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下讀《聊齋》,雨夜更多情

昨夜下了一場大雨,雨聲清脆,點點滴滴落在樹葉上,有著令人安心的節奏。這樣的雨夜,在我看來是最適合讀書的,風聲雨聲讀書聲相和,周圍安靜無言,別有一番風味。

燈下書桌上,手持一本《聊齋志異》,看妖鬼神狐競相鬥法,書生女鬼相知相愛,人心狡詐勢利眼,動物純良有義氣,於一個個故事中,品得人情冷暖,觀得人生百相,看起來只有雨聲陪伴的夜晚,也變得熱鬧起來。

燈下讀《聊齋》,雨夜更多情

世間之情千萬種,閒話《聊齋》便可知

《聊齋志異》這本書的奇異故事雖然多,但大部分的故事都是圍繞一個"情"字在寫,關於書生的愛情是最多的。他們大多才華橫溢,又渴望愛情,於無意之中,得有佳人相伴,不論是人是狐是鬼,只因一個情字便足以生死不顧,超越時間,痴心一片。

我印象比較深的痴情之人是《阿寶》中的孫子楚。他本是一個出身貧窮的書呆子,後來對富家小姐阿寶一見鍾情,看到她之後居然魂魄隨之而去,又不惜斷掉手指,化為小鳥,只為能和阿寶在一起。

當時看這篇故事的時候,孫子楚的深情的確令我感動,像極了《古相思曲》裡那句"只緣感君一回顧,使我思君朝與暮",孫子楚為了自己的愛情,全然忘卻身邊的一切,魂魄離身,相思不絕,可謂至真至純。

燈下讀《聊齋》,雨夜更多情

除了這篇故事以外,還有很多深情之人,比如因連城一笑而生死不顧,願以心頭肉為藥的喬生;等待前世愛人,十五年後再續前緣的魯公女;能夠說出"情之所鍾,本願長死,不樂生也"的端娘等等。

不過,除了這些令人羨慕的深情,世間自然也有薄情之人。比如《阿霞》中的景星,他為了娶貌美年輕的阿霞,毅然拋棄德行無失的髮妻,結果自己最後被阿霞拋棄,也算得上是報應。

若是世間的女子,都能夠明白阿霞這句"負夫人甚於負我!結髮者如是,何況其他?",想必人間的恩怨會少很多。

燈下讀《聊齋》,雨夜更多情

愛情雖然是《聊齋》的主題,但有關於親情、友情的篇目也不少。書中的友情大多因酒結緣,比如許生與王六郎因酒結友,二人最後告別時,王六郎化作旋風,隨行十餘里才離開,人生若得此一友,當真是大幸,朱爾旦和陸判的友情也令人羨慕。

在書中,情,是可以超越一切的存在。為了愛情,人物可以不顧身份的界限,不顧生死的阻撓,超越時間的控制,不顧世人的反對,真正體現了那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

對於友情,也是瀟灑至極,只管快意恩仇,哪管身份之差,也正因為情之一字,才成就了曠世之《聊齋》。

燈下讀《聊齋》,雨夜更多情

表面是講故事,實際是講人心

最近《重啟之極海聽雷》正在熱播,也勾起了我當年看《盜墓筆記》的回憶,記得我合上最後一本書時,腦中只有一句話:"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

說起來《盜墓筆記》和《聊齋志異》這兩本書,其實是有相通之處的,那就是於奇異故事中探求人心。

《妖術》這篇小說便講有個占卜的人不惜裝神弄鬼害他人性命,來成全自己能夠提前預知他人生死的神名,許多妖尚且有情有義,人卻如此邪惡,也的確是諷刺。

在《葉生》中,是作者對於世態炎涼的批判:"一落孫山之外,則文章處處皆疵",最後又歸於無奈:"人生世上,只需閤眼放步,以聽造物之低昂而已"。

燈下讀《聊齋》,雨夜更多情

《畫皮》中王生因貪戀美色差點喪命;王成雖懶但窮困潦倒還能拾金不昧,所以後來又有小成;《姊妹易嫁》中嫁給富室紈絝子弟的姐姐反而落得貧窮;《雨錢》裡狐仙看不起一心只想著要錢的秀才,拂衣而去;《賭符》最後幾百字痛斥賭博的害處……

郭沫若曾在蒲松齡故居寫過一副對聯:"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這副對聯將《聊齋志異》的諷刺性與現實意義寫得非常到位,一部好的文學作品,能夠在百年以後依然引起人的共鳴,靠的就是寫人心和人性。

因為這兩樣東西的發展非常緩慢,幾千年來人的貪慾始終不滅,對於功名利祿的追逐依舊瘋狂,每次看《聊齋志異》的時候,其實都能和現實生活聯繫起來,引發人的思考,這也是一個好故事所要具備的條件。

燈下讀《聊齋》,雨夜更多情

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觀念,在《聊齋》中有所體現

今年因為疫情,很多人的生活受到了嚴重影響,同時也意識到了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聊齋志異》中關於寫動物的篇章,以讚揚為主,充分體現了對動物的尊重。

《趙城虎》中的老虎吃掉了老婦人的兒子,令其老無所養,自己便如兒子般奉養老人,總是銜一些金帛肉革給她,人和老虎同在屋簷下,相安無事。老婦人死後,老虎還去她的墳頭哭喪,當地人感念它而立了"義虎祠"。明知可能是虛構的,但我還是很感動。

燈下讀《聊齋》,雨夜更多情

《蛇人》中兩條小蛇對養蛇人的有情有義,使得作者也不由嘆道:

"蛇,蠢然一物也,乃戀戀有故人之意,且其從諫也如轉圜。獨怪儼然而人也者,以十年把臂之交,數世蒙恩之主,輒思私下井復投石焉;又不然,則藥石相投,悍然不顧,且怒而仇焉者,亦羞此蛇也已"。

很多時候,動物對人的忠誠,比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要單純許多,你對他好,它就對你好,雖然不乏像白眼狼、農夫與蛇這樣的故事,但大部分的動物還是比較單純的。

人與動物若能和諧共處,不要去一味地捕殺野生動物,給動物留一些棲息地,做到《道德經》中的"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不要老是想著佔有萬物,與自然相安共生,才是長久的發展之道。

燈下讀《聊齋》,雨夜更多情

結語

《聊齋志異》這本書,不僅有紅袖添香的曖昧多情,還有世間書生的利慾薰心,百獸之王的有情有義,因棋忘卻生死的痴心人,俠肝義膽的女中豪傑,以蕉葉為衣、白雲為棉的浪漫唯美,因酒結緣的人鬼友情……

在這個充滿想象的世界裡,實際是對現實的影射,每一次的"異史氏曰",既是對書中人物的褒貶,也是對現實的調侃。一本《聊齋志異》,可謂寫盡世間萬象。

外面的雨還在下,《聊齋》的故事卻不會結尾,常讀常有新意,多讀則多知人心與情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