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集上市,四年締造了一個電商神話

作者| 劉全 閆啟

報道 I 投資界PEdaily

過去四年,中國電商界有兩大“奇蹟”——一個是拼多多;另一個則是雲集。

投資界(微信ID:pedaily2012)5月3日消息,雲集正式登陸納斯達克,發行價為11.00美元,募集資金超過1.2億美元,成為“中國會員電商第一股”。

回過頭來看,雲集的崛起,幾乎是所有人都想不到的。這個曾被稱為中國最大的“微商軍團”成功上市,再次驗證了中國電商神話仍在繼續。

雲集崛起史:

3年交出一組“恐怖”的數據

創立雲集之前,肖尚略在電商江湖打拼已久。

2003年淘寶剛剛起步時,肖尚略在淘寶上開了一家叫“小也店”的香水店。在其成功運營下,到了2012年的時候,小也香水以12%的市場份額成為淘寶香水類目的行業第一。

2015年,肖尚略創立了雲集,定位為一家由社交驅動的精品會員電商,為會員提供美妝個護、手機數碼、母嬰玩具、水果生鮮等全品類精選商品。

用戶只需要交三百多塊錢,就能在平臺上開店成為店主。貨源由平臺提供,不需要花錢囤貨,不需要負責發貨,只管在朋友圈、微信群裡做宣傳,就能拿到分成。

而且,店主怎麼發推廣,平臺都會在群裡提供統一的文案、配圖,實時更新,不用更改一個字,直接複製粘貼就行。靠著這種低門檻、輕投入、低風險的模式,雲集迅速吸引了大批用戶,很多早期做微商的人紛紛轉投雲集。

短短三年,雲集從默默無聞到殺入中國電商第一梯隊。這裡有一組“恐怖”的數據——

招股書顯示,雲集平臺買家數量2016年、2017年與2018年的數據分別為250萬、1690萬與2320萬;而其付費會員,從2016年的90萬,增長到2017年的290萬,2018年更是達到了740萬。同時,雲集用戶的復購率高達93.6%。

對應的收入更是驚人。招股書顯示,從2016年到2018年,雲集的總收入為分別為12.84億元、64.44億元、130.15億元。

“坦率地說,雲集的成長速度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期。”作為雲集主要的早期投資人,鐘鼎資本合夥人孫豔華坦言。“雲集是強管控、採銷的模式,它從開始主要賣化妝品到商品線不斷延伸,模式不斷更迭,在這種情況下,雲集要持續把商品送抵用戶端,還要持續幫用戶挑選好的商品,這其實對公司提出的挑戰是很大的。”

就這樣,當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中國電商已經沒有創業機會的時候,雲集悄然崛起了。

模式爭議:

一開始,VC將信將疑

然而,在雲集狂奔的時候,其模式卻一直備受爭議。

在很長一段時間,雲集被貼上“微商”的標籤,其模式一度被外界質疑為傳銷,甚至VC圈也分成兩派——支持者認可其前瞻性,反對者斥之為傳銷。

2015年,當時資本市場的環境並不好,不少VC機構對雲集模式將信將疑。“我和老肖一起在北京‘挨家挨戶’地拜訪投資人,由東往西從東三環到望京到海淀,非常辛苦。”泰合資本管理合夥人胡文欽回憶。

那時候,胡文欽需要一次又一次地向VC機構解釋雲集的商業模式。在他看來,雲集核心的一個點是S2S(Supply Chain to Social),展開來有三方面:

第一,前端極強的社交流量組織能力,消費者在平臺上有溫度地交流、分享、促進購買,這一層社交溫度也是雲集區別於傳統電商的差異點,這帶來了創新的流量組織形態。

第二,後端紮實的供應鏈基本功,嚴選SKU,高效地提升流通效率,降低媒介成本,去掉了產業鏈的低效環節,雲集在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視供應鏈,依賴於創始團隊十幾年的電商經驗,在很多品類上,供應鏈能力領先於行業。

最後,對標Costco的精選會員制模型連接兩端,Costco精選思想的本身也是供需的匹配機制與分發機制,這能極大降低售價、提升由貨到人的效率,而會員制提供了消費者的一攬子解決方案,帶來更強的用戶粘性。

為什麼選擇會員制?“我們在研究Costco時就看見,會員制會是未來重要的趨勢,體現為高留存、高復購、高轉化、高產出”。胡文欽說,雲集的會員制在中國電商行業具有原創性,是最早開始探索會員制,到目前為止也是最有積累的企業,從2015年融資時就已經把會員制作為發展方向向資本市場傳達。漸漸地,雲集模式得到了部分VC機構的認可。

一共獲三輪融資

“拍板天使輪投資只花了半個小時”

公開資料顯示,雲集一共獲得三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鐘鼎資本、摯信資本、鼎暉投資等。

其中,鐘鼎資本在雲集剛成立時就接觸到了這個項目,不但投了天使輪,之後在雲集的A輪融資中持續下注。截止上市前,鐘鼎資本是除雲集創始團隊之外的最大股東,持股13.7%。

“其實最早我們投資雲集的時候,整個投資決策時間不超過半小時。”鐘鼎資本合夥人孫豔華回憶當初的這筆投資,感慨不已。

2015年7月,鐘鼎資本團隊與雲集結識。彼時,社交流量紅利為消費者打開了越來越多的消費場景,雲集剛剛上線,正在尋找合適的投資人。

“在此之前,我們已經研究社會化零售,以及社會化電商有一年的時間”。孫豔華說,通過觀察社交電商等形態,鐘鼎資本得出兩個結論:一、通過人的推薦賣貨,是有需求的,而且會成為電商主流方式之一;二、多層分銷模型是不成立的,因為這樣會降低消費者到手商品的性價比。”孫豔華總結。

“當我們碰到雲集,我們馬上就意識到這就是我們在尋找的公司。”孫豔華解釋其原因有兩個:一、它通過人的推薦賣商品;二、而且中間只有一層分銷層級。“我們堅信這個模式是對的,事實上今天雲集的發展也證實了我們的判斷”。

從天使輪開始,鐘鼎親身見證並深度參與了雲集的快速成長。“後來肖尚略回顧,那一輪融資,其實他也見了一些人,但他還是選擇了我們,就是因為我們懂他,看明白了這個生意的本質和核心。”

在孫豔華看來,肖尚略也希望一個懂他們的機構股東進來,幫助他該踩剎車的時候剎車,該調方向的時候調方向。

留給VC圈啟示:

識別雲集,最大的挑戰是要克服“偏見”

成立不足四年,雲集成功IPO,再一次創造了中國電商傳奇。

沒想到,當大家都以為中國電商已經是鐵板一塊的時候,先衝出了一個拼多多,又殺出一個雲集。

世間萬物就是這樣,沒有一成不變的商業格局。隨著技術的發展,總會出現新的商業模式來打破舊的格局。

隨著雲集上市,這個曾經引發爭議的項目,也給VC圈帶來一些啟示。令孫豔華感受深刻的一點是,識別雲集,最大的挑戰是要克服“投資人偏見”。

“投資人往往會不自覺地以自身的消費習慣為喜好來判斷項目的價值,這是一件很危險的事。”孫豔華說,投資人大多生活在一線城市,是中高端消費人群,時間緊張,但其實這並不是所有人的消費習慣。

這跟拼多多當初在VC圈的遭遇有些類似。長期生活在“高端氛圍”裡的人,一度對拼多多的理解就是個賣便宜貨的平臺,然後蹭了騰訊的流量,沒有特別之處,最後錯過了這個百億巨頭。

在投資雲集之前,孫豔華在調研的過程中有碰到一個三線城市家庭婦女,“她朋友圈全部都是賣貨的,對她而言,刷朋友圈就是逛街,這對我觸動很大”。

孫豔華感慨,如果不能放棄投資人偏見的話,雲集是很難被看見的,因為投資人離這樣的消費習慣太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