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初汽车修理厂学徒“供不应求”,为什么到现在一觅难寻?


九十年代初汽车修理厂学徒“供不应求”,为什么到现在一觅难寻?


相信大部分的八零后和九零后,在初中或者高中辍学,父母多半都会给你推荐去汽车修理厂学习技术。

因为待学成之日,便可养家糊口,开个修理厂,或者当个师傅都不成问题,听到这里很多人都怀着一颗“蒙懂”的心,不学成,势必不归的决心。


九十年代初到零九年末的修理厂学徒之路。


如果曾经的你是在这个阶段开始当学徒,那么

我相信你经历了很多的苦,每个能熬出来的人都是值得敬佩的。


1,这个时候修理厂最不缺的就是学徒,因为会有各种亲戚和朋友介绍学徒过来,修理厂老板也会把一些不“悟活”的学徒辞掉,在找一些新的过来。

九十年代初汽车修理厂学徒“供不应求”,为什么到现在一觅难寻?


2,干上一段时间跟老师傅混熟后才得知,原来学徒是没有工资的,也没有假期一说,只有在过节或者过年会给你500到1000的回家路费。


3,学徒的过程中免不了会犯各种错误,遇到好的师傅你会觉得很幸福,如果看你不顺眼,你可能第二天就走了。


4,当你跟师傅处好了,他会教你一些修车的窍门,也会让你干一些在你们学徒里可以吹的技术活。但是现实大部分高端的技术活都是师傅亲自操控的,而你只不过是找找扳手,和照灯。

九十年代初汽车修理厂学徒“供不应求”,为什么到现在一觅难寻?


5,你还会发现那些比你早去两年到三年的大师哥,有一部分他们会故意刁难你,发现问题也不会告诉你的,当你犯了错误被师傅骂,这时候他会带着你,好好教你怎么处理。


一零年初到现在的修理厂学徒之路。


现在的修理厂老板有一部分是上个阶段学徒归来的大师傅,技术精湛也能吃苦耐劳,自己开了个门店,通过自己的手艺,使自己的汽修生意供不应求了。

九十年代初汽车修理厂学徒“供不应求”,为什么到现在一觅难寻?


但是干着干着发现每年来自己店里的学徒越来越少了,难道是待遇不好,太脏太累了,结果学徒工资涨上去了,一个月也有三到四天的假期,可还是没有过来学徒的。


并且手下跟了自己一两年的学徒工也要辞职不干了。这也就是现在大部分修理厂,都是老板兼职修理工一个人在干活。


这个阶段的学徒是幸福的,没有加班犯了错误也不会指责你,还会安慰你不要太自责,生怕你不高兴,第二天不来。


每个师傅也都会耐心的把自己的本领都教你,到了晚上活太多,都会让你下班,师傅们亲自加班弄。如果你无缘无故的第二天没来,老板都会责怪师傅是不是把你累到了,或者挨说了。


为什么现在的修理厂很难找到学徒工?无外乎有以下的几个原因。


一,历经五到七年学徒之路终于成为大师傅,才发现在一个市级或者县的城市工资最高也就6000到7000左右,而大部分都是5000多左右,突然感觉到自己的技术真是不值钱,而现在想改行也没有机会了,这是一个只有前进没有后退的行业。当再有亲戚朋友询问去修理厂学徒怎么样,大部分都不会建议去。


二,现在可以说是自媒体火热的时代,例如快手和抖音这些产物,都给这些刚下学门的少年们一种“梦”,幻想着拍一些段子,万一上了热门,火爆在互联网上,就可以一劳永逸,殊不知这里藏着都是很多猎头公司,也不知道这里的水有多深,火不是偶然的,是必然的。


三,现在工作选择多样化,随便进个厂也是两三千的工资,还好玩。定时上下班。重要的是还可以找美女聊天,运气好的话还可以找个老婆,现在徒弟没有个两三年,老板的工资开出来都心疼。就怕徒弟没搞好,返工才心烦,时间耽误了,还不挣钱。遇到聪明的就怕学会了跑了,遇到笨一点的又怕返工,帮倒忙。老板不好做。很欣慰修理工当中还是有00后的,但是无论做什么工作,贵在坚持。


到了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我跟一个修理厂老板聊天,他在学徒的时候经历的一个难忘的事情。


山东的六月份,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一个普桑换拉杆球头,由于螺丝上锈,换起来非常费劲,车主还在旁边看着,他就用锤子一下一下的砸,每砸一下身上都会汗流不止,当时司机在旁边,心里又急又燥,用了快40分钟才换完,换好之后他跑到外面的水坑里洗了个澡。他说那时候心情感觉特别酸楚,也让他记忆犹新。


我是汽车耗损件,这是我写给每一个曾经从事汽车行业或者正在前行的人员,致敬你们!

九十年代初汽车修理厂学徒“供不应求”,为什么到现在一觅难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