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個案例掌握顱腦靜脈血栓的影像表現

來源:神經時間

腦靜脈血栓較少見,並難以診斷,早期診斷對預後至關重要。影像學是診斷腦靜脈血栓的重要工具,臨床和影像醫生應早期發現靜脈血栓的影像徵象。


腦靜脈血栓可分為三種類型:靜脈竇血栓深靜脈血栓孤立的皮層靜脈血栓。下圖為腦靜脈的引流區示意圖。


11 個案例掌握顱腦靜脈血栓的影像表現

靜脈引流區域示意圖:(紅色),皮層靜脈和上矢狀竇;(綠色)大腦中靜脈和海綿竇;(黃色)橫竇和 Labbe 靜脈;(紫色)大腦深靜脈。


注:文中所有圖片均可點擊後放大查看


靜脈竇血栓


靜脈竇血栓可以表現為局灶性症狀或增高顱內壓症狀,影像上可以表現為血管源性水腫、細胞毒性水腫、以及腦實質出血。


1. CT


非增強 CT 中的「繩索徵」並不常見,可見於 25-56% 的病人。在急性期和亞急性期可見,2 周後消失。密度改變因血清量的減少和血栓中纖維蛋白原和蛋白質的增加引起。


「空三角」徵為一個三角形的增強對比區組成,包圍著一個低衰減區,代表血栓。僅可見於 29-35% 的病人。


病例 1


27 歲男性,頭痛,既往可卡因濫用。


11 個案例掌握顱腦靜脈血栓的影像表現

a、b 非增強 CT 顯示右側橫竇(繩索徵)和上矢狀竇異常信號影;c 軸位增強 CT 顯示空三角徵。


病例 2


85 歲男性,癲癇,既往結腸癌。


11 個案例掌握顱腦靜脈血栓的影像表現

強化 CT 顯示上矢狀竇「空三角」徵(箭頭),右側額葉出血(*)。


2. MRI


MRI 對靜脈血栓較 CT 敏感,T2 或 FLAIR 可見血管留空影,但慢血流或血液湍流可模擬靜脈竇血栓。


病例 3


29 歲,女性,頭痛。


11 個案例掌握顱腦靜脈血栓的影像表現

a、b 圖 FLAIR 和 T2 顯示左側橫竇缺乏流空影,c 圖 MRV 顯示左側橫竇不顯影。為進一步驗證診斷,給予增強 MRV 檢查,顯示左側橫竇正常血流。


血栓信號隨著時間而改變,1-5 天為 T1 等信號,T2 低信號(脫氧血紅蛋白);6-15 天為 T1、T2 高信號(高鐵血紅蛋白);>15 天為 T1 等信號,T2 等或高信號。


病例 4


27 歲,女性,嚴重頭痛 7 天。


11 個案例掌握顱腦靜脈血栓的影像表現

a、b 圖顯示 T1、T2 右側橫竇高信號影(箭頭);MRV 顯示右側橫竇不顯影。


靜脈竇血栓可引起腦實質信號改變,並且根據病變位置可預測靜脈血栓的位置。雙側矢狀竇旁病變提示上矢狀竇血栓,顳枕葉和同側小腦病變提示橫竇病變。


腦實質除表現為血管源性或細胞毒性水腫、出血外,還可表現為腦回水腫;瀰漫性水腫伴腦溝消失;腦池和腦室縮小;腦回增強,可延伸至白質;硬腦膜和軟腦膜增強;硬膜下血腫或蛛網膜下腔出血。


有時,影像學診斷困難,平掃及時間飛躍法成像的 MRV 常存在偽影,增強 MRV 是最佳的選擇。


病例 5


62 歲,女性,癲癇,既往胃癌晚期。


11 個案例掌握顱腦靜脈血栓的影像表現

a、b 顯示 FLAIR 顳葉皮層下高信號,ADC 值增高;c 增強 MRV 顯示左側橫竇充盈缺損;d 治療後 4 個月複查可見左側異常信號將近消失。


病例 6


41 歲,女性,頭痛,癲癇。


11 個案例掌握顱腦靜脈血栓的影像表現

a 右側顳葉皮層腫脹;b MRV 顯示右側橫竇和乙狀竇顯影不良。


腦深靜脈血栓


大腦內靜脈和基底靜脈匯合形成大腦大靜脈(Galen 靜脈),後又與下矢狀竇合併形成直竇。深靜脈系統引流丘腦,透明隔,基底節區,腦幹上段,額頂顳葉深部白質靜脈。


非強化 CT 可顯示腦靜脈和靜脈竇高密度,但需要強化 MRV 進一步驗證。MRI 平掃顯示雙側丘腦腫脹(86% 患者),可延伸至雙側基底節區,可同時存在血管源性水腫和細胞毒性水腫,甚至存在出血轉化。單側受累較少見。


病例 7


50 歲,女性,精神萎靡。


11 個案例掌握顱腦靜脈血栓的影像表現

a 圖 CT 顯示雙側丘腦低密度影;b 圖顯示大腦內靜脈高密度影;c 圖 FLAIR 顯示雙側丘腦水腫;d 圖 T2*顯示左側丘腦出血。


病例 8


21 歲,女性,頭痛,既往口服避孕藥。


11 個案例掌握顱腦靜脈血栓的影像表現

a、b 圖 DWI 顯示基底節區、丘腦高信號,ADC 顯示相對應病灶顯示低信號,符合細胞毒性壞死;c 圖大腦內靜脈及橫竇高信號影;d 圖 SWI 顯示大腦內靜脈低信號,左側丘腦出血。


孤立的腦部深髓靜脈血栓和腦深靜脈血栓相關,深部髓靜脈血栓可以導致腦出血。下面介紹一例孤立的紋狀體上靜脈血栓。


病例 9


20 歲,女性,無既往史,吸菸和口服避孕藥史,頭痛,發作性左側肢體無力和構音障礙。


11 個案例掌握顱腦靜脈血栓的影像表現

CT 顯示右側側腦室旁高密度。SWI 和 DWI 支持血栓信號,T1 MRPAGE 顯示右側紋狀體上靜脈顯影不良。


大腦皮層靜脈血栓


皮層靜脈包括側裂靜脈,Labbe 靜脈,Trolard 靜脈、凸面上靜脈。主要是引流皮層和皮層下白質靜脈至靜脈竇。


皮層靜脈難以診斷,常根據間接徵象來懷疑,例如水腫或局灶性皮層出血,側支靜脈突出或相鄰靜脈充血。


非增強 CT 可以表現為「繩索」徵,而在 MRI 平掃中可見因時間不同而信號改變的血栓影,SWI 較 MRV 和 CTV 診斷皮層靜脈血栓更敏感。


病例 10


11 歲,男孩,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11 個案例掌握顱腦靜脈血栓的影像表現

a 圖 CT 顯示皮層靜脈高密度「繩索徵」;b 圖 T1 顯示靜脈高信號;c 圖 SWI 顯示皮層低信號;d 圖 FLAIR 顯示皮層下水腫。


病例 11


66 歲男性,癲癇發作 1 周入院,既往舌癌病史。


11 個案例掌握顱腦靜脈血栓的影像表現

A-D 圖非增強 CT 顯示 Labbe 靜脈高密度(容易誤診為硬膜下血腫)。


頭顱 MRI 和 MRV 驗證診斷。


11 個案例掌握顱腦靜脈血栓的影像表現

A-D 圖:T1 顯示等信號;T2 顯示低信號,FLAIR 顯示稍低信號伴左側顳葉水腫。E 圖:T2*序列顯示低信號;F 圖:相應區域 DWI 表現為低信號;G-H 圖:冠狀位和軸位 MRV 顯示左側 Labbe 靜脈消失。


練習題:


患者女,62 歲,主因頭痛、頭暈伴噁心、嘔吐 5 天,加重 1 天入院。


查體:嗜睡,音調降低,可完成簡單的指令動作,雙瞳孔正大等圓,對光反射存在,雙眼球各方向活動可,無複視及眼震。


雙側額紋及鼻唇溝對稱,示齒口角不偏,伸舌居中,四肢肌力、肌張力正常,雙側腱反射一致對稱,雙側肢體深淺感覺一致對稱,雙側病理徵陰性,腦膜刺激徵陰性。


影像學見下圖:


11 個案例掌握顱腦靜脈血栓的影像表現


該患者要如何診斷?歡迎打卡留言

【版權聲明】本平臺屬公益學習平臺,轉載系出於傳遞更多學習信息之目的,且已標明作者和出處,如不希望被傳播的老師可與我們聯繫刪除

下載放射沙龍app,獲取更多影像科學習資料,更多學習視頻等著你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