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一個家庭 ESD內鏡粘膜下剝離術將消化道早癌扼殺在搖籃中

我國每年消化道腫瘤新發和死亡均佔全世界消化道腫瘤病例的40%。研究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早期消化道腫瘤發現率低於15%,很多患者發現時已失去了最佳治療時間。發現一例早癌,拯救一條生命,可挽救一個家庭。消化內一科張葆主任醫師介紹,消化道腫瘤的早期診斷與治療,可以不需要開刀,不需要化療,在內鏡下切除病灶,治療效果好,患者5年生存率超過90%,甚至完全治癒。

病例回放

70歲的李老伯前段時間感覺胃腸不適,經常腹瀉,原以為是小毛病,吃點藥就會康復,但腹瀉反覆發作,藥物毫無作用,便來到了徐州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就診。腸鏡檢查時發現,患者直腸後壁粘膜下長了一個3釐米左右的惡性腫瘤。

“傳統的手術方式,就是直接切除病灶。”消化內科張葆副主任醫師說,但考慮老人年齡過大,耐受手術能力較差,同時患者的病灶符合ESD的治療指徵,張葆在得到患者家屬同意後,為患者實施了內鏡下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張葆為老人實施了ESD,成功切除了病灶。術後效果非常好,未出現消化道出血、穿孔等併發症,患者僅住院5天就出院了。

ESD有哪些優勢?

張葆介紹,內鏡粘膜下剝離術(ESD)是在標準內鏡的操作下,將最早病變從其下方的正常粘膜下層,逐步慢慢剝離下來,從而達到大塊、完整地切除病變,同時一併清掃部分粘膜下病變,實現根治腫瘤的目的,達到微創治療消化道早癌的效果。

ESD優勢

1、與傳統手術方法相比,內鏡具有侵襲小的優點,充分體現微創治療的優越性,病人無需剖腹手術,住院天數少,手術費用較傳統手術低。從療效來看,實施ESD手術的患者,其術後腫瘤複發率在0.6%,與傳統開刀手術基本持平。

2、內鏡切除術具有獲得完整病理標本的優點,有利於明確腫瘤浸潤度、分化程度、血管和淋巴浸潤情況,評估患者預後,並確定是否需要追加外科手術。

個體化治療,針對性強。ESD治療,既能保證腫瘤的徹底切除,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組織及其功能。

3、創傷小,患者易耐受。

4、同一患者

可接受多次ESD治療,同時一次也可以進行多部位治療。

哪些病人適合做ESD

1、早期消化道癌:根據醫生經驗結合染色內鏡、放大內鏡和超聲內鏡等其他檢查方法,確定腫瘤侷限在粘膜層和沒有淋巴轉移的黏膜下層,胃鏡下ESD切除腫瘤可以達到外科手術同樣的治療效果。

2、消化道巨大平坦息肉:小於2釐米的息肉一般採用EMR方法切除,超過2釐米的息肉,尤其是平坦息肉推薦ESD治療,一次完整地切除病變。

3、消化道粘膜下腫瘤:超聲內鏡檢查發現的脂肪瘤、間質瘤和類癌瘤等,如來源於黏膜肌層和黏膜下層,通過ESD可以完整剝離病變,但對於來源於固有肌層的腫瘤, ESD手術也可以實現根治切除,有的病灶較大,需要腹腔鏡配合治療(雙鏡治療)。

ESD的安全性如何

與其他內鏡下治療一樣,內鏡黏膜下剝離術也有一定的危險性。主要併發症為出血、穿孔,發生率約5%-8%。對於術中出血,可在內鏡下電凝或使用鈦夾等方法控制,術前、術後應用止血藥可有效預防術中及術後出血的發生;內鏡黏膜下剝離術併發的穿孔通常較小,一般在術中即可發現,可予鈦夾縫合、術後胃腸減壓、禁食、防治感染等綜合方法治癒,少數患者需外科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