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麻姑塑像的秘密

这是本人写于20年前的一篇专访。

揭开麻姑塑像的秘密


2000年7月上旬的一天,笔者得到孔凡正先生提供的信息:

玉阳山下玉阳村麻姑庙的麻姑塑像曾是一尊包骨塑像(由麻姑尸体外包泥土塑成),后来由于人为的原因,变成了泥塑,但尸骨仍有人秘密保存。他还告诉记者,包骨塑像在我国非常少见,具有很重要的文物价值。因此,他建议去寻访包骨塑像的目击者。


揭开麻姑塑像的秘密


2000年7月10日上午,记者同孔凡正、贾笑孟等人一同驱车来到承留镇的玉阳村,在村里找到李世昌、吉同庆等几位老者,向他们了解情况。

那年,李世昌74岁,吉同庆64岁。他们对麻姑塑像曾为包骨塑像这件事持肯定态度。他们回忆说,在童年时期,他们经常去麻姑庙,麻姑塑像的姿态同现在的一样,是坐态,手持仙桃。当时,庙里还有石碑,大约齐胸高的样子,记载着麻姑的生平和修炼过程。但在日本侵略军入侵中国后,麻姑的包骨塑像被日本鬼子打碎,骨头被弄得七零八落。日本鬼子洗劫过后,守庙人就将麻姑的骨头拾起来装进一个荆篓里,然后又塑了一尊纯泥土像,将装有麻姑尸骨的荆篓放在塑像下面。至此,麻姑塑像由包骨塑像变成了坐骨塑像。

但记者在麻姑庙看到的却是很少的一点儿尸骨。骨头用红绸子包着,装在一个很小的木匣里。记者问麻姑的骨头为什么会这么少,还是小碎片?吉同庆告诉记者,这是因为建国初期开展破除迷信活动时,把大部分骨头给倒掉了。当时的麻姑庙已成为一所学校,他就在学校里读书,亲眼看见有人将骨头从庙的东侧倒下了河沟。吉同庆还用手比划了一下说:“麻姑的头盖骨有这么大。”

李世昌告诉记者,麻姑的尸骨被倒下河沟后,守庙人将大骨头收藏起来,将小骨头用红布抱起来。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就是用红布包起来的小骨头。

记者一行经过多方打探,终于在轵城镇的东留养村找到一位叫刘海生的老人。这位老人说,收藏麻姑尸骨的事,是他和姨夫一起干的。大约是1952年的一天夜里,他们将麻姑的尸骨用油布包起来,放在庙附近的石龛下,然后用土封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