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及他手下人屠城和清入关屠城本质上有区别吗?

沈小米童鞋


刘邦军队屠城和清军入关屠城没有什么本质区别,都是利用战争手段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史书中刻意隐瞒的污点

刘邦军队和清军在历朝历代开国屠城的记录中都榜上有名。只是前者屠城的数量没有后者多,更没有被搬上台面来批评。

一个朝代的史书对于本朝屠城是刻意避讳的,甚至一笔带过。例如《贞观政要》中一句“此夷不服王化可戮之”,史书中类似“不服王化,王师征,平之”的句子比比皆是。寥寥数字,便是一场人间炼狱。史官录入的时候自然不会大书特书留给后世批评本朝污点。

刘邦军队前期反秦的屠城,后期到楚汉相争的屠城

司马迁在编纂《史记》的时候并没有刻意回避刘邦屠城一事,但始终避免不了为汉朝开国之君遮羞。关于刘邦军队屠城的记载同样没有叙述其中细节。

屠胡陵。——《史记·九十五·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

楚汉相争中刘邦军队屠煮枣

从攻项籍,屠煮枣。——《史记·九十五·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

燕王卢绾反,勃以相国代樊哙将,击下蓟,得绾大将抵、丞相偃、守陉、太尉弱、御史大夫施,屠浑都。——《史记·卷五十七·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在颠覆暴秦统治的道路上,刘邦与项羽二人都有过屠城记录,只是刘邦军队屠城没有项羽军队坑降卒,屠齐地那么著名。

公元前207年七月,项羽和刘邦在攻占城阳后,非常默契的对城阳进行无甄别清洗,“使沛公项羽别攻城阳屠之”但是屠城阳时,决策人是项羽,还可以把骂名摊派到项羽头上。但武关确实是《史记》中明文记载,刘邦所屠。

刘邦军队另一次明文记载的屠城事件,不容置疑的是屠当时秦朝商贸集中地,人口众多的颍阳。

南攻颍阳,屠之。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史记·高祖本纪》

直到刘邦军队攻破函谷关之后,汉军才有所收敛,本就实力羸弱的刘邦自然会走爱民如子的道路。后人也只记住了汉王关中之地的“约法三章”,只是奠基了汉朝千秋霸业的无数刀下亡魂无人为其诉冤。

清军入关后的三步战略与扬州之屠

清军入关后走的道路分为三步,爱民、屠民、爱民。清军在定鼎天下的道路上遭到激烈的反抗,无数南明降军充当清朝马前卒对反抗者进行残酷血腥的镇压,其中以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最为著名。

公辄令开城纳之。至是城破,豫王下令屠之,凡七日乃止。”“亟收公遗骸,而天暑众屍皆蒸变,不能辨识,得威哭而去”。——《扬州城守纪略》

嘉定乙酉纪事》:以予目击冤酷,不忍无记,事非灼见,不敢增饰一语,间涉风闻,亦必寻访故旧,众口相符,然后笔之于简。后有吊古之士,哭冤魂于凄风惨月之下者,庶几得以考信也夫。——《嘉定乙酉纪事》

公元1644年,闯王李自成围攻京师,崇祯帝无处遁形,自缢于煤山。辽东总兵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一片石战役后李自成元气大伤,裹挟银两西逃。摄政王多尔衮率领关外清军打着为明朝复仇的旗号入主中原。

清军入关后军纪严肃,多尔衮把之前的剃发令暂缓,希望德化汉民。降臣孙之獬旧事重提,率先剃发表明立场,多尔衮趁机再次颁布剃发易服的命令。清朝统治者希望以这种最直观的手段来迫使汉朝臣服自己的统治“

官民既已剃发,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千年来秉承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思想的汉人自然奋起反抗,清军所到之处烽烟四起,一片狼藉。

当清军大军压境之际南明统治者朱由崧还做着偏安一隅的小朝廷美梦,内部腐败至极,卖官鬻爵,抓良为囚之事遍布南明。文官武将明争暗斗,相互倾轧。

清流史可法被逼离去,督师扬州。多铎率军劝降史可法遭到拒绝,史可法安抚扬州民众抵抗清军,城破后,吃尽苦头的清军屠城,十日不封刀,即扬州十日。扬州数十万百姓,成为后世赞扬史公大义时寥寥数语的陪衬。

扬州烟爨四十八万,至是遂空。——《明季南略·卷三》

屠城充分体现了封建统治者的真实面目

历朝历代屠城事件多如牛毛,尽管屠城会招到后世批评残暴不仁。但在当时的情况下,那些屠城的统治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因为这是更是一种以武力威慑敌人的手段。

这一部部包装精致,文笔出彩的史书,不过是一本本封建王朝统治者的家谱而已,天下苍生无一留名。一介草民想要在史书中留下一笔,就要趟着血海,踏着尸山,拄着白骨,才能在史书中浓墨重彩。

刘邦军队在反秦前期的屠城有被楚军裹挟的嫌疑,但后期和楚汉相争时期刘邦军队的暴行是不容置疑的。清军在统一天下的道路上,众多残暴的手段把同样把封建统治者的厚黑发挥的淋漓尽致。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极端做法

刘邦军队的屠城和清军入关后的屠城都是为了达到本集团的政治目的采取的极端手法。两者之间,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明月清风阁


刘邦屠城只是屠杀顽抗者,清兵屠城不分顽抗还是投降的,也不分男女老幼。


人间正道70


如果细细翻看历史的话,古往今来,古今中外,在战争中,屠城事件并不鲜见。

所谓的屠,对其的解释比较一致,就是诛杀过重。屠的对象,一般情况下,是敌方的士卒,个别时候,可能会杀戮大量的平民百姓。

战争中屠城的原因,也并不复杂,无外乎劫掠财物、震慑对方、报复泄愤,或者是难以甄别对方身份,不愿错放。

刘邦和入关之后的清军,屠城的目的,基本相同,只是着重点稍有区别。

刘邦,包括项羽,在进攻秦朝之时,屠城,最大的原因就是劫掠财物,补充军需,鼓舞士气。另外,刘邦、项羽,皆为楚人,与秦国有旧仇,再加上作战辛苦,可能会掺杂了些许报复、泄愤的情绪在内。同时,屠城还可以震慑对方的军队和百姓,减少反抗。

《史记》中,至少有三次刘邦屠城的记录。

《史记·高祖本纪》,刘邦“南攻颍阳,屠之”。

《史记·秦始皇本纪》,“沛公将数万人已屠武关”。

《史记·项羽本纪》,“项梁使沛公及项羽别攻城阳,屠之”。

行军打仗,肯定要消耗钱粮。前方作战的军队,除了从大本营运粮获得补给之外,就是因粮于敌。而士兵作战,除了正常的军饷以外,也都想有些额外的收获。所以,通常情况下,当攻破一座城池之后,都会有劫掠事件发生。劫掠的对象,除了当地府库、粮仓之外,多多少少都会牵连到无辜百姓。

正因为此,刘邦才在进入关中之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否则的话,“秦重宝财物府库”中的物品,早就被刘邦搬空了。而刘邦手下的士兵呢,肯定也会同项羽一样,在咸阳城内烧杀抢掠一番。

相对而言,泄愤、报复,以及震慑对方的军队、百姓,都是刘邦屠城的的次要目标。

正因为刘邦屠城的主要目的,是劫掠财物。所以,从史书的记录来看,刘邦屠城并不惨烈。而入关之后的清军,屠城的主要目的与刘邦不同。所以,清军所制造的屠城事件,通常都是惨烈异常,骇人听闻。

清军在关内所制造的屠杀事件太多了,简直就是罄竹难书。

入关之前的清军,主要是以劫掠为主,所以,屠杀规模相较入关后的屠杀明显较小。比如赵州之屠,2.5万人被害,而畿南之屠和潼关之屠,被害人数均不足万人。

但是,在清军入关之后,屠城的主要目的,变为了震慑汉人,强迫汉人服从满清的统治。而劫掠财物,或者泄愤,就成了附属品。这时候,清军的行为,就可以用残酷、残忍来形容了。

有名的扬州十日,就是清军屠城最惨烈的一次。多铎在攻破扬州后,下令屠城。十天之内,清军杀死了八十余万扬州百姓。对于那些主动投降的无辜百姓,清军同样不放过。他们将这些已经放弃反抗的百姓50或者60人分为一堆,然后用绳子绑起来,用长矛全部刺杀。

嘉定三屠,清军将领李成栋,先后三次下令屠杀嘉定城内的百姓。昆山之屠,清军杀死城内士民百姓数万人。嘉兴之屠,同样是尸体遍地,血流成河,据推算至少有五十万人遇难。

另外还有反抗剃发令的江阴八十一日,江阴百姓守城八十一天,毙伤清军十余万人。最后,全城近有五十三人幸免于难。

清军从江浙,一路屠到了四川,湖广。据不完全统计,清军屠杀汉人有近千万之巨。

清军为什么这么残忍?主要就是因为汉人跟他们不是一个族群,在清军入关之后,遭到了汉人的普遍反抗。所以,清军为了迫使汉人臣服,只能靠不断制造大屠杀来,来震慑汉人。

只有个别时候,清军是以无法区分哪些是农民起义军,所以,进行了无差别屠杀。比如,清军制造的四川大屠杀,还有曾国荃攻破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之后的大屠杀。

刘邦和入关后的清军所处的环境不同,造成了屠城主要目的的不同。刘邦屠城,主要以劫掠财物,补充军需,鼓舞士气为主;而入关后的清军屠城,主要以震慑汉人,维护其统治为主。正因为主要目的,进一步造成了屠城结果的不同,一个相对缓和,另外一个则十分的惨烈。这应该就是两者之间,本质上的区别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