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分析」國儲大規模拍賣 出口國恢復出口 稻米價格還有什麼理由上漲

【核心提示】

隨著國儲稻穀大規模競價銷售和國際大米主要出口國逐步恢復出口,稻米市場供應改善,炒作熱情有所降溫,終端需求漸趨理性,後期國內稻米市場普遍上漲的格局不復存在,行情回落趨勢難免。

4月20日,黑龍江佳木斯圓粒粳稻收購價2560元/噸,周環比上漲20元/噸;圓粒粳米出廠價3960元/噸,上漲60元/噸。吉林德惠超級稻收購價2820元/噸,下降20元/噸;超級稻米出廠價4200元/噸,持平。

安徽巢湖普通粳稻收購價2740元/噸,下降60元/噸;中晚秈稻收購價2660元/噸,下降40元/噸;普通粳米出廠價3900元/噸,中晚秈米出廠價4000元/噸,均持平。

湖南長沙普通中晚秈米批發價3790元/噸,浙江衢州4080元/噸,均持平。浙江杭州市場黑龍江產圓粒粳米批發價4900元/噸,北京市場4800元/噸,均上漲40元/噸。預計稻米市場短期維持高位震盪,但隨著供應持續增加,後期難免出現回落。

稻穀拍賣:“舊熱新冷”“秈強粳弱”

4月17日,最低收購價稻穀大規模競價銷售開拍。由於當前2019年產稻穀託市收購量高於上年,導致新稻流通糧源有所偏緊,加上市場行情正處於升溫階段,走貨較快,加工企業利潤較好,首拍成交總體不錯。本次競價銷售共投放稻穀215.9萬噸,實際成交75.1萬噸,成交率34.76%。

舊稻成交情況好於新稻。2014年至2016年產稻穀成交情況明顯好於2016年至2018年產稻穀。據統計,上週2014年至2016年產最低收購價稻穀計劃銷售85.4441萬噸,實際成交68.9106萬噸,成交率80.64%,成交均價2208元/噸。其中,江蘇省2016產粳稻最高成交價達2700元/噸,是所有年份和品種中成交價最高的。2016年至2018年產最低收購價稻穀計劃銷售130.4966萬噸,實際成交6.1461萬噸,成交率4.7%,成交均價2549元/噸。

“舊熱新冷”的主要原因是2014年至2016年產稻穀性價比要高於2016年至2018年產稻穀。比如,2018年產粳稻和中晚秈稻的拍賣底價分別為2640元/噸、2520元/噸,加上出庫費用,均顯著高於2019年稻穀最低收購價,拍賣底價沒有優勢。而2014產中晚秈稻和2015年產早秈稻的拍賣底價分別為1800元/噸和1900元/噸,價格較低,在低端稻米市場中優勢明顯。

秈稻成交情況好於粳稻。在上週的最低收購價秈稻競價銷售中,2014年至2016年產秈稻交易十分火爆。其中,早秈稻投放4.0889萬噸,成交率100%;中晚秈稻投放40.2763萬噸,成交率99.44%;粳稻投放41.3789萬噸,成交率59.87%。

秈稻成交較好的主要原因:一是今年秈稻最低收購價小幅上調,中晚秈稻與早秈稻的最低收購價分別較上年增加20元/噸,在拍賣底價不變的情況下,秈稻的吸引力相對增強;二是秈稻上市早,最低收購價預案於1月31日截止,結束時間較粳稻早兩個月,秈稻新糧更為偏緊;三是秈稻供求形勢好於粳稻,由於南方地區持續推進秈改粳,導致中晚秈稻面積及產量持續下降,如江西省2009年粳稻種植面積不過1200畝,2019年已增加到150萬畝。因此,中晚秈稻產量雖佔稻穀產量的一半,但託市收購量卻遠低於粳稻,這也是今年國家提高秈稻最低收購價,刺激秈稻增產的主要原因。

稻穀拍賣呈結構性火爆。雖然上週稻穀拍賣成交情況較好,但總體上只能是結構性火爆。最低收購價稻穀競價銷售量較上年同類拍賣投放減少127.9萬噸,實際成交減少47萬噸,成交率下降0.75個百分點。2016年至2018年產稻穀成交率僅4.7%,充分說明在當前稻穀供應充足、最低收購價稻穀庫存龐大的情況下,稻米市場難以全面上漲。隨著稻穀出庫加快,後期稻米市場上行壓力將逐漸增加。國家調控更加精準到位。本週競價銷售標的有所調整,最低收購價稻穀總投放量211萬噸,與上週相差不大,但受市場歡迎的2014年至2016年產稻穀增加46萬噸,其中早秈稻增加17萬噸,中晚秈稻增加30萬噸,粳稻基本保持不變,相應減少2017年至2018年產稻穀投放量。4月30日,2014年至2016年產稻穀投放量增加到143萬噸,較本週增加12萬噸,其中早秈稻減少2萬噸,中晚秈稻增加14萬噸,粳稻保持不變;2016年至2018年產稻穀投放量87萬噸,與本週相同。

國家對最低收購價稻穀投放數量和年份的調整,一方面,通過精準調控,向市場增加投放2014年至2016年產最低收購價稻穀,最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以更好地滿足市場需要,起到平抑市場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成交水平,起到加快最低收購價稻穀去庫存的作用。

國際米價:恢復出口上漲乏力

隨著越南、巴基斯坦等國大米重新開始出口報價,泰國大米價格高位回落。4月20日,泰國5%破碎率白米報534美元/噸,周環比下跌30美元/噸,跌幅5.3%;越南在連續兩週沒有報價後,上週恢復報價,5%破碎率白米報468~472美元/噸,較3月25日上漲40美元/噸,漲幅9.3%,主要為補漲性質。

國際米價上漲動力不足。全球大米供應充足,生產也未受到大的影響,不支持後期米價持續大漲;主要大米出口國已陸續恢復出口,將緩解當前供應偏緊的市場情緒;前幾年國際米價較低,我國一度成為全球頭號大米進口國,加劇了國內稻穀庫存壓力。目前國際大米到我國港口的價格已高於國內。如越南5%破碎率白米470美元/噸,到我國南方港口完稅價超過3800元/噸,高於國內早秈米價格,進口優勢已蕩然無存,後期大米進口預計將會下降。我國進口減少出口增加。我國大米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增強,預計後期我國大米出口將增加。我國大米進口減少、出口增加,將增加國際大米市場供應,進而制約國際大米價格上漲。

後市展望:供應增加價格承壓

隨著臨儲稻穀大規模拍賣,加上當前處於地方儲備集中輪換高峰期,市場短期供應將持續增加,繼續上漲動力不足。我國近2億噸的庫存猶如壓在稻米市場上方的大山,將對大米市場上漲構成極大阻力。

市場亢奮情緒有所降溫。目前國際大米價格上漲乏力,國內大米市場亢奮情緒開始降溫,稻米市場將逐步迴歸理性,加上在大米需求淡季,很多居民和經銷商的囤糧行為提前透支了需求,短期市場走貨將逐步放慢,難以提振稻米市場。大米加工企業庫存提升。隨著稻米市場情緒好轉,大米需求增加,加工企業採購力度不斷加大,在新糧採購困難的情況下,紛紛加大對地方輪出稻穀的競價採購,地儲稻穀拍賣成交也持續升溫,拍賣溢價持續提高。隨著加工企業採購持續發力,庫存量也不斷增加,繼續採購能力將下降。粳米期貨合約連續走弱。前期在投機資金炒作下,粳米期貨主力2009合約從3月20日的最低點3323元/噸一度漲到3月30日的最高3700元/噸,漲幅達11.35%。隨著市場逐步迴歸理性,粳米期貨連續3週迴落,4月21日最低下探3423元/噸,收於3476元/噸,前期漲幅已大半回吐。(

原文刊登於2020年4月23日糧油市場報三版)

「獨家分析」國儲大規模拍賣 出口國恢復出口 稻米價格還有什麼理由上漲
「獨家分析」國儲大規模拍賣 出口國恢復出口 稻米價格還有什麼理由上漲
「獨家分析」國儲大規模拍賣 出口國恢復出口 稻米價格還有什麼理由上漲「獨家分析」國儲大規模拍賣 出口國恢復出口 稻米價格還有什麼理由上漲
「獨家分析」國儲大規模拍賣 出口國恢復出口 稻米價格還有什麼理由上漲

來 源丨糧油市場報

總值班丨劉新寰 統籌丨劉超 編輯丨從申

「獨家分析」國儲大規模拍賣 出口國恢復出口 稻米價格還有什麼理由上漲
「獨家分析」國儲大規模拍賣 出口國恢復出口 稻米價格還有什麼理由上漲「獨家分析」國儲大規模拍賣 出口國恢復出口 稻米價格還有什麼理由上漲
「獨家分析」國儲大規模拍賣 出口國恢復出口 稻米價格還有什麼理由上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