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的易錯點整理,看一遍留個印象,考試不丟冤枉分

酸性氧化物和鹼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能與鹼反應只生成鹽和水,且化合價不變的氧化物。(判斷:化合價和一種含氧酸完美對應)

NO2雖然能和鹼反應生成鹽和水,但NO2不是酸性氧化物(化合價發生變化)

Mn2O7(七氧化二錳)看著很陌生對不對?那麼HMnO4呢?KMnO4呢?沒錯,七氧化二錳和高錳酸鉀化合價對應,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中也包含一部分金屬氧化物,沒毛病。

能與酸反應的也不一定是鹼性氧化物,比如過氧化鈉可以和鹽酸反應,二氧化硅可以和氫氟酸反應,卻都不是鹼性氧化物,二氧化硅反而是酸性氧化物。

應用:酸性氧化物代替酸可以在溶液中與鹼反應,一樣的生成物。

專欄

高考化學微專題系列精講

作者:水煮化學

399幣

1人已購

查看

鹼性氧化物按照上述定義類似即可。

(1)鹼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但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鹼性氧化物,如Na2O2不是鹼性氧化物,Mn2O7反而為酸性氧化物。

(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屬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3)酸性氧化物、鹼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與水反應生成相應的酸、鹼,如SiO2、Fe2O3。

酸性氧化物 非金屬氧化物 鹼性氧化物 金屬氧化物

高考化學的易錯點整理,看一遍留個印象,考試不丟冤枉分

氣體摩爾體積的22.4有幾種看似是氣體的情況不能用:標況下的 HF,SO3,NO2

專欄

高考:物質的量氣體摩爾體積

作者:天天想上教育科技

148幣

0人已購

查看

(1)影響物質體積大小的因素①粒子的大小(物質的本性);②粒子間距的大小(由溫度與壓強共同決定);③粒子的數目(物質的量的大小)。

(2)含義:單位物質的量的氣體所佔的體積,符號為Vm,標準狀況下,Vm約為 22.4 L·mol-1。

(3)基本關係式:摩爾質量與相對原子(分子)質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當摩爾質量以g·mol-1為單位時,二者在數值上相等。

氣體摩爾體積使用的對象是氣體;標準狀況是0 ℃、1.01×105 Pa,不是常溫、常壓。

PS:容易出錯的三種物質:高中化學中經常以氣體身份出現,但是在標況下不是氣體的:HF,SO3,NO2

(4)影響因素:氣體摩爾體積的數值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決定於氣體所處的溫度和壓強。

高考化學的易錯點整理,看一遍留個印象,考試不丟冤枉分

原子,元素,核素,同位素的不一定

(1)原子不一定都有中子,如H。

(2)質子數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屬於同一種元素,如F與OH-。

(3)核外電子數相同的微粒,其質子數不一定相同,如Al3+與Na+、F-等,NH與OH-等。

(4)不同的核素可能具有相同的質子數,如H與H;也可能具有相同的中子數,如C與O;也可能具有相同的質量數,如C與N;也可能質子數、中子數、質量數均不相同,如H與C。

(5)同位素的物理性質不同,但化學性質幾乎相同。

(6)不同核素之間的轉化屬於核反應,不屬於化學反應。

高考化學的易錯點整理,看一遍留個印象,考試不丟冤枉分

氯水的組成及性質在應用中的常見誤區

(1)氯水中因HClO見光分解,隨著HClO的消耗,最後成為鹽酸,故久置氯水酸性增加,無漂白性。因此,氯水要現用現配。

(2)製取氯水的反應為Cl2+H2O

HCl+HClO,反應中Cl2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且1 mol Cl2參加反應,轉移電子數為NA。

(3)Cl2儘管有較強的氧化性,但沒有漂白性,氯水具有漂白性是因為Cl2與水反應生成了強氧化性的HClO。

(4)ClO-與Fe2+、I-、S2-、HS-、SO等在水中因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

關於二氧化硫的易錯考點

(1)SO2不能漂白酸鹼指示劑,如只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變紅,但不能使之褪色。

(2)SO2的漂白性和還原性的區別

SO2使品紅溶液褪色表現的是SO2的漂白性,加熱後溶液顏色復原;SO2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溴水、氯水、碘水褪色表現的是SO2的還原性,加熱後溶液顏色不復原。

(3)SO2氧化性的表現

SO2通入氫硫酸、硫化鈉溶液中都會出現淡黃色沉澱,表現了SO2的氧化性。

高考化學的易錯點整理,看一遍留個印象,考試不丟冤枉分

關於硝酸的易錯考點

(1)HNO3與金屬反應一般不能產生H2。

(2)還原產物一般為HNO3(濃)→NO2,HNO3(稀)→NO;很稀的硝酸還原產物也可能為N2O、N2或NH4NO3。

(3)硝酸與金屬反應時既表現氧化性又表現酸性。

(4)涉及HNO3的離子反應常見的易錯問題

①忽視NO在酸性條件下的強氧化性。在酸性條件下NO不能與Fe2+、I-、SO、S2-等還原性較強的離子大量共存。

②在書寫離子方程式時,忽視HNO3的強氧化性,將氧化還原反應簡單地寫成複分解反應。

聲明: 本文圖片來源於“IC photo”或“圖蟲創意”,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公司、組織、個人未經IC photo或圖蟲創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