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股市的故事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在社中生活,首先是要守法,不該講的話不能亂講。但有個領域是個例外,就是證券市場,只要不是太出格,想說什麼都沒有關係。今天就來說說炒股那點事。

我是2007年入的市,當年我母親聽人說炒股賺錢,就讓我去開了戶。我開戶後根據自己的“分析”,覺得中石化能漲,買入了兩手。當時正趕上大牛市,當天就漲了好幾個點。第二天我大舅聽說了,堅持讓我銷戶,說不能炒股。我賣出了中石化,淨賺200+。後來在我母親的堅持下,又回到了股市,於是開啟了和股市十幾年的大糾葛。

總體而言,我在股市屬於不賺不賠的情況(每年上下浮動不大),因為身心疲憊,最終決定轉向債券市場或偏債基金方向。最近在看《股票大作手回憶錄》。書中提到,大作手在年少時期就已成名,可以很容易地從對賭行賺到錢。但當他去交易所的時候,發現怎麼賺的最終怎麼賠光了。之後他總結,炒短線是賺不上錢的。這也是我在這十幾年炒股生涯裡總結的規律。因為股市也是宇宙的一部分,並且很接近微觀世界,也就是遵循量子世界的“測不準原理”。即你從長線看,股票市場欣欣向榮,但切換到具體的某一天某一時,一切都風雲變幻,很難預測。可能在某一點賺到了,但下一次就不一定有這麼好的運氣了。而人不能靠運氣生活,因此豪賭的人最終都是破敗收場,這也是為什麼證券市場自殺的人比較多的原因,大作手最終也以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D%B0%E8%A5%BF%C2%B7%E5%88%A9%E5%BC%97%E8%8E%AB%E5%B0%94/9705511?fromtitle=
%E5%88%A9%E5%BC%97%E8%8E%AB%E5%B0%94&fromid=17600306&fr=aladdin)人貴有自知之明,因此我選擇了相對穩定同時收益較銀行高一些的債券進行投資,只要活得長,複利算下來是驚人的。另外,可轉債的申購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的交易機制決定了收益的穩定性,只是不太好申購成功,主要取決於運氣。如何提高運氣,這就牽扯到修行界說的福報的問題了,一般來說要多幫助別人,多奉獻社會,就是“佈施”的原理。

股市是個神奇的地方,就像《北京人在紐約》中所說的那樣:“如果你愛他,就送他去紐約(股市),因為那裡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送他去紐約(股市),因為那裡是地獄”,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不管怎麼樣,你開心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