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稿)收藏大家高长生谈文房类收藏


文房类的品种是很多的,有几十种之多,所说文房用品是指有时候读书人需用的所有用品,几经收藏人士的保留传承到现在,已成为收藏品的一个门类。有的还是非常珍贵的,有很高价值的文物了,尤其是读书人有了成绩,成为有名望的人士后,用过的器物更为珍贵。

我曾讲过的屏类中的砚屏就是其中的一类,文房用品制作所用的材料也是多种多样的。有金属器制品(金、银、铜、铁、锡等),有木材制品(各种稀有珍贵木材及一般常用木材),有竹制品(各种竹子的杆部及根部),还有最常见的瓷制品等等,和野生动物的牙、角、骨各部位制成的各种学习用具,种类繁多,造型各异,在民间百姓口中有这么一句话“放什么东西有放什么东西的家什。”下面分别讲几件与文房四宝有关的器物。

要讲的几件是以木质的文房用品为主,分别是水盂、砚屏、笔床、墨床、镇尺。它们都与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有着不可分割的作用。下面要讲的是文房用具中的一种,它属于笔墨纸砚中,砚与墨的辅助用品:水盂,它的用途是在砚池中研墨时,用于添加水的器物。

(独家专稿)收藏大家高长生谈文房类收藏

这件水盂是明晚期的竹制品(是属于竹根部,又称竹根雕)是用竹根雕刻制成。它的造型古朴,是一件小口钵形器物,围着水盂周身雕有一条螭虎龙,身体盘绕在水盂身,占据了大半部分,头部探出在水盂的口边,双眼直瞪,直视远方。此物雕刻的十分粗狂,头部雕成像狗头,身体弯曲像蛇形,尾部又呈现双尾状。

这件水盂历经几百年的磨砺和岁月的变迁,外表已由原来淡黄色的颜色变成深栗褐色,表面有着厚厚的氧化层(就是人们俗称的包浆),实为是难得的一物。

再讲一件也是与砚和墨有关的器物:砚屏,顾名思义它的用途是放置在砚池后方作遮挡物的,因为在我国古代,房屋的门窗一般都是用绢纱和纸粘糊在门窗的棂格上,故房间里的透光度就有些昏暗,一般都在白天,读书写字时要把窗户打开得到日照的光亮,同时又避免会有风吹进屋内,为了使研好的墨汁不会被风吹干涸,就把这种小型的座屏放置在砚池后方挡住吹来的风。

(独家专稿)收藏大家高长生谈文房类收藏

这件砚屏时清代中晚期的器物,它是用白木(柴木)制作的,虽然是木质材料,但是它归属于漆器的品种,而漆器的种类是有多种多样的,有雕漆、雕填、犀皮漆、漆面镶嵌、金彩漆描绘等工艺。这件砚屏是归属于大漆描绘。砚屏通体刷黑漆,边框描金色线条,屏芯双面金漆绘画,在两面分别画有博古图和翠竹图,整体砚屏造型纯朴,很有民间文人气息。

搁放笔的器物有笔挂、笔架和笔床,这几种置笔之物的形制又有所不同,笔挂的制作一般都是用榫卯结构组合完成,也有是利用根雕,根艺的特征制作。笔架(笔山)一般是用一块实木雕刻挖制,雕出各种形状的图案做成适合放置笔的架子,再有就是笔床,笔床的样式也是多种形制的,尺寸也是长短不一样的。

以实物为例讲一件笔床,这件笔床的形制属于多用器物,它既可以当墨床,也可以用于放置笔用,它的制作是用一块整料雕挖,造型是件方头下卷琴桌状,两个长方形卷头面采用打洼起线工艺,床面制成四条凹槽,凹槽是为放置笔杆而设计,凹槽的边缘起线,从整体观看这件器物无论是下卷,外表及床体上面都是凹凸有序,边缘处突起的地方,以双起线做为轮廓外围。

(独家专稿)收藏大家高长生谈文房类收藏

这件笔床是清代时期用珍贵的紫檀木制成,器物虽然不大,但是它的造型小巧大气,在使用上可以达到一物二用的效果,也反映出匠人在制作时良苦思考而制作出的成果。

墨床也是必不可少的文房四宝的辅助器物,每当要习文书写时,首先要备好笔墨纸砚,把砚台从砚盒中拿出放好,再从墨匣中取出墨块后,开始在砚池中研墨,研好墨汁后,就会把墨块放在墨床上以备再用,这是书写前必须要做的程序,从中体现出墨床的使用功能。

(独家专稿)收藏大家高长生谈文房类收藏

这件墨床是清中晚期所制作的器物,材料是红木(酸枝木)。它是用一块整料制作的仿生形墨床,造型是个螃蟹形状,雕刻手法老辣,刀法随意,形态生动,自然逼真,每处的刀痕都是一气呵成,没有过多的修饰,从这件器物的各个部分的细节,都可以看出这是出自一位经验丰富技术娴熟匠人之手的产物。 这件墨床经过多年的使用和岁月的吹侵,整体上已经变得异常光滑,通体细腻,有一种被油漆过一样的感觉,保存至今实属不易。

在书写绘画时为不让纸张在案面上滑动。压纸的镇尺也是不可缺少的用具,镇尺一般都以成双成对的使用,在书案上,纸张小些的压住上方两个方位,如果是作画的尺度大就要把纸张的四个角的方位压住,这样写出的书法字迹在纸张稳固的状态下,才能更显出字体隽秀,画出的各种画卷才会更有神态,色彩深浅有度,这是镇尺对做书画起到的作用。

(独家专稿)收藏大家高长生谈文房类收藏

这对镇尺是清末民初时期用珍贵的材料制成,尺身是紫檀木,镇尺通体已呈黑色,周身布满了牛毛纹形状的木纹棕眼,透出镀膜一样的光泽,上面是象牙镶嵌的书法对联,字迹刚劲有力,镶在上面的字体虽然有些泛黄色,但是整体还是黑底白字,泾渭分明,保存至今也经过百年以上的时光,可算得上是一件文房用具中的精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