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韵事》:久经匮乏的女性议题,母体具殇的忆苦之作

  • 导语:她的双翼已被剪掉,人们却叹息她不会飞翔----西蒙妮·德·波伏娃

作者/西蒙:作为女性的一体,我诚然怀旧于古老的、乌托邦式的"爱与自由"的戒律,而探询女性的文明史是一件心碎又澎湃的历程,从无限可能的二十一世纪,我们作为回首历史的客体敬畏前辈们所遭遇的苦难又为其奉献了的、已逝的众生亡灵感到忧郁。二战的风朝雨露,资本主义缔结了科技与媒体的话语权,在胜利者的雀跃中历史模糊了母体的文明性,而一场关于拾起女性/母体的遗珠俨然成为智识之士的责任。

其中法国导演克劳德·夏布洛尔在1988年所拍摄的《女人韵事》以"堕胎史"为背景将其与"母体"联结,在讽刺时代与展露女性悲楚间,于大众视野中开启了久经匮乏的女性议题。关于女性自由的对立面往往以碾碎爱作为代价或曰要作为时代的"异类"才有可能逾越平等,而在夏布洛尔眼中对于满身伤痕的一代女性/母体而言,爱往往是蔑视之情,真正的自由只能也仅能蜷缩在狭隘又庸俗的法国南部。

《女人韵事》:久经匮乏的女性议题,母体具殇的忆苦之作

《女人韵事》1988

导演: 克洛德·夏布洛尔

主演: 伊莎贝尔·于佩尔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01「母体范畴下的流浪与禁锢」

作为长期与夏布洛尔合作的女演员伊莎贝尔·于佩尔已然成为自由、洒脱、流浪的女性象征,她在影幕中所自带的与世为敌的冷艳气息,不甘屈服于体制与现实的鞭策,走在时代的边缘作为一个被唾弃的女性坚忍的完成演员的使命。当我们说一部电影重要的是在于讲述神话的年代,而不是神话所讲述的年代时,期间演员与导演的自觉性为观众再度窥视苦难提供了蓝图,同时电影发行的1988年也正是法国社会集体反思二战罪行的时刻,《女人韵事》不仅作为建构女性议题的中介还作为夏布洛尔对于法国本土沦陷、人文精神破裂、母体具殇的忆苦之作。

《女人韵事》:久经匮乏的女性议题,母体具殇的忆苦之作

在电影的叙事方面,以一起关于女主玛丽因触犯法律禁忌为他人实行堕胎而被枪决的悲剧为终。在冰冷的叙事结果中,玛丽最终的吊头绳成了一个世纪女性的哑默,久久的悬挂/禁锢于一片死寂、暗蓝的天空中,于此凄楚的画面使得我们再也无法将其与法国国旗中的蓝色/自由相作关联。

《女人韵事》:久经匮乏的女性议题,母体具殇的忆苦之作

在叙事中玛丽因欲望而附带的多重身份使得她能够作为自由的主体横行于现实的边缘但也仅能苟且偷生。玛丽作为养育儿女的母亲,玛丽艰难的拖着两个孩子,穿梭在咯吱作响的楼梯间,镜头从上空划过此幕,留下的是因空间窄小而导致身形扭曲但却必须回家/回到现实的玛丽一家,带走的则是玛丽藏在喉咙中的歌唱家梦想。

《女人韵事》:久经匮乏的女性议题,母体具殇的忆苦之作

欲望本身的驱动力意在反抗眼前的不满,当玛丽意外发现自己具备堕胎技法时,这看似荒谬的谋生手段却成了这位女性找到自我的天梯。作为母体的玛丽,已然能够改善眼前的贫穷摇身跃入中产阶级的池子,但关于女性自由的命题总是存在悖论,一方面玛丽面对无感的丈夫时心中又对向往的爱情、个体的梦想产生憧憬,另一方面她始终摆脱不掉为人堕胎的使命又必须以此来维系自我的欲望与纯白,这一点被电影学博士秦喜清攘括为:"在一种暗悔的罪行的形式下发现了她的性别。"

《女人韵事》:久经匮乏的女性议题,母体具殇的忆苦之作

四十年代左右在维希政府的压迫下社会对妇女的政策/欺压十足压抑期间的人文精神,贝当就任国家元首期间极度倡导"民族革命"也就是反自由主义、恢复传统道德价值观,本飘零割裂的法国本土,遭遇现实的打压与军败,而这一切竟被元首归咎于妇女之误。在堕胎法定型的时代,玛丽作为禁忌尖端的浪子,抚摸着因多孕、无知、意外而受难的母体,从某种程度而言,她具备上帝姿态永恒的打破了禁锢女性的现实枷锁,但这一不可明示的荆棘使得玛丽/女性自由流浪成为了永恒的期待。再加上现实各方面对妇女的下压政策再度使得战后的女性成为历史决择的祭品,被剥夺的生育权以及劳动权,受碾碎的爱情观与人生观导致女性主义的启蒙在法国一度陷入瘫痪。

《女人韵事》:久经匮乏的女性议题,母体具殇的忆苦之作

02「女性傀儡式的断翼与失语」

如果说二十世纪中叶是法国女性失魂的时刻,那夏布洛尔的1988年则是期间母体具殇的弥合反思。作为异己者的玛丽,始终抗拒遵守着现实所倡导女性作为家庭伦理核心的教条,年轻的玛丽象征着青年一代,而二战后法国人口暴涨,一个趋向青年化的国家却未能自觉的给一代青年指路而是在文明的栖息地使女性集体断翼。政体腐败的事实被败将的自尊心所抹去,不停的将国土割裂给德国的现实为妇女们所孤鸣失语。

《女人韵事》:久经匮乏的女性议题,母体具殇的忆苦之作

玛丽作为一个欲望体的母亲,身上稚嫩的活力令其不愿止步于困窘,但在电影中,玛丽始终在怀念她被德军带走的犹太朋友,时常湿润眼眶,白皙的皮肤下暗涌着无处释放的红色烈火。但关于外部/男性的秩序社会,作为妇女小足的玛丽用接近对抗式的姿态维系自身的欲望,包括出轨、犯法。用自虐式/自杀式的生活方式与元首贝当那句:"法国女性不能忘记自己的责任、不可破坏传统的家庭伦理。"作长久的无声反抗,在灰色的边缘地带试图找寻关于妇女自由的语言。

《女人韵事》:久经匮乏的女性议题,母体具殇的忆苦之作

家庭是一个社会最小的单位,《女人韵事》借由玛丽与丈夫保罗的冷对峙凸显出社会的另一重样貌。面对失业、懒散只专注于拼贴纸的丈夫,心存理想的玛丽对其选择哑默,从身体上的抵触到精神交流的放弃,甚至将丈夫推荐给自己的助理,不难看出,这一切一度指涉着玛丽对不成一气的法国现状/男性社会感到绝望而后选择失语,社会的外在压力使得群体性黯然失声,期间清醒的玛丽则以自我精神胜利法则度日,正如太过森严的戒律是受不住流浪的诗人。

《女人韵事》:久经匮乏的女性议题,母体具殇的忆苦之作

但也因玛丽足够清醒的认知事物的全貌以及女性个体的渺小,才会选择踏着男性秩序而作禁忌的浪儿。也许在夏布洛尔眼中,世界上的女性只有女人和伊莎贝尔·于佩尔,才会把一切有关女性自由的样子都显露在她身上。富裕的玛丽已然在歌唱,歌颂着自我的喜怒与悲伤。将为人堕胎成为自己事业的玛丽,作为一个独立的女性再度洗刷历史的空白,夏布洛尔深受女性自由所感伤试图模糊掉现实语境,用电影化作舞台,为母体具殇所致歉。

《女人韵事》:久经匮乏的女性议题,母体具殇的忆苦之作

我们不再赘述政体的错误,过多还是在乎电影本身的造诣,戈达尔说:"电影为人类的欲望提供了身体。"在《女人韵事》中我们窥视女性的堕胎史,玛丽手上所触碰的亡灵足以对四十年代的宗教权威构成威胁,在不健全、无安全设备的小厨房台面上玛丽要面对的是一次次关于上帝与死神的博弈。也正如此,早就被折断翅膀的女性怎么又会在乎性别秩序是否公平,而玛丽死刑的结局同时也正在暗喻着:女性无声的呐喊再一次淹没在无际的海洋文明中。

《女人韵事》:久经匮乏的女性议题,母体具殇的忆苦之作

03「沉疴顿愈的精神匮乏与爱」

现实主义与存在主义二者的思想体系构成了法国新浪潮的主要风格,夏布洛尔作为"新浪潮"的主将之一,在他诸多的电影文本中所渗透的宿命论均可见一斑。从一个可视的历史结果转向期间的哲理思索,无论是《冷酷祭奠》中无教养、野蛮但颇具自由的让娜,还是在本电影《女人韵事》中被孩子、家庭禁锢但仍渴望流浪、对社会失望但依旧心中有梦的玛丽,都在凭借历史滤取的权利显露导演的宿命论,一场关于历史的、女性的仍具备价值与爱的母体姿态,由此我们也从夏布洛尔的艺术自觉性中看到了过去与现在弥合的时刻。

《女人韵事》:久经匮乏的女性议题,母体具殇的忆苦之作

《女人韵事》中玛丽/个体死亡的结局已然成为法国社会关于女性议题沉疴顿愈的代价,顿失语言文明的法国,将女性作为掌控社会的工具,维系家庭的职责以便为战争作出贡献,夏布洛尔在揭露父权秩序的同时,也在极度批判女性主义本身的力度和深度、执着于对其精神层面的深刻表述。1941年4月2日法律正式宣布妇女堕胎和避孕被禁止,也就是在资本成熟运转的新世纪对待妇女的方式仍停留在古老的西元629年,那时世人在君士坦堡会议中将"堕胎"视为杀人的古老西方。

《女人韵事》:久经匮乏的女性议题,母体具殇的忆苦之作

导演滤取母体具殇之际,极力还原时代样貌,女性为了暗自堕胎而缺乏生物科学的理论,玛丽的邻居不得已将自身浸泡在芥末水中使其流产,玛丽不具成熟的手术室,用简单的肥皂水在堕胎者的羊膜囊中灌输,关于母体的苦难由此开始剧痛,而夏布洛尔的影片风格极具冷峻,在文明的1988利用物质具象唤起四十年代的具殇,期间所还原的并非是爆裂无声的现实,更多的是其中所涉及的是关于悲剧联想与命运的通感性。

《女人韵事》:久经匮乏的女性议题,母体具殇的忆苦之作

外界与女性失衡的时刻,女性议题被漠视,正如导演的镜头像上帝冷眼旁观人类的瑕疵,又或者说当女性遭受堕胎的痛楚所悲戚的时刻,上帝已死。玛丽作为客体,不断的在用强势的性格来弥补自我那无处释放的红色烈火中所实存的、沉重的精神匮乏。当多育造成一个母体的缺失,失去生育选择权的女性集体失语,那将迎来的便是即刻的死亡与长久的忧郁。卧轨自杀的多育女性,家庭破裂,以妓女身份俨然活着的青年,不盼梦想与虚无,因而从时代弥合的1988年来看,四十年代的法国南部上空飘荡着无数流浪的诗人,有的醒着、有的装睡。

《女人韵事》:久经匮乏的女性议题,母体具殇的忆苦之作

在社会危机与精神匮乏的同时,夏布洛尔几乎是作为西方主流男性创作群体中唯一为建立新的女性形象,打破后穆尔维时代女性形象困境的法国导演。他用一种回望式的揭露具殇来使得女性议题沉疴顿愈,这种悲痛的电影文本,我想只有夏布洛尔作为透析宿命论之后,还能冷静、严峻的为世人启迪期间仍存的关于"爱与自由"的价值期待。

《女人韵事》:久经匮乏的女性议题,母体具殇的忆苦之作

西蒙·结尾:《女人韵事》即便是作为二十世纪末的作品,但期间对于法国社会的反思仍具有重要意义,再度重述米歇尔·福柯的那句:"重要的是讲述神话的年代,而不是神话所讲述的年代。"关于电影,我们总以沉浸式、习惯性的姿态来试图娱乐其身,但在真正的影像价值而言,走出剧情,关于一场历史与现在、过去与未来的危机与启迪才是这近乎两个小时最本真的意义。"死亡"是电影的结局,但期间从未被时间原谅的母体具殇是我们作为后一代女性永远致敬的苦难,在法兰西的上空久久停留的流浪的诗人,也终究会在法国解放之际浮沉地表,那个时刻可以说是夏布洛尔创作此电影的1988年,那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而这是一个智慧的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