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血压,脑梗塞,神志模糊,行动不便,大小便失禁…我们还是把他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

糖尿病,高血压,脑梗塞,神志模糊,行动不便,大小便失禁…我们还是把他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


本期嘉宾:黄后宝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



“@所有安徽医护 你们好!39床荣荣结束了3月26日出院后、14天的酒店隔离,已于昨日平安回家!回家后,我继续在自己的房间里隔离。身体体征一切良好,无不适症状。再次感谢你们曾经给予的救治、安慰和帮助!武汉人民永远欢迎你们,武汉永远爱你们!”


“@39床 荣荣 太好了!”


“@39床 荣荣 注意手卫生和咳嗽吐痰,太棒了!”


“@39床 荣荣 你太客气啦……”


这是一段来自武汉一线的医患对话,他们曾经携手共同与病毒做过顽强斗争。这个曾命名为“医患互动”的微信群,经过了两个月的沉淀后,被群友们重命名为“希望的天空”。在这片希望的天空下,由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副院长黄后宝率领的安徽省第六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与他们救治的病患们,共同留下了抗击病毒的生死情谊。当然,还有医疗队在火线战斗中“拼”出来的“辉煌战果”。


2020年4月5日,《医师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刚刚解除隔离、回院工作不久的黄后宝副院长,他坦言武汉的经历终身难忘,最多的是感动。


强调速度 当时我们似乎像在子弹中飞


“我的家里还有一个弟弟,我可以去一线救援!”“孩子交给爸妈照料,我准备好了”。这是一个个有勇气和担当的热血男儿、柔情万种的巾帼英雄发出的声音。早在2月17日,安徽省第六批医疗队就在芜湖组建完毕,队员们带着“做好后事安排”的准备,纷纷请战。前后方对接、成立管理小组、筹备物资、确定路线……大家就像高速旋转的陀螺,快速、有序地进入了临战状态。


糖尿病,高血压,脑梗塞,神志模糊,行动不便,大小便失禁…我们还是把他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

朱向明院长向黄后宝副院长及援鄂医疗队授旗

自深夜接到国家的出发通知,黄后宝副院长仅在18个小时之内,就率领来自皖南医学院第一、二附属医院及芜湖市各级医院医护人员共计145人、携带310件医疗物资、从芜湖经合肥飞赴武汉。

2月19日,医疗队刚抵达武汉,便整体托管了武汉中心医院后湖院区的一个病区。这里,距离“华南海鲜市场”只有一站路之遥。


顾不上安顿,黄后宝与来自芜湖市各家医院临床、护理、院感等领域的专家,组成管理集体,以最快的速度,建立分组方案、管理条例、医疗护理规范、院感流程等各项制度,开展院前培训。短时间内,这群素不熟悉的人捏合成团、结为生死之交,凝聚成一支充满战斗力的医疗铁军。


“如果把病毒比作子弹,那么,我们当时似乎就像在子弹中飞……”忆及最初踏入武汉市中心医院的情形,自带安徽文化底蕴和平易近人之感的黄后宝用幽默稀释了沉重。


“快”,也成为了这支医疗队的自我要求。按照方案确定的医疗流程,抵达武汉后的第二天,医疗队即进驻后湖院区,与武汉中心医院有关方面全面对接。这是一个由眼科病房改造的病区,已有停用一段时间,无法直接接收患者。大家一刻不等,按照规范清扫病区、重新布局、“筑堡垒”、“挖战壕”,使病区当日就具备的收诊能力。


安徽第六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成为同批进入武汉中心后湖院区的7支医疗队中,第一个完成对接工作、第一个进入病区熟悉流程、第一个开始诊疗工作、第一个收治新冠肺炎患者、也是当时收治患者最多的医疗队伍。


提高精度 ,为患者“拼”出一条充满希望之光的生命通道


打开病区大门后,黄后宝发现疫情比想象的还要严峻,呈现出危重患者多、复合病患者多、并发症患者多的现象。


“医疗方案如何拿?医疗措施怎么定?芜湖的患者与武汉的患者异同点在哪?安徽的经验能否直接复制到湖北?……大家各抒己见、贡献智慧。”


很快,黄后宝带领专家组参考国家指南及安徽、湖北、浙江经验,并结合本单位成功救治案例,制定了后湖院区“治疗方案”。


这是一套体现“安徽特色”方案,最大的特点就是中西结合、“一人一案”、从入院到出院,强化精准诊疗、心理慰藉、“个体化”康复训练的全过程质控。

糖尿病,高血压,脑梗塞,神志模糊,行动不便,大小便失禁……一名新冠病毒肺炎确诊患者,合并多项危重症状,被送到了医疗队接管的病区。第一时间,黄后宝组织协调专家组,展开诊断。抗感染创面辅料、内外联合用药、控制血压血糖,医护人员昼夜不停、小心翼翼地进行着治疗、护理,从死神手中抢回了患者的生命。


88岁高龄,确诊新冠病毒肺炎。自从这位老人住进病区,医护们就成了他的贴心的“孩子”。治疗、喂饭、大小便清洗……一样不落。不久,老人奇迹般逐渐康复过来。


这样的病例,还有很多,很多。“先要把存量消灭掉,同时保障不再有新患者增加。”一个月的实战经历证明了黄后宝在疫情之初就考虑到的多学科专家组队的重要价值。老年病、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尿毒症、心理危机障碍,他一一安排了相应科室的专家共同会诊。遇有疑难病例,及时连线后方,多方远程“会诊把脉”,线上线下合力“驱魔”。


糖尿病,高血压,脑梗塞,神志模糊,行动不便,大小便失禁…我们还是把他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

黄后宝副院长和新冠肺炎患者沟通治疗方案

在他的带领下,医疗队共收治患者41人次,其中重型14例,危重型4例(9.8%),交上了一份患者零死亡、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的优异答卷。


体现温度 让生命闪耀光和热


面对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帮助他们保持乐观心态,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对于治疗康复具有重要意义,黄后宝深知这一点。


为了让患者更加舒心暖心,医疗队每一位队员都待患如亲。病房里每刻都是加油声,句句饱含着守护生命的深情,多吃点,好得快点,握握手,笑一笑,我们一起加油!“这些点滴都值得为之动容。”黄后宝感慨。


队员们积极开动脑筋,队中心肺康复治疗师自制一套完整的呼吸操,每天带领轻症患者练习,以提高摄氧量。一位护士手绘抗击新冠病毒系列漫画《打怪兽去》,在病友间广泛传阅,成为病区重要的心理健康手册。


一对夫妻,双双确诊。刚来病区时,夫妻二人一直情绪低落,甚至常常彼此做出最后的道别。黄后宝和队员们敏锐地发现了这个典型的心理问题。随即,一支专业的心理疏导团队很快到位,送来有力的心理治疗和温暖的心灵安慰。夫妻双双把家还的时刻,特别要求和医护人员照张“全家福”,以永恒纪念。


在病房,有一位特殊患者,她是88岁高龄的、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因为担心给国家、家人添负担,对治疗存有抵触情绪。医疗队就安排专人陪伴,每天和家人视频通话,与她分享“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老人顺利治愈出院,珍贵的红色生命得以延续。


在武汉抗疫的日子,35个日夜的守护,医疗队冲刷掉的是疫情的尘霾,留下的是鲜亮的明天。

“感谢医疗队中每一位兄弟姐妹的无私无畏,感谢患者的乐观、豁达与配合,更感谢生命之花最深沉、最辉煌的绽放。”在安徽省第六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平安回家、黄后宝将写满全体队员的队旗交还的那一刻,他如释重负地说道。


糖尿病,高血压,脑梗塞,神志模糊,行动不便,大小便失禁…我们还是把他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

黄后宝副院长带领 第6批医疗队员支援武汉后凯旋

冬已远、春终至。黄后宝和安徽省第六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在深入战斗“主战场”的道路上,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以赤诚之心、精湛之技,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由于工作条理性强、工作效率高、患者反馈满意度好,他们收获了武汉市中心医院的高度肯定,更收获了武汉人民的诚挚谢意和深远情谊。


黄后宝,教授,研究生导师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

泌尿外科主任医师

安徽省健康服务业协会泌尿男科健康分会会长

安徽省病案质控中心主任

现为《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皖南医学院报》等多家学术期刊编委。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武汉并蔓延至全国。危难时刻,一线医务工作者构筑起一个个坚强的“战斗堡垒”,迅速奔赴各条“战线”,冲锋在最危险的抗疫前沿。无论是在抗疫前线还是在后方,所有医务人员都在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疫情防控,为救死扶伤而奋斗。在抗疫前线,救援队伍领头人的果断决策,科学、高效的抗疫防疫方向、路线和举措,对疫情防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展现抗疫医护人员的风采,《医师报》联合阿斯利康启动了“抗击疫情 我们在行动”之“利众心卓越行”医院领衔者系列访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