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太阳的假日:从天安城门到朝阳公园

文/谭峰

假日的某个晨早,我站在隔着一条如同溪流那般畅滑的长安街,双手懒散地倚在广场栏杆前,遥望着面前脉脉含情的金水桥和华表。

远处热情招摇的喷泉水柱,像似京城工体里迪厅摇曳多姿的摩登女士的裙摆,永不知倦。天安门在众多游客的簇拥下,不急不躁地浮现出它难得一见的芳容。

远远地端望,这座总被国人们视为庄严肃穆的城楼,根本不是高不可攀。在节日红灯笼的映衬下,天安门的扇扇城门活若一个个听话的乖小孩,顷刻间透露出一股股浓烈的小清新的气息。


晒太阳的假日:从天安城门到朝阳公园

天安门与十里长街(作者摄)


我望着天安门,太阳望着我。确切地说,此轮暖阳不仅拨开攒动的人群注视着我,高悬的艳阳躲在我的背后,还在默默地给我做着按摩,甚至会时不时地亲吻着我的背。

捧着一杯刚下单的暖呼呼的瑞幸咖啡,我就如此享受着这个世界最珍贵也是最廉价的礼物——一份来自天安门广场上皓日的痴情紫外线。

我突然想起当时在日本旅行时的一个日本医生游伴和我说过,很多人晒太阳只晒脸不晒后背,其实是不科学的。经常晒晒后背,不仅会让许久得不到滋养的部位得到重新的激发,而且还有助于人们当晚美美哒的睡眠。


晒太阳的假日:从天安城门到朝阳公园

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大会堂(作者摄)


这么一个毫无其他多余建筑阻挡的偌大的广场,不用来接受京城最炽烈日头的赏赐,岂不是千万分的可惜吗?

对我来说,天安门早已不再单纯地是一个旅游观光的打卡圣地,它居然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可供我晒着太阳、活动筋骨的“后花园”。

当我的全身被天安门上空的阳光融化至暖时,我也有了一个新奇的发现。我发觉拍天安门的人很多,但静静地注视它的人并不多,享受这里晒太阳的人就更不多见了。


晒太阳的假日:从天安城门到朝阳公园

匆匆游客(作者摄)


如同广场前的长安街上奔驰着数不清的车辆,它们只是这里的过客。其实,广场上的游客何尝不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过客”呢?

我看到一些老年人会席地而坐,拿出一些面包和鸡蛋,把遮阳帽尽可能地扣下去,低着头沉沉地充着饥,但就是不懂得晒太阳。有一个“小爸爸”的“行径”更甚。只见他把他的儿子抱在垃圾桶面前,让一些“不文明的液体”从不懂事的孩子排到垃圾桶里。看到管理人员前来 ,拔腿就跑,哪里还有“闲情”顾得上晒太阳。

我的身后是广场的一个地下通道,拍完照的游客一边划着自己一秒前手机按下快门后的“精美大片”,一边快步前趋,再无心沾染有关天安门的一切风物。


晒太阳的假日:从天安城门到朝阳公园

晒太阳(作者摄)


其实,就算是长居北京本地的市民,也很少会选择来天安门晒太阳度假吧。很多本地人一想到去天安门的各种繁杂的“安检流程”,就会“退避三舍”。况且,经常拥挤的人潮也极大地削弱了北京人开启“天安门深度游”的欲念。

天安门是无辜的,它总被人们视为一个“神圣的场所”,殊不知其“清新可爱”的一面,却总是很难充分地展现于国人面前。

晒够太阳的我,决定回头从天安门广场的最北端走到最南端。但是我没有混杂在广场中轴线这一必经线路,而是沿着正对人民大会堂和国家博物馆的边缘,绕着广场走了一个“口”字形。


晒太阳的假日:从天安城门到朝阳公园

站在广场边缘处拍摄的天安门(作者摄)


在广场的东西边缘的人流稀疏之处,我惊奇地发现了可爱的花坛,它们正在迎着旭日朝我欢笑。各色花坛层次分明,将不同颜色之间的视觉冲击释放到了极致。

沿着花坛向远瞧去,被簇拥成瘾的天安门确实少了几分正襟危坐式的拘谨,它更像是一个京城之中端着茉莉花茶、翘着二郎腿、靠在躺椅上晒着暖阳的富贵人家的大小姐,时尚、文艺而雅致。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天安门晒太阳虽然很惬意,但天安门广场毕竟不是草地铺就而成的。如此说来,人们也确实难以充分地感知到躺在草地上,肆意接受大太阳的独特心情。


晒太阳的假日:从天安城门到朝阳公园

假日野餐(作者摄)


于是,朝阳公园就成了我更深层次拥抱大自然福利的优选之地。带上野餐垫、带上好吃好喝的,还有一个舒适的背包,步行几分钟,我直达朝阳公园正南门。

仅需5块钱的门票,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入园徜徉,经过儿童乐园走到椭圆广场。可以说,椭圆广场是朝阳公园最适宜公然晒太阳的“打卡圣地”。

椭圆广场上的草坪柔软鲜嫩,在秋日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一股原始的自然芬芳。这股珍贵的味道对于我们长久待在写字楼工作的都市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比LV都奢侈的奢侈品。


晒太阳的假日:从天安城门到朝阳公园

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作者摄)


晒太阳的时间最好从上午9:30开始,因为这个时候的阳光是一天之中最好的。毕竟,被号称“早上八九点钟的阳光”,不是随便“盖”的。

尤其是在秋天时节,如黄金般的阳光存留于世的时间颇为短暂。一般到下午2点之后,日头就慢慢消沉下去。当下午三四点钟的凄凉秋风刮起来的时候,我便意识古人所发出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他们感叹的并不是夕阳或者黄昏,而是光阴之易逝。

和大多数人相比,我的野餐之旅还少不了几本书、两盏茶还有一个便携音箱。当野餐垫铺好以后,我用蓝牙连接好手机里的柔软音乐,从保温壶里倒上刚沏好的普洱茶,仰身一躺,捧着书一看,小半天的光景就这么过去了。


晒太阳的假日:从天安城门到朝阳公园

精致的晒太阳时间(作者摄)


椭圆广场的草坪并不是如普通野营公园那般呈“平面”铺开的草坪,它是一个带有一点坡度的草坪。选在草坡的最上端晒太阳,不仅可以充分地吸收到阳光对我的奖赏,还可以对周边所有的秀美景致一览无余。


晒太阳的假日:从天安城门到朝阳公园

可以仰望星空的透明帐篷(作者摄)


躺下去所看到的世界,完全是出类拔萃的。生机勃发的嫩草离自己的肉眼越来越近了,我的眼球里不再被车水马龙的都市风情所充斥,而是注满了属于假日特有的自在。双眼仰视天宇,平素总被冠以高高在上的云朵也似乎拉低了它的身姿,朝我咕咕叽叽地笑个不停。


晒太阳的假日:从天安城门到朝阳公园

躺在草坪上看到的世界(作者摄)


站着不如躺着,无疑是假期晒太阳的正确启动方式。平时我们总是看不清、想不通的事情,是不是可以换种姿态。躺着凝视一下这个不一样的世界,躺着思考一下平时常被我们忽略的角度,也许我们真的会在那么一瞬间就可以茅塞顿开,获得一些标新立异的顿悟。

躺在草坪上的时间过得极快。一不留神敏捷的时针就滑向15点,像似在阳光草地上嬉戏打闹的孩童,纵横驰骋,无隐无忧。午后秋风带来几丝凉意,而我晒太阳时间也就此画下了圆满的句号。


晒太阳的假日:从天安城门到朝阳公园

阳光下的泡泡木屋(作者摄)


在通往归途的大道上,晌午时分残阳的余热透过路旁大树的枝桠,筛漏到我的肩头。老天不会辜负勇往直前的行者。行走的路上,我们总不会缺少阳光,也总会有日头可晒。

晒太阳,我是认真的。我可以去天安门晒,可以到朝阳公园晒;可以站着晒,亦可以躺着晒。

其实现实生活不也正和晒太阳一样吗?面对生活,我们永远有至少两种不同的方案、两种不同的视角。

<code>视野 · 文艺 · 格调/<code>

随性畅快地记录生活、分享生活。如果你也热爱生活,请点关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