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古代御寒史,古人是如何过冬的?火墙地暖,汤婆子...齐上阵

前言

每到冬天,一个永恒的话题就是:南方什么时候才有集中供暖?如果身处寒冷的北方,没有暖气的日子你们都是怎么活下去?

再把历史往前面推算一些,在没有暖气空调的古代,古人是如何渡过那个寒冷的冬天?他们拿什么在寒冷的冬天续命?

古代没有空调,可是古人同样发挥他们的智慧,发明了一个又一个的取暖“神器”,虽不及空调这么给力,但至少他们的发明使冬天过得不那么冷。

一、房子是最大的取暖神器

中国一直比较重视房子,在古代居住一个地方更是一辈子的事情。

古人取暖肯定首先会想到充分利用好房子。

你是为中央空调是现代人的专利?

NO,其实古人早就发明了这玩意,古代开发商修房子的时候就把墙壁拿一面搞成空心的墙拿来当火墙,当然那一面墙不是承重墙壁,这样既节约材料,又可以多功能使用,何乐而不为?

那面火墙里面烧火,然后这些热量传递出来,人站在旁边就暖和起来了。

趣说古代御寒史,古人是如何过冬的?火墙地暖,汤婆子...齐上阵

当然,这仅仅针对极为高端的顶级豪宅才配拥有的待遇,秦代咸阳宫遗址的火墙,那里面住的是什么样的人?那么你便可以猜出来古代哪些人才配拥有火墙的待遇。

到了后来,皇帝越来越重视这个事情,据说明代还专门设置了一个机构叫“惜薪司”,相当于今天的供暖办,他们的职责就是把宫殿里的火墙烧得暖暖和和的。

除了火墙,古人发明了热坑头的做法!

相传,在春秋时期,最早的火炕原型就出现,宋国要巴结国君,便在君王要坐的位置上面预先用炭火将席位烤暖,国君要来的时候,再马上把炭火拿开,这样国君一坐下便感觉暖洋洋的。

国君能够享受到的待遇,群众也想享受一下啊。明清时期不知谁发现了可以地下生火来取暖的创举!

通俗点说就是地面下挖个坑,留下火道,将引燃的木炭倒入地炕口,这些热气便顺着那个坑流动,将地面烤热乎,从而使室温升高。

这是不是很熟悉?难道不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地暖么?

趣说古代御寒史,古人是如何过冬的?火墙地暖,汤婆子...齐上阵

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你以为古人的智慧就这么点?

古人对利用房子来取暖除了内部结构有火墙、地龙之外,外部结构更是注重借助大自然了。

只是放古代,那玩意叫看风水!

古代要修房子,风水是极为讲究的事情,看风水很多人认为是观察地形,其实为了防寒也是一个方面。比如房子大多是坐北朝南,这既方便晒太阳,也尽可能避免寒气入侵。

我们就拿最气派的皇室来看他们如何考虑取暖的,皇宫修得大气,不只是考虑天子威严,也有可能是想多修点门,把冷风拦截在外面,让寒气别老是往里面跑。

我们看到故宫有70多个宫殿、9000多房屋,每个院落都有围墙,既然都在宫里面了,干嘛还要修围墙啊?

趣说古代御寒史,古人是如何过冬的?火墙地暖,汤婆子...齐上阵

这可能既是注重隐私,也是考虑用围墙来挡一下寒气。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住皇宫的,普通群众怎么办?

普通群众的房子也是学宫殿一样的坐北朝南,这样修的好处就是依靠大自然的日照多晒一会来取暖,同时把墙壁打厚实点,这也起到一定的保暖作用。

二、盆子和炉子

房子是大件,古人取暖还有些小玩意,比如火炉子、火盆这些。

我们经常会听到围炉而坐这个词,精致点的火盆,没条件的用泥盆,反正就要拿个盆子或者是炉子,把火点起,最终目的就是取暖,只不过外表就是“精致版”“乞丐版”的差别而已。

皇室比较讲究,他们用的就是铜质暖炉,做工自然精致大方,可是普通群众不能跟他们比,他们就用点陶土或铁质的炉子,能用就行!大家看

《琅琊榜》里面可能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江左梅长苏要火盆旁烤火取暖。

趣说古代御寒史,古人是如何过冬的?火墙地暖,汤婆子...齐上阵

三、古人的暖宝宝

你以为暖宝宝是现在才有的?那又错了!

今天我们有暖宝宝,古人就有手炉,手炉跟前面说的大炉子和大盆子不同,这个是可以拿起走的。

手炉一般是分为内胆和外壳,内胆自然就是拿来放生火用的木炭或者灰,这个烧暖和了,就放在衣袖里面,手炉又有“袖炉”“捧炉”的称呼。

具体手炉长什么样子,大家可以参考《琅琊榜》的那个江左才子,对,又是梅长苏,他拍戏的时候手上拿的玩意就是手炉!

另外看看一些清宫剧里面的娘娘,她们手中拿的也是这玩意,这家伙别看样子不怎么滴,在古代可以算是名牌包包的存在!如果爱打扮,在小手炉外面还加个布装扮一下,那档次又提升不少!

至于手炉是什么时候发明的,没有人去考察了,唐代时期就有人们开始用铜制成手炉。

手炉的形状一般是椭圆形,在炉子里面生火或者放一些还没烧完的灰,要出门时或者家里面待客时,就拿出来,保证暖和!

有手炉,那当然也有脚炉,脚炉的容量比手炉要大一些,是可以放在脚下来暖足的工具。上方开口有个盖子,要用的时候就从口部灌进热水,睡觉着放在被子里使用。

趣说古代御寒史,古人是如何过冬的?火墙地暖,汤婆子...齐上阵

还有一些地方据说还发现了暖足瓶,俗称汤婆子,里边灌上热水,晚上放在被窝里。这个玩意是苏东坡先生推广的!

苏东坡先生曾给不知名的老人家买了一只暖脚的铜缶,并教她要用热汤把那个铜缶注满,然后盖好,再用布把它包好。

苏东坡这个暖脚的铜缶就跟我们的热水袋差不多了,都是先装入热水,然后拧紧盖子,晚上就悄悄放进被窝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用来暖脚。因此,又有人形象地称它是

“脚婆”“汤婆子”

这玩意用起着实爽啊,连宋代另外一个大名人黄庭坚还写过他试用脚炉之后的幸福生活。“千钱买脚婆,夜夜睡天明。”

看看,古人在条件艰苦的时候依然可以过得很滋润!

四、暖椅

古人重读书,如果要读书的话,天气冷了怎么办?

没关系,充分发挥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暖椅出世了!

暖椅,外观即是椅子也是办公桌也是轿子,“一物而充数物之用”。

这不得不说清代的一个技术宅男——李渔!

李渔在他的《闲情偶寄》著作里,专门讲诉了自己设计暖椅的经历。

将椅座进行密封,形状有点像轿厢,通过他的改装之后,在这个椅子的前后都准备1扇门,再搞一个木质底座和活动的抽屉,最下面放几块薄砖,周围用铜包装起来。抽屉拿来装木炭生火,人往上面一坐,等下面的火烧起来了,那感觉,不摆了!

你以这就完事了?不,你把古人想得太简单了!

李渔这家伙更会享受,他还要在上面熏点香,这样,底座抽屉里的火温从栅条中冒出来时就带着香气,取暖还带有香气,不得不说,这椅子真香!

趣说古代御寒史,古人是如何过冬的?火墙地暖,汤婆子...齐上阵

五、花椒

你以为花椒只能用来做菜?太简单了!古人比你有创意!花椒不但可以吃,还可以用来取暖!

不知哪个天才想出一个办法,他把花椒捣碎了和泥涂在墙壁上,因椒泥的保温性能很好,更精致一点的“温室殿”还可以种点花,这样墙壁就很暖和了。

西汉时间,未央宫里面有个“温室殿”,那儿就是“以椒涂壁”搞起来的。

李善引在其著作《三辅黄图》中写道,“椒房殿,在未央宫,以椒和泥涂,取其温而芬芳也。”

花椒房子可不是一般人住的,那是皇帝和朝臣要搞大事情呆的地方!因此,要建这种花椒房,在古代那可是非富即贵的人才行,

西晋时首富石崇也学了一招,他用“椒为泥涂室”,原来首富家的房子长这个样子,一股浓厚的花椒味。

六、穿厚点

说一千道一万,冬天取暖最关键还是应该穿厚点!今天你如果冷,请赶紧穿上你的羽绒服!但是在没有羽绒服的古代,人们穿什么啊?

这人类从动物进化来的时候说起,原始人就靠动物的皮来保暖,这个传统一直没丢掉的。

古代的有钱人家或者权贵人家便穿上狐狸皮、貂皮等的裘。普通群众那就只有选择粗糙、价格低廉的羊皮、狗皮,这些东西了。

好在科技改变生活,在唐宋时期,用来取暖的纸衣、纸被就开始出现了,果然高手还是在民间!

那时的纸一般都是和树皮为原料的皮纸,只要把厚度和打浆度掌握好,就种穿上来还是比较暖和。

纸衣出世,这个自然把各类皮衣的市场抢占了下来,并且这些衣服制作有一整工序,几乎可以批量生产了,不怕不够穿了。

宋代文人士大夫穿上纸衣和用盖纸被成为新的时尚风向标,好像在宋代就有官府专门给流落街市的人散发纸衣当成一种救济制度了。

纸衣流行过一段时间之后,有人看到这里面的巨大市场,结果宋朝时,棉花开始广泛种植了,一些纺织品开始用棉花来了,棉花当然比纸衣保暖得多。有了棉花做的衣服,那么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们冷了。

趣说古代御寒史,古人是如何过冬的?火墙地暖,汤婆子...齐上阵

七、多喝点酒

除了穿厚点之外,古还有一个妙招来御寒,那就:喝酒!

喝酒御寒既有情趣也有乐趣,虽不一定科学,但饮酒可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用来取暖还是可行的!

白居易有首诗很出名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老先生用火炉来暖酒,酒来暖身子,拿着小手炉,喝着小酒儿,这日子过得舒服啊!

趣说古代御寒史,古人是如何过冬的?火墙地暖,汤婆子...齐上阵

总结

古人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条件与严寒斗智斗勇,用无穷的智慧创造出了如此丰富和“贴心”的取暖保暖器具,虽然这些取暖神器也把贵族与百姓分成了三六九等,但是你有火墙,我有火炉,大家都是在寒冷天气中去尽可能寻找一丝舒适与便利。


参考文献:

《三辅黄图》

《世说新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