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國PM2.5濃度下降一成半--11國內新聞--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刊雜誌--版權渠道--首頁

生態環境部近日通報了2020年1—3月全國地表水、環境空氣質量狀況。通報結果顯示,1940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79.9%,同比上升5.6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2.2%,同比下降3.8個百分點。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3.5%,同比上升6.6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4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8%。

地表水方面,前3個月,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等七大流域及西北諸河、西南諸河和浙閩片河流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為82.8%,同比上升6.5個百分點;劣Ⅴ類為2.1%,同比下降4.6個百分點。主要汙染指標為化學需氧量、氨氮和高錳酸鹽指數。其中,西北諸河、長江流域、浙閩片河流、西南諸河和珠江流域水質為優,黃河流域水質良好,淮河、松花江、海河和遼河流域為輕度汙染。

參加排名的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覆蓋2050個國控斷面(其中1940個為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110個為入海控制斷面)。1—3月,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玉樹、金昌、柳州等30個城市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相對較好,銅川、滄州、邢臺等30個城市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相對較差。

空氣方面,前3個月,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3.5%,同比上升6.6個百分點;120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同比增加24個;PM2.5(細顆粒)濃度為4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8%;PM10濃度為6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5%;臭氧濃度為105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二氧化硫濃度為1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4%;二氧化氮濃度為2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5.0%;一氧化碳濃度為1.5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2%。

前3個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 26”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59.6%,同比上升10.9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7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6%。其中,北京市3月優良天數比例為90.3%,同比上升19.3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2.7%。1-3月,優良天數比例為81.3%,同比上升10.2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52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

長三角地區41個城市3月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96.8%,同比上升12.6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3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3.3%。1-3月,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6.0%,同比上升15.4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4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6.2%。

汾渭平原11個城市3月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5.3%,同比上升6.1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5%。1-3月,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57.9%,同比上升12.7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7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