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張國偉:商家自播要更關注用戶沉澱 不僅是帶貨銷量

【億邦動力訊】疫情期間,多數商家選擇通過轉型線上,結合社群、小程序分銷、直播帶貨等手段,挽回線下實體遭受疫情衝擊帶來的損失,作為電商平臺的京東在疫情中通過“京源助農直播”、“產業帶探廠直播”等活動助力商家復工復產,同時通過平臺優惠政策引導商家入駐。

在4月18日舉行的“2020有贊x億邦直播社交電商峰會”上,京東直播業務負責人張國偉指出,電商直播經過2019年井噴式的發展,2020年一定是行業升級之年,或叫做電商直播的中場戰事。

張國偉談道:“2020年京東會舉平臺和生態之力,打通站內和站外,拉通線上和線下,在三大方面做升級京東的直播業務。一是推進有質量的規模化,二是構建健康的機構達人生態,三是新模式下的電商直播的品質建設。”

那麼,作為電商平臺的京東,京東直播區別於其他平臺的優勢是什麼?如何幫助商家把疫情期間積累的直播勢能延續到後續的經營中保衛增長?電商直播中場戰事,商家和平臺比拼的是哪些?為此,億邦動力與張國偉進行了一場對話。

京東張國偉:商家自播要更關注用戶沉澱 不僅是帶貨銷量

京東直播業務負責人張國偉

億邦動力:疫情期間,圍繞復工和幫商家找增量的角度,京東直播做了哪些嘗試?

張國偉:京東直播從春節期間開始就感受到了疫情對商家的影響。影響最直接的就是大量生鮮農產品,商家農戶找來的需求非常多。所以在疫情爆發初期,京東直播就發起了京源助農項目,通過直播幫各地農產品上行到線上,解決滯銷問題。

截至4月上旬,京源助農直播已覆蓋了全國40多個省市縣的近千個商品品類,市長、縣長、商務局長等120多位“父母官”、公務人員走進京東直播間帶貨,為近億噸農產品解困。

另外,隨著助農項目的開展,京東直播還發布了針對商家和機構的一系列政策,扶持商家在特殊時期通過直播轉到線上,更多品類的地方新奇特商品加入直播帶貨,線下商超門店、賣房賣車等一系列商業實體和營銷活動通過直播把疫情的影響降到最低。

億邦動力:疫情期間,很多傳統零售商轉型做直播帶貨,疫情過後勢能如何延續?

張國偉:疫情期間多數傳統零售商向直播帶貨的轉型是被動的,這次疫情是挑戰也是機遇,電商直播為大部分商家打開一扇新的大門,開闢了一條新的商業通路。更多的商家會因此全面認識了電商和直播,讓線上經濟和線下實體做了更好的融合,從而推動了整個商業升級。

這就是市場的力量,無論你願不願意,總有一種力量或某個契機,會推動商業形態不斷升級演變。這個升級並不因為疫情過去而停滯。相反,線上機會的開啟會推動電商直播的持續增長。

整個過程裡,所有的電商平臺也在加速升級完善自己的平臺支撐能力,健全基礎設施建設,這是個正向的疊加效應。這個效應可能在半年後得到更明顯的體現,那就是商家開播的規模越來越大,場次越來越多,覆蓋的品類越來越全,產生的銷售額越來越高,這些都是肉眼可見的變化。

億邦動力:區別於其他平臺,京東直播最大的不同在於哪?

張國偉:直播業務一定要契合平臺的優勢和發展方向。京東的自營模式意味著和供應鏈、商家的合作關係更加緊密,這是京東直播的先決優勢,平臺和商家可以一起投入把直播做的更好;同時,京東商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高品質心智,也讓觀看直播的用戶購買更為放心,也大幅縮短了直播帶貨的成交路徑;加之京東物流和客服的傳統優勢,京東直播的購物體驗也會更好。

除了這些客觀優勢外,京東直播對商家和機構推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比如商家在直播間銷售的平臺扣點最低降至1%的“全品類降扣政策”;對新開播商家給予45天的公域流量扶持的“流量護航政策”;以及對多品類進行的優惠券和京豆補貼等,對商家和消費者都是雙重利好。

2020年,京東直播還會根據日常運營需要,不斷調整和推出更多扶持政策。

億邦動力:您在億邦直播社交電商峰會上提到“2020年是直播電商中場戰事”,在您看來直播電商的規模會不會超過其它形態的電商?如果會的話,大概需要多久?

張國偉:直播電商是相對於傳統的貨架式電商性形態而言的。

電商直播為商家提供了新的運營工具和營銷渠道,為平臺提供了新的營銷場景,也為用戶提供了全新的從種草到購買完美閉環消費體驗。它的生命力是毋庸置疑的,未來我們可能看到店鋪、商品詳情頁的直播化,客服的直播化等等,這些變化會讓電商直播購物變成真正的“雲逛街”。

所以,電商直播一定會是電商平臺的標配,也會成為商家運營的標配,並且大概率會成為電商的一種核心形態。

億邦動力:當直播成為各個平臺上商家的標配時,同品類商家之間的競爭差異化如何顯現?

張國偉:當直播成為平臺商家標配時,直播就不僅僅是帶貨了,那一定會成長為大的營銷場了,商家可以基於直播去提升自己的私域運營能力。

所以,運營毫無疑問會成為商家的核心能力,這個能力包括商品SKU的運營,直播的內容運營,以及粉絲的用戶運營,做好這些,以直播為核心的商家自運營閉環就形成了。我認為,電商直播的競爭本質上就是這三大能力的競爭。

億邦動力:在您看來,商家自播是否就算是擁有了自己的私域流量呢?如果不是,那還需要哪些才能把觀眾轉化為自己品牌的私域流量呢?

張國偉:商家自播目前是電商直播的主體。除了平臺的公域流量之外,多數商家的直播比較依賴於私域流量,私域流量的大小取決於店鋪粉絲量,而直播是最為直接的積累粉絲的途徑。

這是一個相互成就的關係,因為更多的直播,更多的互動和營銷手段,可以為店鋪私域帶來更多用戶,而更多的用戶沉澱又為店鋪自播打下了更好的運營基礎。商家的店鋪私域流量可以通過優惠促銷、互動玩法、品牌建設等途徑積累起來。

因此,直播對商家而言是個長期長效的運營工具和營銷場,私域流量的成長和積累是個長期的過程,是需要長期有效運營才能建立的。

所以,我們才建議商家把直播作為標配,並且關注用戶沉澱要重於關注帶貨銷售。試想,如果店鋪粉絲高達10萬以上,即便按並不算高的5%的轉化率,理論上一場直播也會有500單的銷售,那麼商家對公域流量的依賴就會大幅降低。

億邦動力:有種觀點指出,在2020年直播電商將進入洗牌,同時明星直播等泛娛樂營銷將會成為用戶關注的焦點,您怎麼看待這一問題?

張國偉:經過2019年的野蠻生長,電商直播也積累了很多影響行業發展的問題,比如大多數的MCN機構並不具備市場核心競爭力;充斥直播間的低價促銷的粗暴模式影響著業態的豐富和繁榮;機構達人生態也存在嚴重的馬太效應,大量腰尾部機構生存極其困難;整個電商直播的內容品質和生態還比較初級,等等。

但市場會去矯正這些問題,平臺也會從生態角度作出針對性的治理和引導,所以,電商直播市場的洗牌是市場和行業會共同解決的問題。

明星泛娛樂營銷具備天然的粉絲效應,而電商直播本身也是粉絲經濟屬性明顯的業務形態,所以二者的結合是個必然。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大量的明星營銷、粉絲經濟營銷等都會通過直播形式進行,明星的粉絲號召力、泛娛樂內容廣泛的受眾關注度和商家品牌需要的用戶群是個絕佳匹配,這個化學反應一定是個1+1>2的效果。我們常說的“品效銷合一”也多通過這個途徑來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