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非北宋官方鑄造的古錢幣流傳至今,居然價值幾十萬


八月份的時候,某拍賣網拍出了一枚應感通寶,品相很不錯,如果加上手續費成交價應該將近30w了。

一枚非北宋官方鑄造的古錢幣流傳至今,居然價值幾十萬

圖片來源於網絡

關於應感通寶的考證,前輩們還是費了一番周折的。

最初,古錢舊譜有“應感通寶”,但是因為沒有史料記載,也沒有年號表紀,所以被列入了無考品。

在《羅伯昭錢幣學文集》有記載:

“民國廿八年(1939年),四川簡陽胡家場出土鐵錢數千,皆開元、宋元、太平、淳化小平,無淳化以後錢。成都估刁崇和收之,擇出廣政數枚,應運二枚,應感一枚。”


一枚非北宋官方鑄造的古錢幣流傳至今,居然價值幾十萬

當代中國著名錢幣學家,中國錢幣學社創始人之一馬定祥老先生批註《歷代古錢圖說》中的應感通寶時寫道:“與應運錢同為北宋初蜀李順鑄,並有鐵錢,均珍。”

據史料載:北宋初,太祖詔令革除地方“財貨自專”的舊習,將滅蜀後原府庫中的財貨,悉數運歸京城皇室內庫,號稱“日進綱”。

一枚非北宋官方鑄造的古錢幣流傳至今,居然價值幾十萬

為此,官府強徵大量民夫,水陸兼運,耗時十幾年才將蜀地財貨運完。而兩川地方的財政則陷入拮据。

太宗即位後,其年時川峽地區頻頻發生天災,老百姓民不聊生。然而官府為壟斷各類商品專利,設置了“博買務”,“禁民私市物帛”。還把茶葉也列為專賣,低價購茶,高價糶米,而官僚、豪強、大地主等權貴則趁機“糴賤販貴”,致使廣大茶農、茶商紛紛破產。

知識點:糴【dí】,糴字為會意字。從入從米,也就是買米的意思,引申開來是買入之意。糶【tiào】賣出糧食,跟“糴”相對。

一枚非北宋官方鑄造的古錢幣流傳至今,居然價值幾十萬

李順則召集鄉里的富人大姓組建起義軍,淳化五年(994年)初,義軍先是攻克漢州(今四川廣漢)、彭州(今四川彭縣)後,於正月十六日,一舉攻佔成都, 李順建立大蜀政權,號稱大蜀王,改元“應運”。

義軍除面上刺字“應運雄軍”外,並設官置署,彰顯法統。 還設置錢監鑄造了“應運元寶、通寶”,以活躍經濟。

“應運元寶、通寶”是歷代農民起義軍鑄幣中最早的年號錢。除銅錢外,還有鐵錢。錢文書體為八分隸,形制朴茂,頗具五代十國的遺風,主要流行於川西一帶。


一枚非北宋官方鑄造的古錢幣流傳至今,居然價值幾十萬

由於李順稱王改元僅數月就戰死,所鑄的年號錢也可能隨之停止使用,所以傳世極少。

而與應運錢同坑出土的“應感通寶”錢,只見通寶一種,版式雷同,無大的差異變化,且銅鐵錢皆有,鐵者製作較差。如僅從其形制及神韻上看,與應運錢一脈相承,因此推測為同期之物。


一枚非北宋官方鑄造的古錢幣流傳至今,居然價值幾十萬

另外李順稱王改元后鑄錢不足五個月即戰死,所鑄年號錢可能隨即停鑄。其部將張餘吳蘊等人率殘部轉戰於川南、川東富庶地區,並擴充軍隊,佔領諸多州縣,可能有表示政權繼續存在的改元鑄錢之舉。

所以現在泉界有學者和藏家認為應感通寶為李順戰死後,其部將轉戰川南、川東時所鑄,這種說法有一定的可信度。


一枚非北宋官方鑄造的古錢幣流傳至今,居然價值幾十萬

張餘等人後續領導義軍轉戰生存的時間,應比李順佔據成都的時間要長些,況且其所攻佔的州縣多為富庶之地,這也較為符合鑄錢實際。

據現有資料統計,“應感通寶”錢無論是銅、鐵質都要稍多於應運錢,這說明其鑄期、鑄量均長於、大於應運錢,即便如此,應感錢仍不失其珍泉地位。

作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農民起義軍政權鑄錢,對於研究宋初川蜀地區的歷史背景,以及李順農民起義軍在政治、經濟、軍事上的活動,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

一枚非北宋官方鑄造的古錢幣流傳至今,居然價值幾十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