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是怎麼教育子女的? | 原創首發

諸葛亮是怎麼教育子女的? | 原創首發


文/亮哥(青年學者)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慆(tāo)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歲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我們今天要來講的這份信《誡子書》是一封家書,是諸葛亮寫給他的兒子諸葛瞻的,這封家書可以說是諸葛亮一生的經歷與思考的結晶。

在他看來,在寧靜中多思考,培養自己的品德,就像孟子說的養“浩然之氣”。只有節儉,我們的物質需求少了,才可以減少對外界的依賴,不用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獲取物質,才能專心於自己的事業。

君子的行為操守,從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以節儉來培養自己的品德。不恬靜寡慾沒辦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就沒辦法達到遠大目標。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幹來自學習。所以不學習就沒辦法增長才幹,沒有志向就無法讓學習有所成就。放縱懶散就無法振奮精神,急躁冒險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而流逝。最終像樹葉一樣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著那窮困的居舍,其時悔恨又怎麼來得及?

諸葛亮是怎麼教育子女的? | 原創首發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的政治家,他的名字家喻戶曉。他在27歲的時候跟隨劉備,成為輔佐劉備建立蜀漢政權的重要謀士。公元223年,劉備在稱帝不久後的東征路上去世。此後,諸葛亮在蜀漢政權的地位更高了,成為掌握軍政大權的中流砥柱。

這篇家書中,諸葛亮提到了三個重要的點:修身養性、立志、學問,三者是相輔相成的關係。沒有好的心態,心浮氣躁,是做不成學問的。沒有大的志向,思維也容易狹隘,學問之路也容易狹窄,甚至走偏。只有遠大的志向,沒有足夠的能力、完善的知識和學問、正確的心態,也容易誤入歧途。

無論是2000年前,軍閥混戰的三國時期,還是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我們身邊都有這樣一撥人,他們為了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蠅營狗苟,做了許多不合道德、違反法律的事情。我們應該清醒地知道,只有恬淡寡欲、排除外界干擾,才可以明確自己的志向,達到自己的目標。

學習是需要安靜的環境的,如果外界有干擾,或者自己心浮氣躁,也就不可能學好。

才華這個東西很可貴,但是隻有才華是不夠的,才華還要學問來充實它。學問靠志向來完成。放縱,懶散,懈怠,是最可怕的,精神不振,則什麼事也做不成。這些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沒有自控力,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萎靡不振。

一意孤行、心浮氣躁也是不可取的,這樣不能養成好的性情。年齡一天天增加,歲月一天天逝去,如果我們不能在年齡變大的同時,變得更加優秀,那我們只是在變老,只是在退化和變壞。

如果我們不能陶冶自己的性情,學到更多的知識,那麼,我們很可能最終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沒有成為更好的人,對這個世界的瞭解很少,像樹葉一樣,在寒風中飄零,到時候我們後悔也來不及了。

熟悉諸葛亮的朋友都知道,諸葛亮這幾條都做得比較好。他未出仕時,就修身養性,博覽群書,為將來的事業做準備。他在任蜀漢政權的丞相時,又能運用自己的學問為職業服務,同時保持著不驕不躁的態度和節儉的生活態度。

說回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諸葛亮曾過繼哥哥諸葛瑾的兒子,後來他有了諸葛瞻這個兒子。諸葛亮在給哥哥的信中說: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諸葛亮去世時(公元234年),他的兒子只有八歲,也就是七週歲。後來,諸葛瞻在17歲時便娶了蜀漢的公主為妻,蜀漢授給他騎都尉的官職。當時的蜀漢人十分懷念諸葛亮,於是也愛惜諸葛瞻,凡是國家有了成績,不管是不是他做的,都歸功於他。他的聲望超過了他的實力能力。

公元263年,鄧艾伐蜀時,他與長子諸葛尚及部將多人,不肯投降,也不聽從他人的建議,佔領險要之地,在交戰中陣亡。他的性格和命運的確是應了他父親說的“險躁”,“恐不為重器”。

(本文為人人都愛學語文頭條號原創首發,禁止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