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生活的信仰 | 读蒋勋先生《生活十讲》

一直都很喜欢蒋勋先生的文字,很入心,也很解压,特别适合心情烦躁或者压力山大的时候阅读。

找回生活的信仰 | 读蒋勋先生《生活十讲》

这本书,取材于蒋勋先生 90 年代在台湾主持的 “文化广场” 的广播节目内容,分为新价值、新官学、新伦理、新信仰、谈物化、创造力、文学力、爱与情、情与欲、新食代十个部分,结合当时的一些社会事件,娓娓道来生活的初心与本意。

因其涉及面之广,不同的人读来自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之于我,当下最受用的莫过于《新价值》篇中的 “圆满自足”,《新伦理》篇中的 “因果论”,《文学力》篇中的 “文学书写式的宽容”,以及《新食代》篇中的“快乐饮食” 观。

找回生活的信仰 | 读蒋勋先生《生活十讲》

圆满自足,不自我物化

蒋勋先生在第一讲《新价值》中有一段文字:

有自信的人,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是一种充满而富足的感觉,他可能看到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会觉得羡慕、敬佩,进而欢喜赞叹,但他回过头来还是很安分地做自己


就像宗教或哲学里所谓的 “圆满自足”,无欲无贪,充分地活在快乐的满足中。

这段话提示我们要 “知足常乐”。

想来这四个字于你于我也都不陌生,甚至也可以说是都快听滥了吧?动辄就有身边的朋友或口说或笔写,而我们也常不自觉间以此来告慰自己或劝慰他人。

只是倘若我们进一步深思,当我们提及 “知足常乐” 时,我们是真正发自内心的知足而乐了吗?还是究其根本,比不过,所以退而求 “阿 Q 精神式的自我安慰” 呢?

蒋勋先生说,有比较之心就是缺乏信心,而有时候人也很奇怪,非得倚靠一些外在的东西,来让自己有信心。

想起前几年在纽约求学时,有朋友的妈妈曾说过这样一番言语:

我认为在家里吃的用的不好没有关系,因为别人看不到,但是出门在外,必须得有一套好行头 ,否则别人看到你穿的寒碜,会因此而看不起你。

至今每每想起这几句话,还是忍不住唏嘘。我能理解她的这番言语是出于她这几年的生活变故而来,只是难免心生怜悯。

一个人活到需要借助外在的物化来提升自信的状态,何其可悲?而这种情况在我们现今社会也是见多不怪了,否则怎么解释那些疯狂追逐名牌包包衣服的现象呢?

一个唯利是图的社会,每一个人都会在物化自己与他人的过程中成为受害者。

找回生活的信仰 | 读蒋勋先生《生活十讲》

找回生活的信仰 | 读蒋勋先生《生活十讲》

果必有因

我们无时不刻都身处在大小事件之中,或身边人的生活细事,或社会热点事件,我们会很习惯性的同情弱者(受害者),而谴责施害者。

这个作法看起来很正确没啥毛病,但蒋勋先生以为,这不过是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待而已。

我们的社会是个非常复杂的整体,对于一个事情的了解,除了法律角度,还有道德、文化、宗教等方面的观点,而任何一种观点的偏颇,都是不对的。

如果我们用 “因果” 的概念来看这些问题,要改变 “果” 就要改变 “因”,如果我们对于 “因” 无能为力,这个 “果” 也是理所当然。

这是蒋勋先生在第四讲《新伦理》篇里提及的 “因果论”。我们对于 “因” 的觉悟,便是我们的内省能力,而这种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借助后天教育来习得

书里举了个杀人凶手的例子,凶手杀人后看着对方死掉,嘴角还会露出微笑,让人不寒而栗。可是究其原因,在他玩电动游戏时,杀掉大 boss 可以获得足够多的奖励,可不就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吗?

再比如以前的一些旧闻,有杀人凶手在被判死刑时对他母亲说的那些话:我恨你,因为你,从来没有告诉过我杀人会有这样的结果……

这些,都是因为教育不当这个因,而导致的果。当下的社会,有关暴力与色情的各种图片资料与新闻报道层出不穷,我们不可能完全抑制,但我们可以适当引导,自觉内省。

真正好的、有文化的规范,是内省的,不是向外指责。当人们没有内省能力,忙着指责别人时,他迟早会用不同的方式杀人,甚至法律也是在杀人。

找回生活的信仰 | 读蒋勋先生《生活十讲》

找回生活的信仰 | 读蒋勋先生《生活十讲》

文学书写式的宽容

蒋勋先生在第七讲《文学力》篇中,提到一个概念:

如果没有文学,我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用喜欢或不喜欢去判断一个人,有了文学之后,我们会化身了,会从别人的角度去重新思量。这便是 “文学书写式的宽容”。

先生在书里举例,倘若我们住的公寓里也有个小气的老头,会让人觉得很讨厌。但是在看过《高老头》这本小说后,我们可能就会改变态度,不会只是单纯的恨他,我们会想要观察他,了解他的背景与成长经历,到底是什么造就了他这样的性格与态度,这时候的我们便开始有了 “文学书写式的宽容”。

这里虽然强调的是 “文学书写式的宽容”,可我想先生真正想表达的是,我们在生活中也要持有这样的一份宽容之心吧。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相当 “有共情” 的人了,但这次去纽约后,见到一些人一些事,还是让我很受不了。

直到刚才重新品读先生的这句话才让我恍然,原来自己一直都在有意无意间将宽容等同于接纳/认可对方,所以我会耿耿于怀对方的一些行为,让自己不能释然。

先生在这一段里已经说得再清楚不过了,宽容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接纳这个人或肯定这个事情,不过是让我们多个角度去重新思量一些事

正如那句老话,“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我们的宽容,并不是给对方的认可,而是对自己的善意。

我们只要仔细看每一部文学作品,里面都会有一个不被了解的人,需要社会的宽容。

找回生活的信仰 | 读蒋勋先生《生活十讲》


找回生活的信仰 | 读蒋勋先生《生活十讲》

饮食当快乐且讲究

蒋勋先生的最后一讲《新食代》篇里,谈到饮食,当是一个好快乐的过程。

在新食代,我们是不是可以试着缓下自己的脚步,少吃一点,吃好一点,并且学会等待,等待花开,等待果熟,等待不同季节的不同食材,等待一道食物用繁复的手工步骤细心料理

这里的 “少吃一点”,说的是不要过于物化饮食,比如自助餐,如果我们是抱着 “多吃一点才划算” 的心态,就是物化了。

划得来吗?实际上赔得更多,赔掉孩子的道德,赔掉孩子的味觉,赔掉孩子身体的美

而 “吃好一点”,则是要新鲜好食材。老一辈人舍不得 “隔夜饭菜” ,吃不完的快过期的甚至已经过期的食物都不舍得扔掉,哪怕冒着万一吃坏肚子还要花更多钱让自己更受罪的风险,也绝不浪费,这种做法明显已经赶不上健康的新标准了。

只是我们这一代人,多是活在焦虑急躁中,凡事追求速成,看看满大街的 “快餐文化”,再到现在的 “外卖文化”,我们已经越来越无暇,或者该说是无心认真准备一顿餐食了。

回想起早前在美国的几趟旅游,让我和王先生着实感慨美式餐食的乏善可陈,除了汉堡薯条,怎么做都翻不出牛肉鸡肉土豆的配搭,当真没趣。

我们吃东西,不只是求饱,也在消化一份情感,土地的情感、物的情感、人的情感。

只有让等待变成一种态度,一种心态,它才会成为生活中的信仰,成为我们作为人的新价值。

一如今年初的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不得不困守家中的我们,都学会了等待。等疫情结束,等春来夏至,等企业复工......在等待的过程里我们还学会了耐心陪伴,陪家人共渡难关,陪家人一日三餐,陪家人阅读思考......

如此这般,亦不失为新时代的生活信仰。

找回生活的信仰 | 读蒋勋先生《生活十讲》

找回生活的信仰 | 读蒋勋先生《生活十讲》

我是楚汐,喜欢用文字来记录生活。如果你也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关注@楚汐思读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