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30了,還沒整理出你的財產清單?

這個問題嘛,30歲前壓根沒想過,30歲才開始了人生第一次整理,也算是對自己的階段性盤點。

沒想到這第一次,教訓挺多,不過誰沒有個“第一次”呢?

至少,開始行動了,是吧?


30歲了,有必要做份財產清單嗎


緣起兩件事。

第一件事

我從2012年開始認真接觸到財商後萌發極大的興趣,對自己的理財能力躍躍欲試,信誓旦旦跟老媽說:

“錢放銀行都貶值了,給我打理肯定讓你資產倍增!”

現在回想起來自己都臉紅,不敬畏市場的初生牛犢,往往都是栽跟斗栽得最狠的那種。

第二件事

有一天老媽突然跟我說,她老了,很多家裡的事情和財產該讓我知道了,萬一有什麼事情,不至於叫天天不應。

父母總有老的那天,最牽掛放不下的也只有我們,那份清單,凝聚兩代人的心和情。

然而其實整理的時候,我又突然冒出一個念頭:

誰敢保證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呢?

這世界白髮人送黑髮人的事情也不少,如果白髮人為了財富傳承而安排,那黑髮人是否也應該留份清單給最愛的家人呢?

於是我打算第一次認真坐下來,好好梳理一下,到底錢都去哪兒了?


都30了,還沒整理出你的財產清單?


上圖是我最開始做的“理財清單”,按著教科書,把高中低風險的工具都雨露均霑了。

2015-2016年的增值比例達11%,當時對個菜鳥來說,還是有點沾沾自喜的。

但現在再回看這張表,明顯地暴露了我當初作為一個財商菜鳥的忌諱。

我今天就是來和大家自曝其短,一個已有6年年資的財富管家,當初也從一隻菜鳥開始。


教訓一 只做資產配置,卻忽略配置比例


不到“虧本”的那一天,你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厭惡風險。

記不記得去銀行買理財產品,也會先出一份風險評估調查表,看看你到底屬於哪種風險偏好水平?


都30了,還沒整理出你的財產清單?


但很妙的是,絕大部分人都會高估自己的風險偏好和風險管控能力,等真正潮退的時候,才知道誰在哭。

那時我雖然做了工具配置,卻因為中高風險產品的豐厚利潤衝昏了頭腦,把80%的資產投入到這類型。

有人說,年輕人不就是可以應該有冒險精神嗎?是呀,電視劇也這樣說,我就這一條命,我怕啥?

在香帥的《中國財富報告》當中有組數據,2018年中國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中,73%來自於勞動所得,只有27%來自於投資所得。


都30了,還沒整理出你的財產清單?


每個人都被“睡後收入”的雞湯激勵著,也想來個靠著投資穩穩睡覺還有錢進賬,殊不知韭菜都是這樣被一波波地收割出來的。

不是投資都得虧,只是包括當初的我,只有賺錢的夢,卻不顧自己對風險的真正認知和把控能力。

風平浪靜時都是歲月靜好,風殘雲卷時可就欲哭無淚了。


教訓二 輕忽金融衍生品的“無知狂妄”之罪


大家可以看到,當時我用一筆“鉅額”(對我家來說算夠巨了),投資到一個第三方金融理財產品中,當中的各種考察細節不再冗述,但真實的情況就是那年給我帶來了平均15%的回報。

穩穩當當的現金流啊,不做都有,多令人興奮!

如果本金足夠大,也許我40多歲就可以實現年輕退休了,想想都激動!

都30了,還沒整理出你的財產清單?


這幾年各種平臺的暴雷,是不是都似曾相識的場景?

從一開始的各種懷疑、到對項目真實性及實力的考察、到“把握人生最重要的翻身機會”、再到不斷獲利的甜頭,最後統一以“暴雷”收場。


都30了,還沒整理出你的財產清單?


所以你看到我2015-2016年度平均11%的相當不錯的回報率背後,有著一個定時炸彈。

這炸彈什麼時候爆炸?沒人知道,只是炸的時候可不是損失11%那麼輕鬆了。

有些朋友也會拿著一些項目或者第三方理財產品過來問我靠不靠譜?

我都是先把資料擱到一邊,很認真地看著對方,說:

“如果這個項目不夠真實不夠周密,你肯定不會信。拿得出來問我,有一半概率你是相信它的真實性,所以沒必要爭辯此事。

但我只需要跟你確認一個問題,就是萬一真出現風險,本金沒了,你覺得那個數字是多少,你心不會疼?”

對方愣了一下,猶豫說“10萬吧”,誰還沒投錢就先想虧本啊?

但是這個問題很重要,因為那是你的心理承受底線。

如果心裡還是咯噔一下,就請你先學會保護好自己的這包錢,要知道,市場上有很多“狼”正在虎視眈眈。

看不懂的,請慎重;

沒花時間的地方,請遠離。


教訓三 一個韭菜該盡的本分都盡了


巴菲特經典名句是:“別人貪婪我恐懼,別人恐懼我貪婪”。

然而妙的是,每棵韭菜都有著“虛心接受、死不悔改”的特質。

我那年給自己設定了15%的止損,結果還真是虧到了15% o(╥﹏╥)o

當然最大的教訓不是錢,而是我看到我如果面對市場時依然習慣如此的情緒和思維模式,輸錢就不僅僅這一次了。

這麼多年的金融進修和實踐讓我發現,一個人富有或貧窮,拼的核心並非能力或天賦,更多的差別在於面對事情的態度和價值觀。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一書提到:富人善於管理金錢,而窮人不善於管理控制。

富人不一定比窮人聰明,他們只是有不同的、更積極的金錢習慣。

透過幾年下來堅持每年給自己做一次財富清單的梳理,我發現最大的收穫不僅體現在數值上,而是我越來越認識自己了。


我總結了以下四點,看看有沒有和你相似的地方:


1-THE FIRST-

如果沒有強制機制,其實我並沒自己想象的那麼自律,即使每年收入提升,但到年尾數數剩下的真的不多,錢都去哪兒了呢?

正如寫文的這段非常時期,很多人都在哀嚎說如果疫情繼續下去,還沒病倒,恐怕倒吃老本都要吃倒了。

風雨來時,那些外表光鮮的奢侈品都沒啥意義,唯有裝在口袋裡的現金才叫硬氣。


2-THE SECOND-

確認過眼神,我真是個比較厭惡風險的人,而且也沒那麼多時間去潛心研究投資類項目,所以想在投資領域贏的幾率偏低。

即使要做部分投資配比,一定要在我心理能承受的額度範圍,戒律。


3-THE THIRD-

專業的財富規劃師不會讓你只把錢放保險,但也一定不會建議你一把梭全投進投資類產品。

他/她需要根據你及家庭的財富累積階段實際情況,制訂一個基本財務保障架構。

都30了,還沒整理出你的財產清單?


沒有風險管控為前提的財富方案設計,都是耍流氓。

因為你的整個設計就像架在了空中而沒有拴上保護繩,一旦風吹草動,前功盡棄。


4-THE FOURTH-

即使有了強制儲蓄機制,我還需要一個安全保本的前提條件。

當沒多少錢的時候,這個條件還沒那麼大感覺,但隨著累積財富增多,大部分的人不還是希望能夠保護好自己辛苦打拼下來的果實嗎?

曾經有個關於全球高淨值人士調研,發現他們對財富的需求上,已經從過去的“財富增值”變成了“財富保值”。

當財富大到一定程度,其實就是一個數字概念了。

再有錢的人也不過一張嘴一個床,人生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呢?不斷只盯著數字的高低起伏,最後又會有什麼不一樣嘛?

所以將一定比例的財富,用一個安全確定保證的機制做擔保,透過時間讓你有確定的數字籌劃未來每年的生活方式,我把它稱之為“傻瓜式理財”。

在錢方面“傻”一點,你在人生的其他方面就可以多關注一點、多投入一點。

比如你的健康、你的家人、你的愛好、你的信仰等等。


結語


財務成功與失敗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你管理金錢的好賴。

在擁有大量金錢之前,你必須擁有管理小量金錢的習慣和技能。

一是你需要跟最愛的人有個交待的機會,

二是你需要跟自己有個財富觀對話的機會。

我還從來沒見過任何一個嘴上說喜歡財富、卻從不認真對待此事就能輕鬆持久富有的人。

願我的拋磚引玉,能啟發你開始做點什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