻便指挥机关,日内去东北”的指示,从1945年10月底开始,指挥山东军区部队陆续出发,除个别部队走陆路外,绝大多数部队分三批乘船赶赴东北。山东军区共向东北输送了9万名指战员,成为东北民主联军的中坚力量,毛主席说:“四野的主力,三野的一半,二野的一部分,一野还动员了几万兵,都是从山东动员的。”山东为四大野战部队输送了大量指战员。

东北野战军(四野)又由11万余人发展到150万人,成为各大野战军中实力最强的野战军,占全国军队总数的三分之一,为横扫东北,取得辽沈、平津战役的完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神州大地,首先是毛主席的军事思想、战略方针正确,同时也与罗帅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军事路线和捍卫毛泽东思想密不可分。

我军不可多得的军事政治双优元帅——罗荣桓


毛主席评价罗荣桓:“罗荣桓的品格,用十句话概括:无私利,不专断,抓大事,敢用人,提得起,看得破,算得到,做得完,撇得开,放得下。同我相处这么多年,就是一个罗荣桓,还有一个邓小平。”

邓小平说:“罗荣桓同志是做老实人,干老实事,一生光明磊落,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始终和中央保持一致,始终为人民群众着想,这样的同志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才是优秀的共产党员。”

2002年,在纪念罗荣桓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会上, 江泽民代表中央、中央军委高度赞扬了罗荣桓光辉战斗的一生,称赞说:“罗荣桓同志是我军政治工作的一面旗帜。”

一个人生前死后,能够得到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核心的高度赞扬,实属罕见,这是对罗帅的思想品质和工作能力最充分的肯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