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谈论楼市,很多关注楼市多年的人,很自然地将当下的楼市情况与2015年的楼市情况进行对比;也有人称当下的楼市,类似2013年的情况,是楼市波动的“前夜”。
各种观点,众说纷纭。不过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房产作为家庭资产的大头,它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的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受到这样高度的关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凡事做预期,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习惯,特别是这个预期和自己的资产相关。回顾过去,也许才能更好地预期未来。在回顾差不多快10年楼市的发展情况后,我发现了一个规律,也许能够对预期有些许的参考。
不卖关子,这个规律并不复杂,就是一个字:稳。
2013年的“相爱相杀”
自上个世纪末商品房概念出现以来,楼市发展了二十多年,经历前期的自由生长之后,2008年开始的货币宽松政策和地方购房政策的“碰撞”,进一步开启了楼市快速发展的“引擎”。
不过随着体量的增加,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2012年上海限购政策开始一次紧过一次,户口、社保缴存年限、婚姻状况,等等都成为购房的重要“门槛”。
不过更多的人却不相信,持续增长了近10年的楼市,说停就能停吗?
2012年底,很多二手房卖家甚至在交易的时候会突然“跳涨”提高价码,而很多刚需和改善性住房的买家虽然很气,也“欣然”接受了。
可以看到,供需关系,在楼市波动中仍然占据着重要位置,与政策调控比起来,它们正好是“一前一后”的关系。
刚需和投资在2012年之前一直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当投资作出的杠杆越来越高,影响到行业稳定健康发展时,政策调控必然要出手。所以说,两者是一前一后,互相带动的关系。
但有意思的是,每次政策调控之后,供需关系代表的楼市自身发展,就会更规范一些,行业也会更进一步地健康发展。
说得更接地气一点的话,就可以概括为“相爱相杀”,用这句亚文化中的流行语来概括的话,显得很有“灵性”。
因为房产带有资产和经济属性,行业的健康发展,其本身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体经济的健康和发展。
因此,2013年出台的“国五条”,就更好理解了:它力图确保房产行业稳定发展,并对楼市投资进打压。具体表现在税收的调节、土地的出让、保障性住房的供给等方面。
上海遵循政策指导,基本维持楼市的稳定,但有一点是需要指出的,那就是,刚需和投资被“一视同仁”了,很多正常购房者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购房的需求被抑制了。
政策与需求,在这一次的“相爱相杀”中,可以说,都没有很好的表现。
2015年之后的“不断成长”
从2013年到2015年,上海楼市的“偏冷”,有一部分原因,是2013年政策的“伤害”。
为了“弥补”对刚需的“误伤”,这一次,政策带来了一份“大礼”——“330新政”。
简单来说,这次政策松绑了限购,首套房、二套房首付比例下调,二手房交易税费也做了大幅度减免。
这一波放松,让很多人开始进入楼市,政策与供需之间的“相爱相杀”似乎“终结”了。
不过,“喜闻乐见”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年初政策出台,年中上海市就表达了对金融风险的担忧。
也许这是对刚需购房者的一次有时限的“福利”。在发放“福利”快两年的2016年底,“认房又认贷”的限购政策突然出台,上海楼市终于开始成为我们当下熟悉的“模样”。
不过细心的人可以发现,这一次不再是“相爱相杀”和“一视同仁”了,而是刚需购房较为放松,而投资炒作的成本则变得较高了。
如果说人只要在社会磨炼,就会不断学习,不断进步,那么政策也是如此,每一次的调控,都是不断学习、成长和完善的过程。
政策的目标也是始终未变,一直都是:解决刚需,排挤“金融泡沫”,稳定楼市健康发展。
“稳”就一个字
在回顾近10年来的上海楼市发展历程之后,我们可以发现,那些将当下楼市情况,类比过去某个时间节点的看法,其实是有问题的。
因为未来的变化发展要素,是过去所不可能具有的,无论是个人也好,政策也好,社会也好,行业也好,都是在不断“进化”和“完善”的过程中的。
政策的目标就是让普通人能够安居,让行业健康稳定发展,追求的就是一个稳字;购房者的目标其实更简单,就是房价平稳,能够满足住房的刚需。
唯一可以从这段发展历程中借鉴和参考的就是政策的“初心”。在这二十多年楼市中,政策与供需的关系,从“相爱相杀”到“携手共进”,从陌生到了解,再到熟知。但“求稳”一直是两者不变的“共识”。
所以说,不管楼市未来预期如何,“稳”一定会在其中体现。毕竟“稳”就一个字,是一直追求的目标。
— The End —
上海房融通,持续关注更省钱的融资方案,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