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铁人路看今朝酒泉#瓜州:“副业”变“富业” “五小”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瓜州县按照“项目到户、扶持到人,一村多样、一户一项目”的发展要求,大力扶持有条件、有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短平快”“五小”产业,多渠道增加贫困户收入,最大限度激发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走铁人路看今朝酒泉#瓜州:“副业”变“富业” “五小”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小鹌鹑孵化出脱贫致富新希望!在河东镇双泉村八组村民徐鸿博的鹌鹑养殖厂里,3万多只鹌鹑精神抖擞。蛋槽中时不时就会有鹌鹑蛋滚落。环境适应能力强、生长周期短、产蛋率高,鹌鹑养殖让徐鸿博越干越有信心。

瓜州县河东镇双泉村八组村民 徐鸿博:“除掉药钱,人工钱,一只鹌鹑的收入是10块到15块,一个棚3万只鹌鹑,收入达到30万块钱一年,这也是一个比较可观的收入。”

#走铁人路看今朝酒泉#瓜州:“副业”变“富业” “五小”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徐鸿博在政策扶持下养殖鹌鹑只有短短两年时间,但是小小的鹌鹑却让他的收入倍增,日子一天天红火了起来,也使他萌生了更大的计划。

#走铁人路看今朝酒泉#瓜州:“副业”变“富业” “五小”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瓜州县河东镇双泉村八组村民 徐鸿博:“我们想的以后就是联合村民成立合作社,按7个棚20万只的养殖规模规划建设养殖小区,带领更多的农户走上致富路。”

#走铁人路看今朝酒泉#瓜州:“副业”变“富业” “五小”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在瓜州县河东镇,搞特色养殖的还不止徐鸿博一家。七道沟村二组的陈建林因为枸杞鸡成了镇上的名人。2019年,他通过养一只鸡有10元的政策补贴,在自家的枸杞地里养起了土鸡。因为绿色喂养,鸡的肉质好,在市场上广受欢迎,一年时间就卖出了1500多只枸杞鸡。

#走铁人路看今朝酒泉#瓜州:“副业”变“富业” “五小”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瓜州县河东镇七道沟村二组村民 陈建林:“县上对‘五小产业’的支持力度很大,我养鸡一年多,收入非常可观,对我家庭也有一定的改善,发展枸杞鸡产业我很有信心。”

近两年,瓜州县河东镇坚持一户一策、因户施策,及时制定帮扶计划,鼓励群众发展“五小”产业。至目前,全镇鼓励和发展枸杞鸡、鹌鹑、兔子等五小产业81户,新建圈舍20座,调引、改良、养殖各类畜、禽2424头(只),开办小门店1家。

#走铁人路看今朝酒泉#瓜州:“副业”变“富业” “五小”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瓜州县河东镇党委副书记 宗呈祥:“截至目前,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发放各类奖补资金65.18万元。通过项目的引导和资金的补助,有效带动了群众发展致富产业的积极性,切实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切实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

#走铁人路看今朝酒泉#瓜州:“副业”变“富业” “五小”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五小”产业作为短平快的增收产业,在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巩固脱贫成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瓜州县坚持“种植不足养殖补,养殖不足劳务补”的多元互补增收路子,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大力支持贫困户发展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买卖、小作坊等“短平快”增收小产业,最大限度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至目前,全县共下发“五小”产业帮扶资金125.1万元,扶持1008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

通讯员:刘玲玲 关银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