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世玉器全集

中國傳世玉器全集

人龍合體形玉佩

西周

長8.3、寬1.5、厚0.4釐米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玉質青黃色,局部有鐵褐色沁。器體呈長條形,片狀,兩面紋飾相同。雕琢一人兩龍的複合式紋飾。人頭部五官清晰,呈側面站立,杏眼,三角鼻,渦耳。一龍匍匐於人的腦後和頭頂,首向下倒垂,張口,圓眼,雲形耳,上卷尾,卷尾端有一圓孔,可供系佩。另一龍飾於人胸腹間,張口吐舌,尾端倒勾,看似人的身軀和手足。人下端呈彎鉤狀,似腿足。

中國傳世玉器全集

人形玉佩

西周

長8、寬2.1、厚0.6釐米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玉質青綠色。器體呈不規則長條形。人形象側面,頭戴高冠,上有穿孔可系掛。人物“臣”字眼,大鼻,大耳,大嘴。身體已幾何化。器下端有斷損,原應有榫,可能為器物之柄。

中國傳世玉器全集

龍形玉佩

西周

長5.85、寬1.4、厚0.3釐米

現藏於旅順博物館

玉質青色。扁平體。龍作回首狀,上卷尾,圓目,塌背,腹下琢成兩組三個齒狀臥足。身體飾陰線紋。兩面紋飾相同。尾部出一圓穿。

中國傳世玉器全集

龍形玉飾

西周

外徑3.3~3.7、厚0.5釐米

現藏於河北省民俗博物館

玉質黃白色,溫潤有絮斑。器為片狀,薄厚不均,一面留有直線切割痕。龍體捲曲呈“C”字形,頭部以陰線刻畫 “臣”字形眼﹑雲紋狀耳,龍吻下部和尾部各有一穿孔,孔兩面對鑽而成。造型古樸,裝飾手法簡潔明快。

中國傳世玉器全集

龍形玉佩

西周

長3.2、最寬2、最厚0.7釐米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玉質青色,晶瑩溫潤。首部似龍,身體分節,似蠶蛹,呈弧形,尾部尖。龍首部有對穿象鼻孔,頭上有三道陰刻線,圓圈眼,下顎雕為捲雲花紋,小巧精緻。

中國傳世玉器全集

雙鳳紋玉佩

西周

長6.8、寬6.1釐米

現藏於天津博物館

玉質白色,大部已浸蝕成褐色。略呈梯形,兩面對稱陰刻雙鳳紋,合體視為一獸面。上下端各對鑽六個、十個小孔,左右邊緣出脊齒。兩排鑽孔是為穿系絲綬佩帶所設,是西周組玉佩之主要構件。

中國傳世玉器全集

鳳紋玉佩

西周

長4.4、寬4.3、厚0.3釐米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玉質白色,有微沁。呈扁方形,中有一孔。採用斜刀及陰刻線技法雕琢一團身鳳鳥,鳳鳥勾喙、圓眼。這種鳳鳥紋飾常見於西周出土玉器中,但多為圓形,方形者較少。此玉飾線條柔和流暢,玉質優良,是同類器中之精品。

中國傳世玉器全集

獸形玉佩

西周

長4.8、寬2.1、厚0.4釐米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玉質黃綠色,有褐色沁斑。玉佩呈彎弧形,一端為獸首,獸前伏,圓眼出梢,身體匍匐彎曲。器兩端有穿系孔,可佩戴。

中國傳世玉器全集

龜甲形玉佩

西周

長1.9、高1釐米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玉質白色,有沁和硃砂痕。此玉以龜為形,表面雕琢龜甲紋飾。上下有貫穿孔。

中國傳世玉器全集

魚形玉佩

西周

長6.7、寬2.1、厚0.3釐米

現藏於旅順博物館

玉質青色,局部沁成褐色。扁平狀,呈扇弧形。闊平嘴,平尾邊緣薄,以單陰線刻圓眼、魚腮、背鰭及腹鰭,頭及尾端單面鑽一圓穿。兩面紋飾相同。

中國傳世玉器全集

魚形玉佩 (1對)

西周

上:長10.9、寬1.35、厚0.38釐米

下:長10.3、寬1.4、厚0.42釐米

現藏於旅順博物館

玉質雞骨白色,局部泛青。扁平體,長條狀。闊嘴,近口處有一圓孔,圓眼,兩道弧線為鰓,腹上下局部刻細密短陰線為背鰭與腹鰭,分尾,體兩側邊緣磨薄。

中國傳世玉器全集

魚形玉佩

西周

長12.7、寬2.3、厚0.4釐米

現藏於旅順博物館

玉質灰色。長條形,扁平狀。圓目,以單陰線雕刻魚腮、背鰭、腹鰭,分尾下垂,尾端磨薄呈刃狀,背鰭有一雙面鑽圓穿。兩面紋飾相同。

中國傳世玉器全集

龍鳳紋玉柄形器

西周

長17.1、寬3.7、厚0.7釐米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玉質青色,細膩溫潤,局部有沁。器體呈長條形,片狀,兩面紋飾相同。柄首有對稱出戟,鏤雕兩孔,兩旁對稱雕琢兩鳳鳥紋,相向而立。柄器腹雕琢一昂首、高翎、勾喙、圓眼的鳳鳥,足踏於下部夔龍頭頂,夔龍“臣”字眼,卷鼻,屈身。柄形器底部有短榫,作扦插使用。

中國傳世玉器全集

龍鳳紋玉柄形器

西周

長17.1、寬3.7、厚0.7釐米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玉質青色,細膩溫潤,局部有沁。器體呈長條形,片狀,兩面紋飾相同。柄首有對稱出戟,鏤雕兩孔,兩旁對稱雕琢兩鳳鳥紋,相向而立。柄器腹雕琢一昂首、高翎、勾喙、圓眼的鳳鳥,足踏於下部夔龍頭頂,夔龍“臣”字眼,卷鼻,屈身。柄形器底部有短榫,作扦插使用。

中國傳世玉器全集

中國傳世玉器全集

人龍合體紋玉柄形器

西周

長14.7、寬3.4、厚1.2釐米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玉質青白色,表面有白色水沁及褐色沁。體為扁平長條形。兩面紋飾相同。上端雕琢一側身人形,大眼、翹鼻、渦形耳、渦狀嘴,髮絲細密整齊。人身與下部一龍相交。龍大“臣”字眼出梢,身體捲曲,飾以鱗紋。下端有一斜榫,榫上有一穿孔。整器紋飾複雜、精緻。

中國傳世玉器全集

玉柄形器

西周

長26.5、厚2釐米

現藏於洛陽博物館

玉質白色,有硃砂痕跡。長條劍形。有握柄,柄上飾弦紋兩條;身呈節狀,刻斜狀凸稜,中間有一豎線槽。器整體雕工精細,手感溫潤細膩。

中國傳世玉器全集

齒牙形玉飾

西周

口徑5、高3釐米

現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

玉質墨色,有土沁。中有孔,外有環帶螺旋狀凸起,環帶上有齒牙形裝飾。用途不明。

中國傳世玉器全集

獸首玉飾

西周

長4.5、寬2.6、最厚1.5釐米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玉質青綠色,局部有黑點及赭褐色沁。器體呈不規則梯形。正面上部高浮雕一獸首,頭頂凸起,大耳,圓目,羽翅與足爪以陰刻線刻出。下端有兩道橫凸弦紋及五道豎紋。背面內凹,邊緣四角各有一對相通的隧孔,可能為嵌飾件。

中國傳世玉器全集

獸面紋玉飾

西周

長5.5、寬2.4釐米

現藏於天津博物館

玉質灰白色。體扁圓。兩面雕刻上下相對獸面,對鑽通孔。應是組玉佩或串飾的構件之一。

中國傳世玉器全集

蟬紋玉勒子

西周

高6.2、寬2.8釐米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玉質青白色,表面有鐵鏽沁。器物呈三角形柱狀,通孔中間貫通,器表以多道凸起的弦紋來裝飾,三條邊線的兩端各飾一隻凸起的蟬。玉蟬作為一種器型最初見於新石器時代,以後歷代都在沿用。商周時期出現較多,但以蟬作為裝飾的蟬紋玉器並不常見。

中國傳世玉器全集

水晶珠(2件)

西周

左:直徑1.5、厚1.3釐米

右:直徑1、厚1.2釐米

現藏於武漢博物館

半透明水晶質。橢圓六邊形,上下兩端平齊,對鑽穿孔,可穿系。可有為組佩飾件之一。

中國傳世玉器全集

玉璜

西周

長10、寬3.5、厚0.3釐米

現藏於武漢博物館

玉質黃綠色,上有灰白色沁。扁平弧形,不規則,璜兩端各有一孔,可穿系。璜身光素無紋,為舊玉璧改造而成。

中國傳世玉器全集

龍紋玉璜

春秋

長7.8、寬1.5釐米

現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

玉質青白色,有灰色土沁。窄弧形扁平體,兩端各鑽一孔,兩面均為細陰線互相勾連的秦式龍首紋。

中國傳世玉器全集

雙龍首玉璜

春秋

長12、寬3.5釐米

現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

玉質白色,有褐色沁斑。器呈扁平扇面狀。兩面紋飾相同,一面殘,兩端皆做成龍首形,龍口微張。表面紋飾分為兩層,上層以減地隱起的蟠虺紋為主體紋飾,下層是“S”形地紋,此類璜在春秋楚墓和吳墓中常有出現。春秋早期玉璜紋飾鬆散,中晚期才走向對稱、規整、密集,這件雙龍首紋璜正是由鬆散到繁縟的過渡時期。璜上有凸齒形裝飾。這種璜的形制是在兩端配合紋飾巧妙的表現出龍首形狀,有些兩端直接就是龍首形,這些都是春秋璜的特點。

中國傳世玉器全集

龍紋玉璜

春秋

長10.6、端寬2.7、厚0.4釐米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玉質青色,有沁。器體近半圓形,片狀,上中部穿孔。兩面紋飾相同。兩端及下部有脊牙。器身飾多個幾何變形龍紋,並輔以網格紋、斜“S”紋等,採用細如髮絲的陰刻線及斜琢的一面坡工藝,技藝精湛,光彩華麗。此玉璜為組玉佩中之一。

中國傳世玉器全集

雲紋龍首形玉璜

春秋

高4.6、寬10.9釐米

現藏於天津博物館

玉質黃綠色,有褐色沁。中間陰刻一橢圓形璧,上飾龍首紋、勾雲紋。橢圓形璧兩側均飾相同的勾雲紋。橢圓形璧兩側均飾相同的勾雲紋。

中國傳世玉器全集

蟠虺紋玉環

春秋

最大徑4.4釐米

現藏於杭州歷史博物館

玉質受沁呈雞骨白色。橢圓形環,外周出脊。雙面密佈勾雲紋,形成四組相對的夔龍紋,隱約可見小圈眼。局部飾斜向陰刻線。環上兩條平行的葉脈紋,中間平素無紋,是作為裝飾時固定之處。

中國傳世玉器全集

龍紋玉玦

春秋

直徑4.8釐米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玉質白色,器表有褐色沁及水沁,紋飾內還殘存有硃砂痕。一面雙陰線雕琢一個個變形虺龍紋,虺龍捲鼻,圓眼,相互交接。玦內圓孔邊緣陰刻一圈平行短直線。背面光素無紋。

中國傳世玉器全集

蟠虺紋玉玦

春秋

直徑5.25釐米

現藏於河北省民俗博物館

玉質白色,略帶黃色沁斑,瑩潤光澤略透明。器體扁薄,造型如璧,一側有缺口。玦面以纖細流暢的雙陰線巧妙的琢飾出相互勾連而又奇特的蟠虺紋。圖紋繁密,碾磨精細。背面光素,有明顯切割痕跡。

中國傳世玉器全集

雲紋扁勒子

春秋

長5.8、寬1.3、厚0.6釐米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玉質青色,已嚴重受沁。器形呈長方扁柱體。浮雕六組捲雲紋,中間以繩紋相隔並內凹束腰。上下貫通孔,為組玉佩之一。

中國傳世玉器全集

蟠虺紋玉管(2件)

春秋晚期

左:長4.6、寬1.4、厚0.4釐米

右:長4.46、寬1.34、厚0.42釐米

現藏於旅順博物館

玉質青色,局部有褐色沁斑。2件,扁體長條形,長短不一。上下兩端平齊,中央處有一上下貫通圓孔,左右兩側琢刻長短不一的齒牙。通體飾減地蟠虺紋,局部有扭絲紋。兩面紋飾相同。

中國傳世玉器全集

蟠虺紋玉扁管

春秋

長12.3、寬1.7、厚0.6釐米

現藏於旅順博物館

玉質青色,有褐色沁。扁體長條形。邊緣雕刻扉稜,通體減地琢刻蟠虺紋,上下貫通一橢圓形孔,為佩飾。

中國傳世玉器全集

蟠虺紋玉鐲

春秋

直徑5.7、孔徑4.1、高2.2釐米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玉質青綠色,器身滿布紅褐色沁及白色水沁。玉鐲表面浮雕蟠虺紋,與底子相交處用細陰刻線勾勒輪廓,底子局部也有平行陰刻線。玉鐲寬厚,具有典型春秋風格。

中國傳世玉器全集

龍紋玉觿

春秋

長9.6、寬0.9、寬0.5釐米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玉質青色,有白色水沁。扁平弧條形,以減地浮雕及陰刻手法雕琢紋飾。一端龍首,穿一小孔,可系掛。器身飾變形夔龍紋,紋飾以頸部繩紋欄相隔,分為頭身兩部分,頭部出稜,尾部齊平。中部亦穿有孔。此玉為組玉佩之一。

中國傳世玉器全集

蟠虺紋玉韘

春秋

高2、長4.2、寬3.1、孔徑2.3釐米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玉質青色,已嚴重受沁為雞骨白色。器物外壁浮雕蟠虺紋,邊緣以繩紋裝飾並相隔。一側有一鋬耳,前部突出,後部平直。整體造型簡練,紋飾繁縟。春秋戰國之時,玉韘還有一定的實用性。

中國傳世玉器全集

龍紋玉器柄

春秋

長9.8、寬4釐米

現藏於天津博物館

玉質大部分已為黃褐色浸蝕。體呈“T”字形,較厚。上部陰刻龍首紋,下部飾蟠結纏繞的龍紋,龍身飾扭絲紋。邊緣脊狀,底端出一短榫,榫中部鑽一孔洞。背面平素。

中國傳世玉器全集

蟠虺紋玉佩

春秋

高7.2、寬6.1、厚0.75釐米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玉質經受沁及盤玩已成紅褐色,略成“十”字彎弧形。上下端出脊,並陰刻繩紋,兩面浮雕一個個變形蟠虺紋,佈滿器表。此器造型獨特,紋飾具有春秋玉器的典型風格。

中國傳世玉器全集

蟠虺紋玉飾

春秋

長9.4、寬2.8釐米

現藏於中國文物信息諮詢中心

玉質青白色。兩面紋飾相同。用隱起的方法雕四條變形龍,龍唇上卷,橢圓形眼,身體捲曲互相纏繞。玉飾上下兩長邊琢出齒脊,縱穿一孔,便於穿線佩帶。此器紋飾複雜精美,應為佩飾。玉齒邊形飾是春秋戰國時期特有的一種裝飾品,河南淅川下寺三號春秋晚期墓出土兩件長條齒邊形玉飾,江蘇省吳縣嚴山也出土了齒邊形玉飾,雕工和穿孔與此器相同。

中國傳世玉器全集

獸面紋玉飾

春秋

高4.1、寬5.1釐米

現藏於中國文物信息諮詢中心

玉質青色,有灰褐色沁。呈拱形片狀,正面獸面紋亦拱形凸起,充實飽滿,由長短不一的矩紋、扭絲紋、“S”紋、“C”形紋表示獸面的角狀冠、眉、眼、鼻等,眼呈橢圓形,為典型的春秋時期裝飾風格。橢圓形眼始於西周,春秋則較為普遍。此器與山東滕州薛國故城春秋墓以及河南淅川下寺一號墓出土的獸面紋牌飾相近,故定為春秋器。

中國傳世玉器全集

<code>

/<cod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