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主管的技巧:年度培训计划访谈(附案例)

关注【本头条号】更多关于企业管理、员工激励、薪酬制度、绩效激励等内容免费与你分享!私信“资料”

送您关于员工管理、绩效薪酬的干货视频。

培训需求——访谈法

年度培训计划访谈

某公司人力资源部在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时,采用了访谈法。对象为技术副总、研发部经理、质管部经理、生产部经理、投资部经理、行政部经理。


培训主管的技巧:年度培训计划访谈(附案例)


1.技术副总

(1)公司近年来实施的项目管理,虽有制度作保障,但实施效果不佳,只是起到“临时抱佛脚”的作用,因此项目管理要列入培训计划。

(2)随着公司业务走向国际市场,为保证产品最终质量,需要实施过程质量控制,因此需要引入一些质量管控的新方法,列入培训计划。

(3)项目组织之间有隔阂,互相抱怨,因此可考虑制订团队管理的培训计划。

2.研发部经理

(1)近年来,研发部的项目经理有限,但多个项目并行,因此需要研发人员能分清项目的轻重缓急,但目前这方面能力很欠缺。年度培训计划可以考虑引入针对研发人员的项目管理课程,通过培训,让项目经理掌握项目管理的工具和手段。以前也有过类似的内训,但以IT、工程案例为主,希望明年的培训课程以研发案例为主。

(2)研发项目组之间协调困难,彼此的想法都保留在自己的脑子里,没有很好地表达,不注重沟通。各项目组角色固定,没有岗位轮换。因此明年的培训计划要考虑团队管理方面。

(3)应届生在各部门的实习存在问题,实习形式类似“放羊”,要考虑安排他们到生产现场去干活,只有跟班做,体验才会多。要有实习课题、阶段性小结报告,每个阶段都要有考核评估,还需要有思想导师介入。

(4)现在公司没有人才储备的意识,当项目人手紧缺时,才会想到去招人或内部抽调。可以考虑编写案例库,把研发项目实施后形成的经验,通过项目述职进行分享,这也是一种有效的培训形式。


培训主管的技巧:年度培训计划访谈(附案例)


3.质管部经理

(1)近年来,质量管理存在体系审核多、现场控制缺乏的问题。应对生产过程实施质量控制,并落实到车间去。检验工可以考虑由工艺员管理。

(2)在编写培训教材时,可以考虑增加质量事故案例。

4.生产部经理

(1)近年来,公司一直要求操作工要拍摄工序操作的录像视频,以便让新员工直接观看,但今年还是没有成果。明年的培训计划要落实这个工序操作录像的项目,由工艺员负责,每个月由资深员工讲解一道工序的操作要点,进行拍摄。

(2)机修工的培训,要形成维修档案,做好相关记录表。

5.投资部经理

公司三年发展规划已制定,但未下发,可以列入培训计划。

6.行政部经理

公司年度培训计划要区分公司级、部门级。公司级要突出解决公司运营中的紧迫问题;部门级要分类制订计划,并与培训评估、抽查相结合。


培训主管的技巧:年度培训计划访谈(附案例)


201×年培训需求调研报告

在本章节中,我们以某公司的培训需求调研为例,进行说明。201×年4月份,该公司人力资源部对各部门进行了走访和当面沟通,了解到培训的问题和除培训以外的管理问题,归纳起来有两点:缺乏原动力和需建立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

1.培训问题

自200×年来,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及部门的工作重点,组织了许多当时反响很大且体现出短期实效的培训,如新员工培训、技术人员拓展培训、内部培训师队伍组建、客服人员技能提升等,并编写了多本培训教材。但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这种“点”式的培训在经过最初的“新鲜度”“热情度”后,逐渐显现出局限性。

1)共性问题

(1)培训观念仍然落后。员工普遍认为培训只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没有形成“全员培训”的意识;当日常工作很忙时,培训是最容易被“弱化”,甚至“消失”的工作;只有以“上课式”“考证式”等形式组织的培训才算培训,而忽视了沟通、交流、案例分析等形式也是培训的形式之一。这部分的培训信息很难掌握、书面资料很难收集。

(2)学员培训积极性不高。受训者总是以工作繁忙(工作时间组织)或家中有急事(休息时间组织)作为托词,连出勤率都难以保证;部门培训响应度不高,甚至一些部门负责人常常缺席或中途离席,导致下属员工纷纷效仿。

(3)内部培训师的作用没有发挥。第一批认证的内部培训师的授课内容以管理为主,授课量很少,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公司内部培训量不均衡,常常集中在某几个方面,如工艺、安全、设备、体系等,而相关培训师基本都没有经过培训师的资格认证,在授课技巧、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除去年技工等级培训发放了培训师津贴外,其他培训都没有发放培训津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师的积极性。


培训主管的技巧:年度培训计划访谈(附案例)


(4)培训内容重点不突出。各部门、系统、生产中心上报的培训计划面面俱到,缺乏重点;培训内容与公司的重点工作结合得不紧密。

(5)培训成果转换率低。现在的培训效果评估,人力资源部只能做到反应层面与学习层面的评估。行为层面与结果层面的评估实施,需要依靠业务部门与人力资源部共同推动,但目前这块基本没有做起来。

(6)培训与后续工作脱节。学员培训时没有压力,培训中学到的工具与方法,公司或部门绝大多数没有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如技术人员参加了“沟通技能提升系列培训”之“技术演练”课程后,没有按原来的沟通项目安排编写统一对外的技术介绍PPT、组织学员进行演练,演练技巧自然无法得到提升。

2)问题的症结所在

导致上述问题的症结集中在两个方面:员工体会不到培训带来的直接好处——培训的内容与后续工作、绩效、晋升等没有必然的联系;内部培训师体会不到做培训师的乐趣,既没有获得精神上的荣誉感,也没有得到物质上的实惠。

3)总的对策与建议

(1)构建一套与员工绩效、晋升挂钩的培训体系。分系统、学校与社会招聘等不同类别制定新员工上岗前的通用培训内容;员工上岗后根据岗位特点与职责,分析其岗位胜任能力要求,建立“基础入门—发展胜任—持续提升—职务晋升”等培训课程体系;根据各体系,设计不同的培训大纲。

(2)整套体系的建立需要很大的精力投入与专业化的人士指导,公司一方面可考虑到华为、传化等培训体系构建完善的企业学习、取经,另一方面可考虑引入专业的培训公司帮助企业设计与构建培训体系。

(3)重新建立与优化内部培训师体系,修订并下发《内部培训师管理办法》,通过激励手段从精神、物质两方面调动培训师的积极性,适当发放培训师津贴。


培训主管的技巧:年度培训计划访谈(附案例)


2.其他管理问题

虽然本次调研最初是以收集培训需求为主要目的的,但在实际访谈中,已经远远超出了培训的范畴,上升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甚至整个公司体制的高度。各部门、系统与生产中心负责人畅所欲言,提出了一些共性问题与解决之道。

1)共性问题

员工对公司没有认同感、归属感;员工缺乏激情与主动性,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感到迷茫;相较于前几年进入公司的大中专毕业生,这几年新进来的大学毕业生缺乏学习能力与积极性。

2)问题的症结所在

问题的症结在于员工缺乏原动力。

3)总的对策与建议

建立一套系统、完整的员工等级系统。所谓员工等级系统,即根据管理、技术、营销、生产等系统的不同,每个系统建立不同的晋升等级,并对应不同的薪酬等级,要注意保持各系统的等级系统的平衡,该等级系统对所有员工公开。目前,公司除工程技术人员有明确的晋升等级外,其他等级系统都没有建立。对于生产系统的等级系统,我们可以借助吉米的资源,其他系统的等级系统可考虑借助专业的企业咨询公司共同组建。

如何建立有效的等级系统是第一步,建立等级系统后如何有效地实施,避免流于形式是第二步。第一步就像确定一把尺,第二步要解决的就是用这把尺如何衡量的问题。如技术系统建立了晋升的等级系统这把“尺”——《工程技术人员晋升条例》与《研发项目管理办法》,但仅在第一、二年对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有所调动,现在仍旧使用老办法评判,又从终点回到了起点。所以,光有“尺”,没有按“尺”去衡量或者衡量得不到位,这块工作仍将流于形式。

3.人力资源部下阶段的行动计划

与公司讨论此调研报告中的问题、对策与建议,明确下一步的行动方案;根据明确的行动方案,修订《2010年培训计划》,并报批;构建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密切相关的培训体系,修订《内部培训师管理办法》与《培训积分制管理办法》,并予以实施。

年度公司培训计划

某公司年度公司级培训计划,见表。


培训主管的技巧:年度培训计划访谈(附案例)


培训主管的技巧:年度培训计划访谈(附案例)


培训主管的技巧:年度培训计划访谈(附案例)


培训主管的技巧:年度培训计划访谈(附案例)

订阅熊老师专栏↓↓↓,免费加入熊老师付费圈子,学习更多私家干货!


专栏

从零开始教你学习绩效指标设计

作者:熊林企管咨询师

49.9币

81人已购

查看


关注私信“资料”两字,免费发送100分钟薪酬绩效管理内部培训视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