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爆米花也可以很凝重

或許《長安十二時辰》中,真正的底色是顛覆了我們對創意的一個偏見。很多時候,我們的創意腦洞,真的就是走進了腦洞,甚至進入到了蟲洞—求新求變求搏擊眼球,卻浮於表面、毫無根基。而有了精細和考究,即使是爆米花也可以變成滿漢全席。

“樂道”專欄 |《長安十二時辰》:爆米花也可以很凝重
“樂道”專欄 |《長安十二時辰》:爆米花也可以很凝重

看了兩三集雷佳音、易烊千璽主演的《長安十二時辰》後,總覺得追劇太累,我便找來馬伯庸的原著,熬了個通宵,看完收工。

隨後恍然大悟,馬親王(馬伯庸暱稱)這一出爆款,還真是非一般的“山寨”。可怎麼就火了呢?總不至於大家都沒看過《達芬奇密碼》吧。

神還原一個長安城給你

然則,馬親王自己都在後記裡自爆了高仿的梗。只不過指向了另一處——《刺客信條》,主角在城市裡穿梭、執行刺殺任務的全球大爆款遊戲。

於是,這麼個《長安十二時辰》就出爐了。高度復刻唐代長安城,就好像《刺客信條》每一代遊戲,都會對某個時代的某個歷史名城進行高度還原一般。

記得4月間巴黎聖母院失火,結果輿論熱議起了《刺客信條》。由於巴黎聖母院結構複雜,重建工作相當具有難度。

不少玩家就支招說,修復聖母院,一定要找遊戲出品方育碧公司。當年在創作《刺客信條·大革命》時,遊戲設計師就曾花了兩年時間在遊戲中1:1還原了巴黎聖母院,其中製作遊戲時的3D圖像資料或許能夠為巴黎聖母院的修復提供幫助。

“樂道”專欄 |《長安十二時辰》:爆米花也可以很凝重

《刺客信條·大革命》Assassin's Creed Unity)是由育碧蒙特利爾工作室主導開發,並由育碧發行的一款動作冒險遊戲。

一位女網友曾在知乎上吐槽,自己的老公明明是第一次去巴黎遊玩,對那個語言不通的城市卻是門兒清,總是一路小跑地奔赴各個景點,來去自如,“他說,坐在塞納河邊時,情不自禁地眼淚往下流,彷彿回到闊別已久的故鄉……”女網友的老公就是《刺客信條·大革命》這款遊戲的忠實玩家。

馬親王的腦洞也由此而來,高清級地深度神還原一個長安城給你看。於是,這個創意的爆點也就來了——在眾多古裝劇沉迷於宮鬥、迷失於離譜、錯亂於裝束、動輒就穿越和玄幻的當下影視圈和網文圈,考據細緻的《長安十二時辰》成為了一股清流。

按照馬親王的說法,為了搞清楚唐代天寶年間的穿著打扮、吃喝拉撒,甚至下水道的走向、隔水的欄杆樣式,他一頭扎進了故紙堆裡,把論文和考古報告都翻爛。至少,光一個長安108坊的全景圖,就足夠讓考據者死掉一堆腦細胞。

“樂道”專欄 |《長安十二時辰》:爆米花也可以很凝重

把密室變成十二個時辰

懸疑的節奏感把握,是《長安十二時辰》成功的關鍵。畢竟高仿的長安城,更多的是讓人驚豔,卻未必能夠讓人親近。

此處必須要有一個導遊,而陰謀就是最佳的導遊。

馬親王玩的梗其實並不新鮮,丹·布朗在《達芬奇密碼》 《天使與魔鬼》 《地獄》等一眾暢銷書中,就是通過各種陰謀論,將巴黎、羅馬、梵蒂岡等一眾名勝古蹟串聯在了一起。陰謀論若隱若現的線索,讓受眾更深度地和眾多文化與遺蹟發生了親密接觸。

《長安十二時辰》本質上類同,只不過丹·布朗熱衷於用符號的力量,而馬親王則用的是大仲馬那般在歷史主線下虛構一條冒險武俠故事的路數。

至於用“韻”這個唐詩至美的東西搭建的望樓,不過是用來解決高度壓縮的“時辰”裡,沒有手機和微信而無法真正達成快速信息傳遞的道具罷了。但巧妙就巧妙於此。

“樂道”專欄 |《長安十二時辰》:爆米花也可以很凝重

在懸疑中,一個最常用的套路是密室殺人。換言之,唐長安108坊又何嘗不是一個空間高度壓縮的密室所在,即使它的登場角色眾多、移步換景頻繁。於是,看膩了各種虎頭蛇尾懸疑劇、看淡了名偵探動輒在密室裡解析巧妙殺人手法的受眾們,眼前一亮,似乎感知到了一個隱約的“楚門的世界”。

“時辰”成了幫助這個龐大無比的“圍城”壓縮成一個密室的關鍵,成了故事隱藏在文化線索之下的暗線,用砰砰的鼓點帶動著情節的推進。由此,馬親王想要達成的“一個古代反恐題材的快節奏孤膽英雄戲”出爐,如美劇《24小時》那樣,半個時辰(1小時)為一章。

值得注意的是,比起動輒拖沓劇情而冗長的各類國產宮鬥、玄幻或穿越劇,這種在高度壓縮下的“時辰”不說形成高壓爆破,至少首次讓受眾對何時收工有了明確預期。

中國的受眾,受動輒百萬字小說、百十集電視劇卻只是講了個邏輯混亂、前後不搭的故事之荼毒久矣。於是並沒有做太多宣發、幾經波折才播映的《長安十二時辰》,這才有了可以爆燃的乾草垛。

“樂道”專欄 |《長安十二時辰》:爆米花也可以很凝重

創意的顛覆本就該如此精細

或許《長安十二時辰》中,真正的底色是顛覆了我們對創意的一個偏見。

很多時候,我們的創意腦洞,真的就是走進了腦洞,甚至進入到了蟲洞——求新求變求搏擊眼球,卻浮於表面、毫無根基。

《長安十二時辰》其實從創意的角度來說,並沒有太多特別。如果一定要給一頂高帽子,無外乎將類似金庸這般大歷史下的武俠、柯南·道爾式的懸疑和丹·布朗式的陰謀論風格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跨界組合。

真正值得誇耀的是精細,由精細帶來的驚喜。

單一個108坊就很能說明問題:僅僅一個關於坊中有牆的知識點,就精細成了最終故事線索中,各小區(坊)保安、巡警以及望樓而構建成一個強大無比卻又漏洞百出的防禦體系的大框架,亦點名了非上元節這種一年中獨一的夜不閉戶、不關坊門的日子,成為“十二時辰”的選定日子的由來。

更多的精細,就如同考古一般,給受眾帶來了知之卻不甚瞭然之感。如潛入下水道的情節中,將管道的鐵欄杆構建為龍鱗分水柱,以鱗片狀凸起而形成卡住進入者的防盜效果這樣的細節,直接展現給觀眾。這就是考據和精細,也必然給觀眾帶來直接的衝擊力。

“樂道”專欄 |《長安十二時辰》:爆米花也可以很凝重

於是乎,創意也好、設定也罷,精細而考究最終還是成為了成敗的關鍵。

有腦洞而無精細會如何?那就是《羋月傳》,一時榮耀卻被人詬病多多。

有精細而無腦洞會如何?不過是掉書袋的李敖和他想笑傲江湖卻讓當代史學家笑掉大牙的《北京法源寺》。

有腦洞且精細會如何?或許就如歷史學家黃仁宇的《汴京殘夢》那般,筆法雖不太考究,但以清明上河圖做引,處處考究;又或如馬親王這般,用快節奏掩蓋了各種小漏洞後,讓人發現,原來爆米花的口味還可以這般凝重。

“樂道”專欄 |《長安十二時辰》:爆米花也可以很凝重

圖 | 來自網絡

“樂道”專欄 |《長安十二時辰》:爆米花也可以很凝重

張書樂

■ 前香港《文匯報》駐湖南記者,IT產業時評人,曾在《互聯網週刊》、人民網開設專欄,並在國內數十家知名媒體上發表了千餘篇互聯網產業觀察和時評。出版有《實戰網絡營銷》《價值百萬的網絡營銷》《凌博微步》《推手兇猛》和《榜樣魔獸》等著作。

“樂道”專欄 |《長安十二時辰》:爆米花也可以很凝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