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灣戰爭並非“震撼”,而是“顛覆”

導語:記得國慶六十週年時候,有篇熱傳的網文裡面有一句,“海灣戰爭讓中國軍人幾近奔潰,他們淚流滿面的說,原來打仗已經變成了這樣”。一場現代化戰爭,真正做到了“顛覆概念”之說。孫子曾有言如是“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什麼意思?通俗的說,就是從敵我五個方面來預測戰爭的可能性,由此孫子觀點為“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之者不勝。”


海灣戰爭並非“震撼”,而是“顛覆”

首先第一,道。

何謂道?孫子兵法中講“道者,令民與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危也”,放在海灣戰爭中,此道也就是戰爭背景和起因。海灣戰爭什麼背景?大白話講,中東這個地區是石油肥肉,而科威特這個國家就是肥肉中的精華油,咱的上海有東方明珠之美譽,而科威特整個國家有公認的稱號“海灣明珠”。一句話,油多,油水多,錢多。這是大背景,小背景就有意思了,兩伊戰爭之後,伊拉克欠了一屁股債,當時伊拉克的如意算盤是:希望中東地區石油產量降下去,以此讓石油價格漲上去,自己從這裡面賺點油水用來還債。然而科威特和伊拉克有邊境衝突,科威特看準時機加大了石油產量,希望逼迫伊拉克在邊界問題上讓步。

海灣戰爭並非“震撼”,而是“顛覆”

伊拉克和科威特相對位置▲

結果可想而知,自行腦補伊拉克心態:我快成阿拉伯世界最大債主了,您不錦上添花就算了,雪中送炭我也忍了,但是你落井下石是幾個意思?於是伊拉克惱了,於是起了殺心,再加上長久存在的安全隱患,伊拉克決定吞併科威特,沒錯就是這麼幹脆。

然而,伊拉克覺得自己很頭硬,沒想到山姆大叔還有背後的聯合國頭更硬:

1990年8月2日,聯合國安理會就以14票贊成,0票反對(也門未出席),通過了譴責伊拉克違反聯合國憲章,要求其撤軍的第660號決議。聯合國安理會先後通過了11個譴責和制裁伊拉克的決議,以及1個授權對伊拉克動武的決議(678號)


海灣戰爭並非“震撼”,而是“顛覆”

(插一句,聯合國安理會決議之前山姆大叔就已經動武了),事情發展到這地步,薩達姆不想當軟蛋,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的走完,於是乎,伊拉克繼續我行我素,於是乎山姆大怒,於是乎,聯合國決議通過,對伊動武!

這就是海灣戰爭的“道”,即所謂各國直接利益驅使,和“反對入侵他國”並無多大關係。

第二,天地。

何謂天地?孫子時代,天氣對用兵影響不可謂不大,現代戰爭,天氣是否能被大限度忽略?答案是否定的,此次對伊動武,海軍必不可少要參與,海況幾乎是海軍的晴雨表,此之謂雙重否定,其次,海灣戰爭大規模使用高科技武器,天氣影響更是被擴大,此之謂三重否定。

海灣戰爭並非“震撼”,而是“顛覆”

舉個例子,此次戰爭中使用的大量精確制導導彈採用地形匹配製導,此必受孫子所言之“地”的影響,末端數字匹配影像制導(或者電視指導),此必受孫子所言“天”的影響,GPS定位就更不用說了,諸位難道沒聽過局座的“霧霾防敵術”?總而言之,天,地因素必在山姆大叔的指揮考慮之內。

第三,將。

何謂將?孫子有言“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海灣戰爭,科林·鮑威爾與諾曼·施瓦茨科普夫是兩大總指揮,其中的頭頭施瓦茨科普夫更是起到相當大的作用,據傳聞,此將軍研讀過《孫子兵法》,並且在自傳的序言中大談此書。施瓦茨科普夫當年作為美國顧問直接參加過越南戰爭,算得上沙場老兵。這位將軍的厲害之處不僅僅在於高水平的指揮策略,從海灣戰爭爆發前我們就可略知一二。

海灣戰爭並非“震撼”,而是“顛覆”

▲左為科林·鮑威爾,右為諾曼·施瓦茨科普夫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前幾個月,他曾提醒國會說,地區性衝突將成為近期石油供應最有可能的威脅。而這一衝突的挑起者將是伊拉克,並明確指出伊拉克與伊朗停火的目的就在於企圖恢復對阿拉伯世界的影響,而且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5天前,施瓦茨科普夫還曾組織過一次以中東地區一國侵略另一國而威脅美國利益為背景的模擬演習, 假想敵是伊拉克,受害者是科威特。

打勝仗必用良將,在戰前就將眼光放的如此長遠,戰中想必更是不會給薩達姆留下破綻。

第四,法。

何謂法?孫子言“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也就是組織結構,責權劃分,人員編制,管理制度,資源保障,物資調配。法這一方面,在海灣戰爭中被美軍發揮的淋漓盡致,結果甚至大大超出美國預期。概括來說,就是“高空電機”

海灣戰爭並非“震撼”,而是“顛覆”

別誤會,高,即為高科技武器,海灣戰爭中高科技武器層出不窮,反輻射導彈,精確制導導彈,隱形戰鬥轟炸機,簡直是現代軍事科技的滿漢全席。

海灣戰爭並非“震撼”,而是“顛覆”

空,即為空戰,奪取制空權。海灣戰爭中,美軍摸索出一個套路,先用最尖端的敲門磚把伊拉克的眼睛敲掉,再用常規操作讓平常的戰術魚貫而入,這方法幾乎貫穿整個海灣戰爭,山姆大叔屢試不爽。伊拉克往往一開對空警戒雷達,美軍就直接接收到信號,伊拉克的雷達一圈還沒掃描完,美軍的反輻射導彈就席捲而來,(步步刀導彈姬,哪裡開機打哪裡,so easy!山姆再也不用擔心防空導彈的偷襲!)搞的後期伊拉克很少開對空雷達以免暴露自己眼睛,山姆一見大喜,你不開是吧,那你就閉著眼睛吧,用耳朵感受我空軍戰機帶來的呼嘯之聲!

海灣戰爭並非“震撼”,而是“顛覆”

電,即為電子戰,在海灣戰爭中往往和空戰聯合使用,先是電子戰飛機上去打個擦邊球,干擾一波,當伊拉克雷達兵對著屏幕上顯示出來的沒平方公里有幾十個假目標的白點懵逼的時候,正兒八經的空襲拍馬趕到。

海灣戰爭並非“震撼”,而是“顛覆”

機,即為機動作戰。空軍先上,地面部隊立馬跟進,你以為雙重壓境就完了?美軍還會朝你背後空降部隊裡應外合,到處機動,到處破壞,配合正面部隊作戰,整個地圖上全是火力點和集結點,薩達姆很無奈。

海灣戰爭並非“震撼”,而是“顛覆”

海灣戰爭直接顛覆了所有人對戰爭的認知,包括美國自己,美國戰前預估的陣亡率是美國國內民眾反戰的主要原因,然而整個海灣戰爭美國只陣亡二百多人,其中一百三十多人還是非戰鬥減員,反觀伊拉克,傷亡十萬,被俘近二十萬,什麼,你要問裝備損失?對不起,伊拉克全國的國防體系被打崩了,什麼,你要具體點?我真是不好意思說了,坦克幾乎沒了。

海灣戰爭並非“震撼”,而是“顛覆”

美國f117a隱身轟炸機▲

海灣戰爭前,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都認為將是壯觀的坦克對決大戰,沒想到美國都不屑於和你正面剛。海灣戰爭給中國帶來的影響完全可以用技術作戰型革命來稱呼,中央軍委加大了國防投入,總參更是把武器裝備看作是重中之重,聯想到後面銀河號事件,黃海對峙,臺海危機,駐南使館被炸,81192事件,更是一條條鞭子抽在咱的身上,逼的咱不停發展國防現代化,再一次提到前文所說過的,海灣戰爭給中國帶來的絕不是震撼,而是顛覆!

海灣戰爭並非“震撼”,而是“顛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