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平臺跳躍遊戲,除了馬里奧,索尼克或許應該被更多人知道

“你知道索尼克嗎?”

“不知道,怎麼了?”

“那你知道《音速小子》嗎?”

“哦,這個聽過,我小時候還看過呢!”

以上內容,來自筆者和女友間的真實對話,或許這也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的想法,對於他們不玩遊戲的人而言,馬里奧也許都聽過,但索尼克這個名字或許仍然不被大多數人所知,所以今天筆者認為有必要來聊一聊這款偉大的遊戲。

曾與馬里奧一同站在山巔上

如果大家對遊戲史稍微有些印象,一定不會忘記曾經的16位主機大戰,而當時任天堂和世嘉正打得火熱,任天堂的一個員工說了這麼一番話:“世嘉公司贏不了我們,因為他們只有《索尼克》這一個好遊戲”。能得到對手的認可,遠比自認為的偉大要更為真實許多。

其實任天堂的員工所言非虛,在當時,世嘉能拿出來打得就只有《索尼克》。

同為平臺跳躍遊戲,除了馬里奧,索尼克或許應該被更多人知道

索尼克初期形象

雖然《索尼克》一直當《馬里奧》為競品,為自己追逐的目標,但是從一開始《索尼克》的設計思路就和《馬里奧》截然不同。

我們不妨先來看看《馬里奧》的關卡,它是一種漸進式的非常線性的設計,玩家可能在一開始無法體驗到遊戲的整個樂趣,需要去思考遊戲設計的陷阱和敵人,例如利用烏龜的龜殼來進行一個推進,又或者需要去嘗試哪一個磚頭或者下水管藏著秘密。《馬里奧》通過這些,給了玩家一個上下起伏並逐步提高難度的遊戲體驗。

同為平臺跳躍遊戲,除了馬里奧,索尼克或許應該被更多人知道

馬里奧玩家體驗感趨勢圖

而我們反觀《索尼克》,它則採取了完全不同的風格設計,在《馬里奧》中,玩家需要通過思考和試錯,而後通過遊戲中失敗—嘗試—成功如此反覆的體驗區獲得成就感。但《索尼克》則是直接從一開始就以一種非常具有張力和爆發力的設計刺激玩家的感官。

同為平臺跳躍遊戲,除了馬里奧,索尼克或許應該被更多人知道

索尼克:力量

如果這麼說還比較難以理解,那麼舉個不那麼恰當的例子,兩款遊戲就如同兩個《鬥地主》的人,《馬里奧》是步步精於算牌,記牌,循序漸進;《索尼克》則是出來就是給你一波王炸,然後想辦法把一手牌走完。

因為兩款遊戲的風格不同,所以受眾地區也不盡相同,《索尼克》因為其更加直接刺激的風格,所以一直受到北美地區玩家的熱愛,根據VGChartz的數據,索尼克全球銷量是1395萬,而在美國地區銷量就達到了976萬,由此可見,玩家基本都集中在了北美地區。

可以這麼說,正是因為在北美地區的地位,所以才把《索尼克》抬到了一個如此的高度

同為平臺跳躍遊戲,除了馬里奧,索尼克或許應該被更多人知道

VGChartz銷量榜

英雄式的落幕

在巔峰時期的《索尼克》,其實做了很多對的事情,包括產出相應的同人動畫擴大影響力,事實上在前期它也的確達到了它的目的。姑且不去談看著離我們頗遠的北美情況,我們單單拿《索尼克》在國內的影響力來談。

回到開頭的聊天記錄,其實也就不難看出,大部分人或者是對索尼克,又或者是對音速小子都有著不少的印象,當年《索尼克》的衍生品《音速小子X》動畫登陸國內,國內粉絲甚至比日本的索尼克粉絲還要提前享受到該動畫。

同為平臺跳躍遊戲,除了馬里奧,索尼克或許應該被更多人知道

《音速小子X》DVD

基於這個原因,其實《索尼克》在國內的推廣起初還是相當成功的,起碼大家在一眼看到這個藍色刺蝟的時候,能第一時間和“快”聯繫在一起,高辨識度的角色形象其實只需要堅持一段時間,或許早期的粉絲根基就打紮實了,而後期,就能通過情懷的方式吃到足夠的回饋。

然而這個時候的世嘉,已經走向了衰落。

在經歷了16位主機大戰後,世嘉其實已經無法和任天堂抗衡,甚至到2001年的時候,世嘉也直接宣佈自己自此不再開發遊戲機。

同為平臺跳躍遊戲,除了馬里奧,索尼克或許應該被更多人知道

曾經的世嘉遊戲機

這樣的結果多少還是讓人唏噓的,而作為世嘉的代表作品《索尼克》,雖然後期世嘉也並未放棄,但是隨著世嘉退出了日本硬件遊戲機廠商行列,其影響力也開始驟然下降,以前還能和主機搭著半賣半送,但因為世嘉的衰落,《索尼克》也不過成為了一顆流星,只不過相比較其他流星而言,它要耀眼許多。

裹挾著野心歸來

就在我們玩家都以為《索尼克》跟隨者世嘉一同走向了未知的深淵後,沒想到深淵亮起了一道光。一個藍色刺蝟小子再次以一種更加驚豔的形式出現在眾人面前。

在《索尼克》25週年上,世嘉突然公佈了《索尼克:狂熱》和《索尼克:力量》兩部作品,而《索尼克:力量》更是直接推出了中文版,國行版本與2017年11月8日發售。

同為平臺跳躍遊戲,除了馬里奧,索尼克或許應該被更多人知道

PS4《索尼克:力量》宣傳圖

《索尼克:力量》帶來了諸多肉眼可見的變化。首先是遊戲畫面,這個很容易理解,畢竟遊戲的技術迭代長達十數年之久,《索尼克:力量》在遊戲畫面張力上也達到了歷年之最,遊戲中對速度和遊戲特效的表現力,通過更為成熟的光影搭配,給了玩家強大的衝擊力。

同為平臺跳躍遊戲,除了馬里奧,索尼克或許應該被更多人知道

《索尼克:力量》遊戲畫面

在遊戲玩法上,除了繼承《索尼克》系列原本的核心“快”這一個字上,世嘉在遊戲技巧上也做了調整,尤其是新版索尼克Boost槽的設計上,之前的索尼克一般是通關表演指令或者獲取金環來獲得能量槽,但現在玩家必須要通關擊敗敵人和獲得能量精靈才能增加自己的能量槽,遊戲從規則上讓玩家並不能無腦衝刺通關,必須要在保持高速度的同時也需要留意敵人等元素,也為遊戲提供了足夠深度。

同為平臺跳躍遊戲,除了馬里奧,索尼克或許應該被更多人知道

《索尼克:力量》衝刺圖

時隔25週年,世嘉帶著《索尼克:力量》並配上中文版迴歸,無一不在彰顯著它的野心,《索尼克:力量》或許並不能作為世嘉試圖重新走向輝煌的作品,但是卻也代表了一種態度,這個態度在近期《索尼克》真人版大電影的推出表現得更加明顯。

那就是這個藍色刺蝟小子似乎在向眾人宣佈:我索尼克,又回來了。

結尾

縱覽《索尼克》整個歷程,其實並不算特別順利,有過巔峰,也跌落谷底,但作為世嘉的吉祥物,這個藍色刺蝟小子一直帶著它獨有的韌性在遊戲市場拼命往前。如同《索尼克》一貫宣揚的遊戲精神,一定要足夠快,就能忘掉所有煩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