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征服對方,確實也需要有表揚他人的能力。這個能力需要學習,並不是我們生來就會的,尤其在中國的文化之下,鼓勵表揚別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比較陌生,我們中國人更多是表現謙虛謹慎,從小就知道“謙受益,滿招損”,也不會表揚別人,也不會讚美自己,說多了,言歸正傳。
接下來就向大家介紹催眠技巧,幫助大家提高表揚能力。
表揚他人時,有時候雖然自己是想表揚對方,但對方卻覺得這並不是表揚。例如,你對很結實的人說:“你真苗條呀!”或者即便說:“你都沒有贅肉!”對方也可能會想:“我怎麼可能苗條呢,你這是社交辭令,還是當我是傻子呀?”
想想自己被人表揚時的心情,也就能明白了。例如,你的頭髮受損,你很煩惱,但有男性誇你說:“你的頭髮真漂亮啊!”你很可能就會想:“他是不是對誰都這麼說呀?”表揚方式如果不好,可能就會起到反作用。“我是在表揚他,對方不可能會討厭的。”這個邏輯是不對的。聽到表揚並不等於對方一定高興。
現在,我向大家隆重介紹失敗幾率很小的表揚技巧—“雙重束縛”。
這個詞本是一位研究感覺統合失調症(大腦對身體感覺統合的障礙,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協調性差、方向感差過分緊張等)的英國學者貝特遜所提出的。
比如在家庭教育中,媽媽呵斥孩子:“垃圾掉在地上了就要撿起來!”而孩子之後卻又看到媽媽並沒有撿起扔在地上的垃圾,孩子的大腦裡便有了兩種矛盾的信息,他便會感覺到衝突。根據這位英國學者的研究,在反覆的雙重捆縲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容易患上感覺統合失調症。
將雙重捆綁帶進催眠世界的是艾瑞克森大師,他也是NLP(神經語言程序學)的一名大師其技巧非常高超,無人能及。70年代初,貝特遜教授任職於加利福尼亞州的聖克魯斯大學,他的兩名學生就是NLP的創始人理查·班德勒和約翰·葛林德。貝特遜力薦他們研究艾瑞克森的理論。可說貝特遜為NP的創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艾瑞克森從貝特遜所提出的雙重束縛中領悟到了二選的理論,並將其應用到了催眠中。艾瑞克森對進入催眠狀態的受試者這樣暗示:“你睜開眼睛後我會問你是否進人了催眠。而你會回答自已並沒有進入催眠。”等受試者睜開眼睛,問他是否進入了催眠,受試者果然回答:“不,我沒有進入催眠。”也就是受試者接受了暗示。但如果受試者因為某種原因而抵抗暗示呢?受試者便會回答:“是的,我進入了催眠。”無論受試者如何回答,都可以確認受試者確實進入了催眠,也就如艾瑞克森所希望的那樣。
如果你有了男朋友,希望他陪你一起出去,去海邊燒烤也好,去看電影也好,此時不要問“要不我們去海邊燒烤?”或者“要不我們去看電影?”而要這樣問:“這週日,我們是去海邊燒烤,還是去看電影呢?”因為前一種問法的兩個選項是:一起去或不去;後一種問法的兩個選項則是海邊燒烤或看電影。如此,後一種問法下,男朋友陪你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我們不可能同時拒絕所有選項,這種做法將“陪伴你”作為了前提。 瞭解了雙重束縛的原理後,再來介紹如何將之用於表揚對方。例如,第一次和他做愛後想表揚他。通常男性都會想了解對方的感覺是否好。因此,你可以告訴他:“我感覺很好。”當然多數男性都會非常高興。不過,也會有人懷疑這只是客套話。所以你可以這樣表揚:“你是很有經驗嗎?還是生來就這麼厲害呢?”
如此表揚,他的無意識就會接受到“你很棒”的信息他應該會笑著回答說:“我哪有和那麼多人交往”。表面聽起來他在解釋,但他的內心其實相當驕傲,他感覺到了你的印象盒子中的很厲害的自己,他會醉於這種優越中。男性希望在做愛後獲得獎勵的心情,就如同女性為心愛的他做了一頓飯後期待認同的心情,大家都期待著對方很滿足的樣子。你學會了嗎?紙上得來終是淺,覺知此事需躬行,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用起來這種表揚技術,愛人、親人、孩子、下屬,其實都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