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化讓老酒風味越來越遠,消費者還能喝到傳統味道嗎

近年來,受益於消費升級驅動,名優白酒銷售出現量價齊升局面。這種趨勢下,不少酒企為迎合深層次消費需求,紛紛推出復刻產品,以此作為實現市場佔位和品牌傳播的奇招。

據梳理後發現,目前眾多復刻產品更多是從包裝設計、場景營銷等外在元素上,將“時間”元素做最大化的全新解讀,將產品所指的年代感和記憶充分挖掘,以喚起主流消費群體的心理認同和情感共鳴。

工業化讓老酒風味越來越遠,消費者還能喝到傳統味道嗎

可以說,越來越多的復刻品,是為適應消費升級趨勢、滿足多元化、個性化需求的一種升級思維。

不過,在業內看來,復刻品普遍側重外在的包裝、設計等元素,極少有企業按照傳統釀造方式,從內在酒質層面推出復刻產品。

“如果按照傳統釀造方式,雖然酒的品質好,但成本高,價格貴。在競爭激烈的白酒市場上,讓大家相信這是堅守傳統、堅守品質的好酒,是一件非常艱鉅的任務。”近日,在四川工匠館酒業有限公司舉行的白酒品鑑會上,原瀘州老窖生產部部長吳景桂表示。

吳景桂擔憂,在工業化越來越快的今天,如果不堅守傳統、堅守品質,一些健康、傳統的釀造技術可能要消失。“最可怕的現實是,以後大家再也喝不到那種傳統的味道。”他說。

工業化讓老酒風味越來越遠,消費者還能喝到傳統味道嗎

基於這樣的憂慮,在本次評鑑會上,吳景桂領銜四川工匠館酒業有限公司正式推出“酒中工匠”酒,雙方希望用工匠精神,從內在酒質層面喚起消費者共鳴。

據瞭解,擁有四十多年釀酒經驗的吳景桂,是瀘州老窖發展壯大的重要參與者。早在1976年,吳景桂就已進入瀘州老窖釀酒車間烤酒,並且在1980~1984年擔任車間大組長;1985~1993年,吳景桂先後擔任車間工藝員、車間主任,並獲得釀酒工程師職稱,在此期間,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負責釀酒工藝。1993~1996年,吳景桂被提拔為瀘州老窖黨委委員兼生產部部長。由於長期活躍於釀酒一線崗位,吳景桂被業內稱為“無冕大工匠”。

在吳景桂負責釀造工藝期間,瀘州老窖將工農牌特曲進行升級,隨後,這款酒在1979年和1984年的第三、四屆全國評酒會上獲得國家質量金獎。此後,瀘州老窖工農牌特曲一度成為縣級領導接待中的“標配”,甚至被老百姓將這款酒稱為“老縣長”。可以說,被無數人鍾愛的工農牌特曲,給人們留下了對那個年代的美好回憶。

“然而現在,越來越多的酒少了那種層次分明的味道,人們喝酒也只剩下一個枯燥的乾杯。”四川工匠館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戴東榮說,“實際上,喝酒是人與酒之間的交流,這裡有深厚的釀造工藝和文化底蘊,這需要大家靜下心來好好品,我們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讓大家瞭解不一樣的中國白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