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之彪批校《渔洋山人古诗选》三十二卷《惜抱轩今体诗选》十八卷

《渔洋山人古诗选》三十二卷 (清)王士禛选

清同治五年(1866)十月金陵书局刻本 齐之彪批校 凡八册 

《惜抱轩今体诗选》十八卷 (清)姚鼐选

清同治五年八月金陵书局刻本 齐之彪批校 凡二册

钤:齐潜斋(白方)、之彪(朱方)


齐之彪批校《渔洋山人古诗选》三十二卷《惜抱轩今体诗选》十八卷

禹之鼎绘《王士禛放鹇图》局部


此齐之彪批校同治五年(1866)金陵书局刻古今体诗选,一函十册,分别为王士禛(1634-1711)辑《渔洋山人古诗选》三十二卷及姚鼐辑《惜抱轩今体诗选》十八卷,两书各有牌记,略有不同。渔洋所辑为“同治五年十月金陵书局开雕”,惜抱所辑为“同治五年八月金陵书局开雕”,可知二书为金陵书局同期开雕。而金陵书局此举,原因不仅是二书皆诗歌选本,亦因其内容有紧密联系。

王士禛《渔洋山人古诗选》又称《五七言古诗选》,成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其中五言古诗十七卷,七言古诗十五卷。渔洋山人之所以选辑该书,尚有一段掌故,兹事记载于徐乾学《〈十种唐诗选〉书后》,原文略长,大意乃述康熙二十二年王士禛与徐乾学、陈廷敬等人文会时,王士禛门人汪懋麟称老师宗尚宋元之诗,且以宋诗教授弟子。徐乾学遂指汪懋麟虽已“登堂”,却不曾“入室”,未得渔洋真传,并称渔洋以宋诗教授弟子乃是因材施教,而其本人实则以唐诗为宗,继而劝说王士禛仿钟嵘《诗品》、皎然《诗式》,选辑唐诗,以启示学者。未久,王士禛即辑成《五七言古诗选》。

渔洋山人晚年在《答秦留仙宫谕》中回忆此事:“二十年前,曾有《五言诗》《七言诗》之选,颇有别裁。五言始《十九首》而终隋,附以唐陈拾遗、张文献、李供奉《古风》、韦苏州、柳柳州五人之作;七言则始《易水》《大风》《垓下》诸歌,而终于宋元诸大家。”王士禛虽称“终于宋元诸大家”,然在其所撰《凡例》中,对明代诗人亦略有评骘,认为仅高启等人能够“窥见六代三唐作者之意”。该《凡例》因阐明古今五、七言诗歌之流变,总结所选诗家主要成就及风格,向为学界所重视,后世研究者甚至将此《凡例》视为五、七言诗发展小史,于诗学研究颇为重要。该书之选亦极合王士禛所强调之“神韵说”,在意含蓄蕴藉、冲淡清远,推崇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齐之彪批校《渔洋山人古诗选》三十二卷《惜抱轩今体诗选》十八卷

《渔洋山人古诗选》卷首


《五七言古诗选》有姜宸英、蒋景祁为之序。姜宸英序言述渔洋山人选诗大旨甚详:“故文弊则必变,变而后复于古,而古法之微尤有默运于所变之中者。君子既防其渐,又忧其变也。新城王先生五言诗之选,盖其有见于此深矣。……学者合二集以观之,于以辨古诗之源流,而斟酌于风会之间,庶乎其不为异论所淆惑矣。”蒋景祁后序亦有论述:“愚按昔贤之工为近体者,其学鲜不深于古诗,犹之古文学唐宋者,必寝食秦汉以厚其气;书家学苏米者,必俎豆晋唐以正其笔。然则先生撰录是书,欲人寻源返始,渐近《三百篇》,岂其厌薄近体哉!抑亦恐恐然惟虑近体之衰,而大振作之,此则是书之指归云耳。”

该书辑成后,于有清一代影响颇大,姚鼐称赞该书“可谓当人心之公者也”,除康熙刻本外,又有乾隆年间芷兰堂刻本,此本有闻人倓注,名《古诗笺》。姚鼐虽为散文大家,其诗作亦别有殊味,当代学者刘世南先生所著《清诗流派史》中有专论“桐城诗派”一节,且称桐城诗派乃是形成于姚鼐时期。彼时诗坛流行性灵派及浙派,性灵派偏重宋诗而流于率易,浙派亦宗宋并且趋于尖新,桐城派则主唐宋兼取而标举雅洁,故对性灵派及浙派尤为不喜,对于清初王士禛所标举含蓄蕴藉、冲淡清远的神韵派则极为赞誉。姚鼐在致弟子管同的书札中称:“吾向教后学学诗,只用王阮亭《五七言古诗钞》;今以加于贤,却犹未当。盖阮亭诗法,五古只以谢宣城为宗,七古只以东坡为宗;贤今所宗,当正以李、杜耳,越过阮亭一层。然王所选,亦不可不看,以广其趣。”而姚鼐所辑《惜抱轩今体诗选》正是续王士禛《古诗选》而作。


齐之彪批校《渔洋山人古诗选》三十二卷《惜抱轩今体诗选》十八卷

清同治五年金陵书局刻本《渔洋山人古诗选》书牌

齐之彪批校《渔洋山人古诗选》三十二卷《惜抱轩今体诗选》十八卷

清同治五年金陵书局刻本《渔洋山人古诗选》牌记


《惜抱轩今体诗选》又称《今体诗钞》,凡十八卷,其中五言今体诗九卷,选录唐五代五律;七言今体诗九卷,选录唐宋七言律诗。前有自序,直言该书之选乃是针对王渔洋《古诗选》只录古体而未及今体:“论诗如渔洋之《古诗钞》,可谓当人心之公者也。吾惜其论止于古体而不及今体。至今日而为今体者,纷纭歧出,多趋讹谬,风雅之道日衰。从吾游者,或请补渔洋之阙编,因取唐以来诗人之作,采录论之,分为二集十八卷,以尽渔洋之遗志。”

然姚鼐与王士禛毕竟生活时代不同,见解旨趣亦有相异,姚鼐在序中又称:“虽然,渔洋有渔洋之意,吾有吾之意。吾观渔洋所取舍,亦时有不尽当吾心者,要其大体雅正,足以维持诗学,导启后进,则亦足矣。”对于该书之选,惜抱先生亦颇自矜且信:“今吾亦自奋室中之说,前未必尽合于渔洋,后未必尽当于学者,然而存古人之正轨,以正雅祛邪,则吾说有必不可易者。”在致胡雒君书札中,此意更是淋漓尽现:“吾所选五七言今体,重复批阅之本,彼行笥携有之,可以借临一过。鄙见自诩,此为诗家‘正法眼藏’。不知他日真有识者,论之当复何如。若近时人毁誉,举不足校耳。”

《今体诗钞》选成之后,确如姚鼐所愿,流风远披,对于乾嘉以后诗坛影响极大。孙琴安先生曾专门撰文称:“《今体诗钞》不仅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唐宋诗合选本之一,而且堪称桐城诗派诗选中的经典之作。”该书于嘉庆三年(1798)首刻于金陵,是为历城方氏刻本,嘉庆十三年(1808)有重刻本,又有道光二十二年(1842)程邦瑞刻本,同治五年(1866)李翰章省心阁刻《惜抱轩全集》本,同治七年(1868)湘乡曾氏刻本等。此则为同治五年金陵书局所刻之本,与王渔洋《古诗选》同期付梓而成,主事者曾国藩也。


齐之彪批校《渔洋山人古诗选》三十二卷《惜抱轩今体诗选》十八卷

《渔洋山人古诗选》封面齐之彪墨迹


金陵书局于近代印刷史上之地位举足轻重,学界有称该书局为近代历史上首个官书局者。叶德辉《书林清话》载:“咸丰赭寇之乱,市肆荡然无存。迨乎中兴,曾文正首先于江宁设金陵书局。”黎庶昌所作《曾国藩年谱》于同治三年(1864)载,“四月初三日,设立书局”。今日得见金陵书局所刻之书中,年代最早者为同治四年《周易本义》。光绪初年,书局更名为江南书局,光绪二十七年(1901)归江楚编译局兼管。宣统二年(1910)改江楚编译局为江苏通志馆,鼎革后志馆中辍,书版均归国学图书馆,所刻书籍则由江南官书局发售。


齐之彪批校《渔洋山人古诗选》三十二卷《惜抱轩今体诗选》十八卷

《惜抱轩今体诗选》书牌

齐之彪批校《渔洋山人古诗选》三十二卷《惜抱轩今体诗选》十八卷

《惜抱轩今体诗选》牌记


无论金陵书局究竟是否为近代首个官书局,曾国藩皆可谓官书局之肇始者。书局既创,刊刻何书自然经过再三思量,而金陵书局于同治三年创立,四年始刻,五年即将王渔洋《古诗选》暨姚惜抱《今体诗选》合而刻之,足见两部诗选于曾国藩心目中地位超然,然细究其心态,则又理所当然。


齐之彪批校《渔洋山人古诗选》三十二卷《惜抱轩今体诗选》十八卷

《渔洋山人古诗选》序言页


曾国藩虽为湖南人,却是桐城派后起之秀,并自称为姚鼐私淑弟子,在《圣哲画像记》中不仅将姚鼐列为古来圣哲第一,并称:“国藩之粗解文章,由姚先生启之。”对于姚鼐诗作,曾国藩更誉其为有清一代第一大家,其“四大弟子”之一的吴汝纶尝记:“窃谓姚(鼐)公所诣,过刘(大.)甚远。故姚七言律诗,曾文正定为国朝第一家。其七古,曾以为才气稍弱,然其雅洁奥衍,自是功深养到。”既然姚鼐在曾国藩心目中地位如是之高,则书局初创,即付梓其所选诗,自是理所当然。


齐之彪批校《渔洋山人古诗选》三十二卷《惜抱轩今体诗选》十八卷

清同治五年金陵书局刻本《渔洋山人古诗选》齐之彪批校


寒斋所得该书或为早年来归,得书过程茫然失忆,唯记彼时于诗学不甚上心,而喜每册封面有齐之彪墨笔誊抄目录,以及卷中满布眉批。齐之彪(18811954)字景班,号潜斋,正蓝旗蒙古人。北洋政府时期曾任交通部佥事兼电政司科长、北平电报局秘书以及故宫博物院秘书等职,著有《槐.笔录》《二十四式立操法》及《坐操法》。其子齐燕铭,曾任国务院秘书长以及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组组长等职,可谓家传有自。


齐之彪批校《渔洋山人古诗选》三十二卷《惜抱轩今体诗选》十八卷

《惜抱轩今体诗选》封面齐之彪墨迹


齐之彪传世并无诗学著述,无以知其诗学造诣,然以此本视之,其对诗歌之好可见一斑。书中钤有“齐潜斋”白方及“之彪”朱方,卷中批校字迹极小,往昔每视邓之诚批校,常叹五石斋目力老而弥佳,今观齐潜斋眉批,始叹山外有山。细读潜斋所批渔洋选五古,字迹幼者,几不可读,能辨之者,大多移自王夫之《古诗评选》,内容篇幅不一,短者数字,长者连篇。又有摘引王闿运《八代诗选》以及方东树《昭昧詹言》语。此三书皆为诗评,加上曾国藩所刻,则为四部诗评,由此足见齐之彪于诗学曾经用力颇深也。


齐之彪批校《渔洋山人古诗选》三十二卷《惜抱轩今体诗选》十八卷

齐之彪批校《渔洋山人古诗选》三十二卷《惜抱轩今体诗选》十八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