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荒来了,现金是垃圾,银行股也成了香饽饽

银行股都暴动了,哪里不对了?

在降息周期和经济下行压力下,银行股是最大的受损者,即便考虑估值的优势,估计也很难获得超额收益。然而,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没有“好资产”了。钱越来越多,资产越来越少,银行股的高股息看起来是不得不买。随着银行股的异动,或许更多的高股息资产将被市场撬动。

高股息资产为何被青睐

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根据IMF的最新预测,2020年的全球经济或会萎缩3%以上,其中发达国家将普遍出现负增长,而中国和印度也仅是勉强维持正增长。

为了避免危机出现,只能靠政府举债和央行印钞。在美国,已经出台了3轮财政刺激政策,合计的刺激规模超过2.1万亿美元,而第四轮4840亿美元财政刺激即将推出,前4轮财政刺激总额将达到2.6万亿美元,占到美国19年GDP的12%。在日本,其政府推出了108万亿日元的刺激计划,相当于日本19年GDP的20%。在欧元区,同样遭遇了疫情的重创,截止4月17日,欧央行今年以来已经新购了6000亿欧元的资产,相当于欧元区去年GDP的5%。

在2020年1季度,受疫情影响,中国实际GDP同比下降6.8%,名义GDP同比下滑5.3%。但是为了对冲疫情的影响,政府加大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1季末的广义货币M2增速从去年末的8.7%升至10.1%。

而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全球央行这一次大印钞也是史无前例的。如果大家相信疫情终将结束,未来中国的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加上中国广义货币增速已经回升至两位数,那么相比于持有几乎没有回报的现金类资产,未来无论是持有优质的房产还是股市,应该会有更高的回报,新的一轮资产泡沫或正在酝酿。

疫情爆发,全球进一步大规模投放了流动性,导致中国国债收益率快速下行到当前2.6%左右的位置。当利率债收益越来越低的情况下,资产荒的环境,导致资金开始增加对其他品种的配置,地产债、城投债、可转债,先后涌入大量资金,收益率也很快被打到历史比较低的位置上。

资产荒来了,现金是垃圾,银行股也成了香饽饽

要不然大家也不会争相购买低收益的安全资产。今年1季度,中国的居民存款新增6.5万亿,余额宝规模新增1650亿,政府类债券新增了1.6万亿。但是这些资产的回报率实在是太低了,目前,中国主要银行的1年期存款利率约为1.75%,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收益率已经降至1.76%,10年期国债利率已降至2.51%,均创下历史新低。

当前股债收益比位于十年最低位,代表类固收股票或者是高股息股票,相对于债券的性价比到了一个历史极值,意味着可能有类固收资金会逐步增加对他们的配置,起到一定程度托底的作用,因此整体风险可能相对可控。

对于长期而言,如果发达国家市场进入经济衰退导致的熊市,那么外资的确可能进一步提升A股的配置比例。第一,外资持有所有中国资产(A股、港股中资股、中概股)比例仍然远低于其他国家;第二,台湾和韩国MSCI纳入比例提升的空档期,外资仍然持续流入;第三,随着A股逐步纳入MSCI,国外共同基金(JPMorgan、普信等)持有A股的比例目前仍小于A股在MSCI全球+新兴市场的加权配置比重(约1.7%)。

未来即便A股纳入MSCI的比例短期不提升,A股部分优质资产的高盈利能力和回报率的优势,也会吸引更多海外主动型共同基金继续增加A股配置。尤其是当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由于经济衰退进入熊市的时候,A股真正的“避风港”作用在长期会体现出来。

高股息资产也能进攻

中国在疫情控制中相对领先,且无论A股及港股估值偏低,财政、货币及产业政策空间足,对中国市场不宜过度悲观。在全球大放水和超低利率的背景下,高股息的股票将会稀缺的资产。例如银行、地产。但这是长期的策略,基于分红和资产价值的逻辑,并不是成长性。

其实,从基金买入港股的方向就看出,高股息资产的银行正在被青睐。把统计口径扩展到全部南下资金,与主动偏股型基金Q1减仓港股银行股不同,南下资金20Q1前10大净流入个股中,有5只银行股,其中南下资金对建设银行的净买入金额超500亿港元。

出现这一现象的关键在于不同类型的资金投资目标存在差异,买入港股银行股的资金可能更多来自偏长线的配置型资金,如保险资金等。这类资金风险偏好相对较低,更加关注具有低波动、高股息等特征的个股。而Q1港股大幅回撤之际,银行股的高股息优势进一步凸显。

国泰君安认为,短期来看,股债比已达到历史高点,在修复时间点难以把握的情况下,推荐股息率较高、基本面稳健的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同时,4月3日超额储备利率从0.72%下调至0.35%,打开市场利率下行空间,因此继续推荐同业负债占比高、中期业绩弹性大的兴业银行和江苏银行。

值得注意的是,高股息资产不仅是金融地产等,一些食品饮料行业的优质企业兼具高股息率和成长性,更值得投资者去关注。

经平安证券测算,共有25个标的股息率高于1.5%,养元饮品、迎驾贡酒、元祖股份等7个标的股息率高于3%,伊利股份、双汇发展、汤臣倍健、克明面业等10个标的股息率处于2%~3%。从业绩稳定性看,食品饮料属于日常消费品,需求波动与宏观经济关联度低,且产品迭代速度慢、竞争格局基本稳定,行业标的业绩稳定性较强,龙头个股更具业绩确定性。

资产荒来了,现金是垃圾,银行股也成了香饽饽

股息率高于1.5%的25个标的内,有贵州茅台、五粮液、口子窖等8个标的实现17年、18年、19年(若尚未披露则采用1-3Q2019)净利润均满足10%的增长,13个标的实现17年、18年、19年净利润均正增长。

食品饮料高股息标的具备大市值、高ROE的特征,25个标的中有17个市值超过100亿元,7个标的市值超过500亿元,25个标的中有贵州茅台、五粮液、双汇发展、伊利股份、洋河股份、养元饮品等13个标的ROE超过20%,20个标的ROE超过10%。

总之,在利率下行周期和全球放水的背景下,高股息的资产不仅能获得长期的资产受益,还能低于金融市场的波动,作为稳健投资是可行的策略,甚至在2季度能获得明显的超额收益。

在2020年初,达里奥曾表示“现金就是垃圾”,但随后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美股大幅下跌,而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其桥水基金中最著名的纯阿尔法2号1季度亏损约20%。而在4月7日,达里奥再次表示,随着全球央行大规模印钞并保持低利率以应对黑天鹅冲击,投资者可以选择持有现金以外的资产。

他说,“请记住,尽管现金的价值不像其他资产那样波动,但它的负回报代价高昂。因此,我仍然认为,相对于其它选择,尤其是那些在通货再膨胀时期仍能保值或增值的选择(例如,黄金和部分股票),现金是垃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