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上課,父母與孩子的時間管理方法學了不疲憊

2020年,你值得關注的一個頭條號。

在家上課,父母與孩子的時間管理方法學了不疲憊

疫情仍未結束, 以為在家,日子可以好過一點,原來不是,最痛苦的事情就是在家逼著自己起來聽老師上課,這個假期有點長,我想要去學校了。因為不在對的地點遇見應該遇見的人.......


在家上課,父母與孩子的時間管理方法學了不疲憊


孩子的時間管理與自律能力有很大的相關性,同時父母要明白,對於學童期的孩子,他們並沒有時間上的概念。

每天都會上演這樣的情景劇:

“ 還在看動畫片?怎麼還沒寫作業?今天晚上你要寫到幾點?快點去寫作業?”

“ 就看一會電視,再看一會!”

“ 好,再給你看10分鐘!”

“10分鐘到了!”

“不要!才看了2分鐘,不公平!”

“到時間了,快去寫作業!快去!

在學習上,孩子學識字、學拼音、學算術,可並沒有學習時間這件事情,而時間本身是抽象的,看不見,摸不著 ,學習起來有點困難,也造成父母和孩子討論時間時,發生自說自話互相牴觸的衝突。


在家上課,父母與孩子的時間管理方法學了不疲憊


  • 針對時間管理,孩子有著以下現象:

1 學習效率低

2 沒有自動性,處於被動,叫不動

時間觀念不是天生就會,需要父母教導,怎麼讓孩子有時間觀念?

在家上課,父母與孩子的時間管理方法學了不疲憊


第一,沒有具象物體的時間,父母可以培養孩子對時間的感覺。

具體實施計劃:讓孩子自主分配時間;在一個小時或二個小時內(由父母控制開始和結束),安排自己需要做的事情。

在某個時間段,以一個小時例,和孩子一起討論這個時間內安排什麼事情,由孩子來自主安排,父母負責檢查、監督。通過事例讓孩子對時間的長短,以及做事前所花的時間有一個感性認識。如果只是由父母來制定,孩子來實施,他們並不會認可事情的安排,不會產生具體的時間感覺。孩子自己制定的計劃表, 不論是否合適,都可以給他們親身的體會。

在家上課,父母與孩子的時間管理方法學了不疲憊

第二,把時間主動權還給孩子。

被動,叫不動!爸爸媽媽吼了很多次”到時間了,快點寫作業去!”“再等一會!再看一會!再玩一會!”父母和孩子的時間觀念出現矛盾,把時間主動權還給孩子;孩子無法確定10分鐘的長短,父母確定的10分鐘與孩子的時間感念不同。

讓孩子自己來定,還要幾分鐘。然後指著時鐘給孩子看,分針走到那個數字,確定到哪就開始寫作業。以實物的鐘表引導孩子看時間,也不會讓孩子感到“不公平”。

在家上課,父母與孩子的時間管理方法學了不疲憊

第三,完成作業後或功課作了40-50分鐘後,有休息時間。

要考慮孩子的專注力,一直學習,疲勞和專注力下降,自然讓孩子東摸西摸,養成拖沓的習慣。

間隔休息,順應專注的時間,以提高效率。

在家上課,父母與孩子的時間管理方法學了不疲憊

第四,完成作業後,有具體時間來玩。

在這一個具體時間段內,就是孩子玩樂的時間,不需要去做其他的事情:洗澡、刷牙、讀書等等。父母需要信守諾言,在此期間不要侵佔他們的空間,讓孩子知道,父母既會確定學習時間,又會安排玩耍時間。

如果碰到孩子功課拖太久,沒有完成作業,只好佔用玩耍時間。一旦孩子對玩耍時間沒有了而抱怨時,父母可以說:你自己做作業花了太多時間,需要提高學習效率了。

在家上課,父母與孩子的時間管理方法學了不疲憊

第五,讓孩子擁有實踐經驗,以玩樂來學習時間分配。

在玩耍的時間裡,想玩拼圖,想玩彩泥,想玩手機,想看動畫片,由孩子自己怎麼劃分玩多長時間,體驗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以及學習安排多個任務。

在家上課,父母與孩子的時間管理方法學了不疲憊

第六,在某個時間點前,做好三件事

父母提出要求,孩子具體落實,比如:8點前,要做玩功課,要整理好書包,簽好備忘錄。怎麼操作由孩子自己決定,鍛鍊孩子按照時間規劃的執行能力,感受時間的過程。

時間是空泛的概念,爸爸媽媽需要制定可視化的物件,幫助孩子領會時間,掌握時間長短的觀念,而不是通過吼叫來督促孩子按照父母的時間表做事情,既是引導孩子,也是尊重孩子。

在家上課,父母與孩子的時間管理方法學了不疲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